《2009年与奥巴马握手的一次经历》



2009年2月 29 日周四,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奥巴马 访加,从上午11点开始,国会山周边全线封街。位于国会山脚下的Byward Market Square因此遭殃,每家店铺都一片清冷,老板们抱着手发着牢骚,抱怨着各国元首的造访给国会山附近的小民们带来的诸多不便利,员工们倒是开心的很,一个个笑逐颜开,乐得偷闲。住在附近的一些居民步行穿过了警方的封锁线,不过他们来可不是买东西的,而是守株待“兔”,一个客人一边吃着Pizza,一边问老板:“今天会不会提前关门去看奥巴马? “老头怪眼乱翻,没好气地嘟囔着:“我疯了吗?我要钱好不好!!“

时间过得缓慢,但依旧一步一挪地走到了下午3点,盼望已久的人们时不时地眺望一下窗外。冬天的天空灰暗而沉重,再等不了一会儿就该下班了, 奥巴马到底来不来啊?人们开始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无论奥巴马来不来,日子要过,家要回。

我正百无聊赖,忽然听见一直坐在窗口的MR.B大声说:“那是奥巴马的车!!” 果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原本空空荡荡的街道上正缓缓驶入一条长长的车队。车队很长,看不出特别,我问:“哪一个?"

“最长的那个!!”Mr. B激动起来,兴冲冲地站起身,端着咖啡杯就蹿了出去,我跑向窗口,目光落在车队中间的黑色的limo上,老实说这车外表看上去脏兮兮的,车身到处裹带着雪和泥,实在神气不起来。车窗也关得死死的,根本看不出里面有没有人。

缓缓行驶的车队停在了街当中,犹如空袭般的尖叫声中,人们涌了出去。我则爬上了凳子,这时才发现保安可不是一般的高,如同铁塔高墙挡在躁动不已的人群面前。

无数的摄像机举了起来,还有挑得高高的话筒和刺眼的射灯,各大媒体的LOGO好像栅栏一样竖在半空。一阵又一阵惊心动魄的尖叫,我想象着奥巴马面带笑容走下车的模样,店面被猛地推开,Mr.B夹着刺骨的冷风又闯了进来,手里的咖啡只剩下小半杯,另外的半杯则异常明显地挂在了他昂贵的大衣前襟上,袖子也是,他快速地抓了很多纸巾死命擦抹着,终于将胸前的褐色液体变得不再潮湿。一边时不时地回头看看外面,一个劲儿地问:“进来了吗?是不是已经进来了?”

没错儿,奥巴马和他的保镖们真的已经进到mall里来了。

Sushi店家的小伙子站在柜台上,拿着手机痴迷地录像,这是一个极其有利的地形。尾随而来的人们热情高涨,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数不清的手机照相机在半空中挥舞,Apple,blackberry, ipod, 一切可以照相的东西都“咔咔”地闪光,似乎能拍到的奥巴马头顶上方的空气也是好的。

西装革履的保镖和工作人员在狭窄的走道里开路,狼群一样将奥巴马围在了正中间。他们个个看上去身材笔直健硕,目光锐利阴沉。奥巴马本人已经是1米8以上的个头,他的保镖每个比奥巴马还要高上一个头。估计只有这样他们才更容易越过人群看到异动,Sushi店家的小伙子正得意自己的有利地形,立马被两名保安从柜台上拽了下来,你丫站得这么高!忽然发疯要扔臭鞋子怎么办,命中率绝对是100%。

夹道欢迎的队伍越来越长,一个高大的白人女人挤到我的身边,得了癔症一样嘀嘀咕咕着,我竖着耳朵听了老半天,总算听明白了,她说:“Oh, my God ,I need a good spot, I really need a good spot.”

最后她总算把自己折腾清楚了,托她的福,我也被推到了一个绝对的“GOOD SPOT”上。等奥巴马走过时,身边的高女人出奇的激动,就恨不得要扑到美国总统的怀里。奥巴马自然见怪不怪,波澜不惊地与这位狂热的巴粉寒暄,握手,松手,迈步,一气呵成。

终于,奥巴马的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眼神专注。我瞬间石化,紧张得都不会笑了,脑海中飞快翻到美国商务英语第一册第一节第一课的标准对答。没错他的问题也很标准:“ how are you doing!”

我接过奥巴马伸出的大手,用力握了握,脑子却一片空白。

奥巴马等了2秒,没有再多说话,迈步移向了下一个人。

直到看不到奥巴马的背影了,我还在纠结。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否有过很多这样的时刻:因为过度紧张而忘词,因为特别想表现出彩反而发挥失常,因为过分想赢,反而用力过猛,最终一败涂地……

人生2秒,如驹过隙。

2009年的2月的最后一天,天气阴霾。在那个关键的重要的精彩的永生难忘的历史时刻,我竟然什么也没说!

一次足以得瑟一辈子的光环时刻就是这样被我浪费掉的吗?

面对美国的第一位平民总统,黑人总统,帅哥总统,一句“I am fine…… Thank you!! ” 就这么难么?我担心的竟然是自己语法对不对,发音够不够字正腔圆?thank you 后面要不要加上“and you…..” 如果加上了,对方回答了我要如何接话……

奥巴马离开后的半个小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I shook his hand!!!” 女人也好男人也罢,脸上带着心血澎湃的潮红,大声嚷嚷着给亲朋好友们打电话。

奥巴马离开后的三天,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见到奥巴马? 就连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也是一脸羡慕地看着那天恰好在Byward Market上班的我。

How do you feel?

问这个问题的有需要抓新闻的记者,有好奇心的客人,还有没排在队列前方的披萨店老头,他当时因为是站在走道的另外一侧,而没能握上这位名人的手。于是,我重振精神大声又自豪地回答说 :“ Good! Very Good!" 跟美国总统握手哦,能不Good吗?我敢不说GOOD, 人家该骂我矫情了吧。

第二天大家开起了我的玩笑:“现在你也要成名人了!别洗手啊,千万别洗手....”在华盛顿大使馆工作的一个老朋友听说我竟然这么容易的就见到了奥巴马,还好运气的和他握手,气得哇哇大叫,要知道他可是在大冬天的寒风中等了5个小时也没有得此“殊荣”呢。

于是我笑,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必须反反复复绘声绘色重现当时的场景。当然关于呆若木鸡的片段依旧让我太过懊悔,我总是选择性忽略。有人问我会不会把与奥巴马握手的故事代代相传,告诉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们。我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只能低下头局促地看看自己的手,左看右看了老半天也没觉得它长得跟以前有啥不同。

说老实话,我并不太记得跟奥巴马握手的感觉,如果一定让我描绘,我只能说奥巴马的手大且凉,That is it!我有些怀疑那些新闻报纸里看到的和名人见面如何如何温暖感人的一幕,我觉得那些细节只怕多是夸张和篡改,为了符合听众的期望而夸大的戏剧。

2009年的冬天还不流行短视频,就连社交媒体也并不那么普及。

James是对面菜店家的小伙子,那天他“刚巧”过来Mall里拿东西,看到奥巴马进来的场面,干脆就不回去上班了。他泥鳅一样地四处钻,竟然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站在奥巴马旁边合影留念,成为当天合影为数极少的幸运者之一。

可惜他当是没带手机,也不知道当天的50多家媒体中究竟是谁保留着他和奥巴马的合照,于是他悲催地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向他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反反复复地描述这件事情,朋友们故意讥笑他拿不出证据来,逼得他祥林嫂一样的不断念叨着,一遍又一遍。

不过我是相信他的,James不是个喜欢撒谎的人,他一定是真的与奥巴马合影了。否则这位神情漠然的摇滚青年, 不可能一提到这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可是无图无真相啊,这就是我们生活着的世界。

奥巴马的到来,留给大家了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印象,和他成功的大选一样,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小插曲。那几天街口的BEAVOR TAIL都有了Obama TAIL,是NO.1 热销品种,BAKERY家的枫叶饼干被卖疯了,人们哭着喊着要买奥巴马当天买过的那种饼干,还说是要带回多伦多发放给亲友分享!卖面包圈(Begal)的小伙子,一天接受了三家电视台的采访和录像,因为奥巴马那天可是隔着柜台伸过手去的和他亲密对接的,大家都想:“ 凭什么呀,你不排队,还被奥巴马握了手,你家祖坟旁边还有空地吗?”

奥巴马回美国都有好几天了,MALL里还有人来问,有人拿加国总理哈珀做对比,说哈珀怎么这么苍白虚胖?奥巴马上任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就是加拿大,让被冷落已久的小老弟受宠若惊(与布什当政时对加国的冷淡相比)。早在几个星期前,就有人把长达50天的渥太华公车罢工的结束归功于奥巴马的来访。有人马上反驳,如果奥巴马那么管用,还是快把他派到阿富汗去吧!

当时的奥巴马才上任三个星期,好像明星一样被大家崇拜着,所有与他握过手的人比摸了金砖还高兴!他带来了新闻,带来了生意,他是不花钱的活广告。

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走到我的面前,我呆若木鸡,直到他走过去我还在追悔莫及。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当年没有出国,如果错过的机会可以重新选择,如果吵输的架可以重新吵,我想说,生活就是个草台班子,有时候会输,有时候会赢,但无论如何都要珍惜当下,都要用尽用力。

星如雨8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问好沈香,冬安:)
自2009年后美国总统没有再来过加拿大,很多事情碰到就是赚到,真是说不准。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哇,星如雨在加拿大居然能跟美国总统握手,太难得了!可惜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留下照片。人生就是这样,你不知道每天会发生什么?祝星如雨冬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