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科大情缘半世纪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科大情缘半世纪

—记 20131009 科大旧址 636 同学进京 50 周年纪念聚会

王祖德

 

由 6366 朱天相发起,并由 6365 陈熺、李文华、刘文富、黄志余、 6366 李达、朱天相、胡复培、6367 张仁成等同学共同策划组织的,中国 科大 636 同学进京 50 周年纪念聚会,于 2013 年 10 月 9 日在科大旧址 北京玉泉路甲 19 号举办并获得圆满成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庆期间北京曾被雨天和雾霾所笼罩,金秋天高气爽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好在长假后期冷空气入侵,雾霾逐渐退 去,10 月 9 日虽然天空中尚余薄薄轻雾,但同学们聚会的热情却无比 高涨。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 43 位和老师 1 位,其中特地从外地专程进 京的达 21 位之多,就是明证。这次聚会的规模,虽不及 2010 年 4 月24 日的科大 636 同学毕业后在北京的首次大聚会(那次聚会出席的同 学有 51 位和老师 1 位),但场面的热烈是堪于媲美的。由于一些错过历次聚会的同学参加了这次聚会,所以聚会总人数创下了新高,三年半 以来,出席各种聚会的同学总数达到 121 人,老师 2 人。

从上午 9 点多,同学们就陆续来到聚会地—科大旧址内高能所专家 餐厅。同学们从见面第一时间开始就在餐厅外汇集:他们或握手相认、互 诉衷肠,或相拥而抱、低声私语;有几十年未曾谋面者互相指认,虽 一时未能说出名字,但有些却很快便可认出;他们或是共同回忆在校时 的逸闻趣事,或讲述各自毕业后的经历和坎坷;他们为相聚重逢而欢乐, 为重返旧地而感慨;聚餐中,他们频频举杯互致祝福,欢声笑语回荡在 小小餐厅中。活动主要是聚会、聚餐、合影和重游科大。聚会的序幕是 在校门口拉开的,原 6305 的级主任李象霖老师一早就和温福聚、王祖 德、张仁成、刘渝、解华等在那里会面,互致问候,共同聊天,并在校 门口合影留念。在餐厅外集合、在餐厅内聚餐的场面,上边已有叙述, 不再赘述。聚餐后在下午 1 点多,全体聚集在餐厅门口,分别进行了全 体和分班的合影,最后是两对同学夫妻的合影。之后,同学们向教学大 楼走去,三五成群地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不断地指认着那些曾经熟 悉的建筑:老的小二层的办公楼、游泳池、网球场兼冰场、篮球场,来到 教学大楼只见格局未变,却早已重新做过装修,旧貌换新颜了,同学 们在教学大楼前再次按班级进行了同学合影。至此聚会就基本结束了, 各个班级还分别有自己的活动,他们一边商量安排着,一边向大门走去, 一路上还见到了图书馆、大礼堂、还有高能所的裂变聚变雕像等建筑, 一些同学还专门去郭沫若校长雕像前留了影。在校大门口望着同学们 渐渐远去的身影,清楚地知道科大 636 同学进京 50 周年纪念聚会结束 了。

凡是参加聚会的同学,一定会真切感受到,无论从聚会地的选择,到 聚会方式的商定,从餐厅的甄选,到菜品的确定,也无论从桌次的安排, 到酒品小吃的准备,还有整体活动和时间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策 划、细致操作,组织者们劳苦功高。陈熺和王文敏夫妇忙前忙后尤其辛 苦,从王文敏亲手制作的红底白字大型横幅《科大情缘半世纪》和指引 标牌,就可见一斑。这横幅既为这次聚会点明了主题,又为集体合影时 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色彩,真是画龙点睛。因此,我就将这句话作为文章 和幻灯的题目,似有侵权之嫌,还望见谅。

这次虽然是以 5、6、7 班为主的聚会,但是 6361 王祖德和 6364温福聚 专程前往,代表了 1、2、3、4 班的同学们参加了聚会,加之 9月 9 日 1、2、3、4 班同学的在京聚会,2010 年相约的 2013 年科大 636同学进京 50 周年聚会终于圆满完成了。为此,王祖德特即席赋诗一首: “五十年后又重逢,欢颜笑语露旧容,抚今思昔沧桑事,一切尽在不言中。”

聚会的热烈场景是不言而喻的,同学们相逢时的音容笑貌是那么 的多姿多彩,虽然都已是望七或古稀之人,早生华发,但仍然依稀可见 当年风采和青春容颜。本人拙笔已无法准确描述,好在科技的发展为我 们提供了便利,数码相机忠实地记录下当时的影像,王祖德会将自己的 摄影,和在收到同学们发来的相片经过遴选整理后,制成幻灯《科大情缘 半世纪》,发给大家共享。

这次聚会最大的特色就是选择了科大旧址作为聚会地,故地重游, 自然浮想联翩,感慨良多,不免五味杂陈,思绪万千。这里是我们曾共 度青春岁月的五年,也是大学同学的五年,所谓“同窗共读五载长”也! 这五年是我们从懵懂少年走向逐步成熟的五年,更是人生中最值得回 忆的五年。多少莘莘学子满怀理想从祖国各地来到首都,进入高等学府, 开始了大学的生涯,“鲤鱼跃入龙门”,我们的人生从此改变。回忆当年 的情景:教学楼内大课小课聆听老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实验室里调 试验证,制图室中描绘张张蓝图,图书馆里翻阅资料文献、阅读小说传 记,我们晨读夜修,互相切磋,徜徉在知识海洋,像海绵般如饥似渴地 吸收着人类丰富的精神食粮;操场上活跃着同学们矫健的身影,游泳池 和引水渠中可见同学劈波斩浪的英姿,开会时集体拉歌,国庆节天安门 广场扛枪抬炮的方阵和曼妙的集体舞蹈;下乡支农时艰苦的劳动和生 活,民兵训练时爬冰卧雪,战备训练中紧急集合夜搜“八宝山”;整理 宿舍内务,集体消灭臭虫,食堂帮厨劳动,还有放射物质泄漏后的人员 转移...;凡此种种生动场景,一一浮现脑海,仿佛历历在目。

进入科大的头三年是相对平静的,尽管“左”的思潮和行为已经逐 渐高涨,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知识上。1963 年我国正逐步走出“三 年困难时期”,科大也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作为归属科学院领导的大学, 秉承“理工结合”、“所系结合”的办学原则,很多科学院的教授和研 究员来校任教,科大也开始自己编写教材,同时还创办了一个 10 人的 “尖子”班,接受更高级的专门教育。这和科大后来办的“少年班”, 有一定的相似处,可见这已成为科大的一种传统。如果说清华是“工程 师的摇篮”,那么科大就是“研究员的温床”。由于有了“不要命的上 科大”之说,引得多少同学起早贪黑,奋发努力,以至发生去上早自习 的和开夜车回来的互相碰面的场景。那时又是“全国学雷锋”余波未消 之时,同学们互相帮助:有给家庭困难同学偷偷送粮票衣物而不留姓名 的,有家在北京同学包了饺子送给外地来京同学的,有相互谈心舒缓外 地同学思乡之情的,有互相帮助解决入党入团的,也有帮助缝补衣服和 拆洗被褥的,还有互相学习理发的...。曾记否,食堂前摆放着被丢弃 的窝头白薯,关于艰苦朴素的讨论;有是否可以赤脚进入教室的辩论; 还有不少同学推光头以示革命的壮举;还有“红专”、“白专”的大讨 论;以及 66 年初的思想大清理...。有一件最不能让人忘怀的事,是为 我们青年学生增加伙食费,实行“包伙制”,改善了伙食的质和量,为 我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良多。

当然不言而喻,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就是 1966 年 6 月初学校组 织同学们分乘多辆大卡车去北大看大字报的行动。从此以后,偌大个科 大校园就再也摆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同学们和老师们全被卷入那 场旷日持久、惊心动魄的狂潮之中。校园内道路旁搭建起许多铺了芦席 的大字报墙,晚上也灯火通明,大字报开始满天飞。从“破四旧”起,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踢开党委闹革命”,老师和领导靠边站, 组织“战斗队”,抄家打人开“批斗会”,到处造反,煽风点火,寻找 革命对象,成立各级“文革领导小组”或“革委会”,开辟“牛棚”关 押“牛鬼蛇神”,实行群众专政,油印材料,争夺广播台;红卫兵大串 联和步行“长征”串联,接待外地来京红卫兵并组织他们去天安门广场 参加毛主席接见,到外地去造反,参加武斗;跳“忠字舞”,排练“样 板戏”,组织革命宣传队,参加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的大游行;提出各 种“奇思妙想”,撰写新的革命理论,批评爱因斯坦“相对论”..., 等等等等,五花八门,无法一一列举。还记得华罗庚先生拿着小板凳看 大字报的情景吗?还有刘达书记打扫厕所后有感而写的大字报吗?以 及郭沫若校长出席大会时的尴尬场面吗?由于两派的水火不容,至 1968 年中,科大已经到了濒临武斗的边缘。两年的腥风血雨洗礼,留 下了惨痛的局面,636 同学中就有两位失去了宝贵的年青生命,一些同 学被批被斗被写大字报,全校则有另外的一些同学和老师自尽和被打 死,许多则被群众专政关入“牛棚”,真是人性泯灭,乱象丛生,无法 无天。其实到后期大多数同学早已心生厌倦,成了“逍遥派”,过着“三 餐两觉一场球,剩下时间吹吹牛”的日子。有人开始购买处理元器件自 己安装收音机,有人则偷偷阅读“违禁”书籍,或攻读外语...,大多 数同学生活在思想的迷茫,和对前途的担忧中,进入这样的状态或许是 一种必然吧?试想,如果人人都成了“革命者”,谁来做工、种地和教 书,谁来建设这个国家?虽然仍有一些主张激烈的“革命者”还在那里 坚持着,然而,到我们毕业时,校园内早已冷冷清清,冬日阳光无力的 映照着,西北风漫卷落叶飞舞,一片萧瑟。1968 年中,清华发生武斗 后,军宣队、工宣队就进入了全国的大学中,宣告了红卫兵运动的没落, 我们的命运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军、工宣队掌握了我们的一切, 一直到毕业分配和离校。

不容置疑,那个年代我们都是亲历者,不管愿不愿意,所有的人全 都被裹胁进了那场浩劫之中,随着运动的深入,有人主动有人被动,有 人积极有人消极,各人都有不同的目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是潮 流所推、环境使然,但是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表现,差异非常之大。 我们当时都已是 20 岁左右的成年人了,不是没有头脑的孩子,人性的 善恶、品格的高下、心胸的宽窄、道德的水准、良心的存灭,在此期间 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潘朵拉盒子”一旦打开,罪恶飞出,难道真的只 有善和良被关在了盒中?无谓的争斗,浪费了我们几多青春年华,惜哉 痛也!文化大革命是一个谜,虽已在层层解析中,然而至今仍未能全部 揭开如此复杂的谜底,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的谜。

科大的最后两年半,尽管在那样纷繁复杂、乱世万象中度过,但仍 然不乏人间的美好和温情,男女同学间迸发出爱的火花,最后修成正果 结为夫妻者计有:6361 付金芬、刘乐;6362 吴建中、王燕瑾;6363 宋 伯玉、罗景琪;6363 张安东、6365 王益群;6365 陈熺、王文敏;6365 陈绪生、鲍静;6365 刘庆钊、6364 廖先芸;6366 张琼霖、李达;6366 吴明、6362 谭永瑜;6367 金铁林、6361 高麟庄;6367 张仁海、6366 刘 宗芳等,正是“校园萌情愫,同窗结鸾俦”,祝愿这些同学夫妻白头偕 老,相伴终生。

虽然几经努力,至今还有一些同学不愿进入科大 636 这个交流平 台,有些或许不愿回忆那些过往,不想再掀开已经尘封的痛苦;有些或 许永远不能释怀、不愿面对,尊重他们的自由吧,不要再去打扰他们已 经平静的生活。不少热心的同学在平台的建立中出谋划策,做出了自己 的贡献,绝大多数同学对它的建立还是称赞有加的,并利用它和许多同 学建立了联系,甚至把打开邮箱看看同学发来的邮件当作每天的功课,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0 年 4 月 24 日,在北京举办的科大 636 同学毕业后的首次大聚 会,打破了原 6305、6306 和 6313 的界限,第一次统一组织了那次活 动,从而开创了 636 同学大聚会的先河。它是我们 636 同学大聚会交 响诗的序曲和第一乐章,从那以后的三年半中,各类大、中、小型的聚 会在全国各地(包括部分在国外的)不断举行,奏响了交响诗和谐悠长 的中期乐章。这次科大旧址的聚会,应该再次掀起乐曲的高潮,奏出了 交响诗的最强音。但愿我们珍惜与同学的每次聚会,因为确实是“见一 面,少一面”了,希望每次都能留下些美好的回忆,每次可以让心灵受 到洗礼,变得更加纯净和坦荡,是否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也由各 人自己去体会。心存善意,多行善举;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我们欢聚时,也不要忘了悼念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老师和同 学们,让我们为他们默哀祈福,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吧!

这次聚会已成功落幕,各班的部分进京同学还将在北京同学的陪 同下,开展一些旅游活动,或探亲访友,也祝他们在京期间平安快乐, 并顺利返回。本次活动的主要发起人 6366 朱天相和 636 交流平台的创 始人 6361 王伍顺,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前来参加,实乃一特大憾事。作 为 636 平台的创始人王伍顺,和“寻访之旅”的得力干将朱天相,在建 立交流平台中,从零的突破到“一个也不能少”,并在各次聚会中,做 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德无量,功不可没。当他们看到聚会合影中同学 们欢语笑谈的面貌和举杯祝福的热闹场面后,一定会得到欣慰,也一定 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吧!还有不少为交流平台作出了贡献的同学,和那 些由于各种原因想来而不能来参加的同学,相信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的。

啊,中国科大!啊,我的 636 同学们!同窗共读是我们的缘分,聚 少离多是我们的常态,只要心常在,则思念永相随。愿同学们健康长寿、 家庭美满、平安吉祥、友谊永存!

随性写来,思绪跳跃,落笔至此,余兴未了,早已成赘文,也就搁 笔吧。

6361 王祖德 20131013 于北京

附:出席此次聚会的人员名单 6365(18 人)—高在德、李文华(上海)、方国平、解华、薛卫 中、黄志余、贺文龙(济南)、陈熺、杨者青(沈阳)、刘文富(莆田)、 付晓钟、濮伯达(苏州)、王益群、陆薏文(上海)、王文敏、王晓明、 张黎勤(天津)、鲍静(大连);6366(11 人)—王燕仪、铉铁林、郁 振厦(佳木斯)、魏茂钧(上海)、万绍贻(南京)、郭靖、李达、唐 华(漳州)、刘宗芳(常州)、张立洪(沈阳)、胡复培;6367(12 人) —王意民、刘渝(南京)、张仁海(常州)、林国贤(沈阳)、郭西元 (济宁)、高雨芳、王安妮、吴文豪(南昌)、胡伟炯,张仁成、吴广 桃(烟台)、苏旺山(天津);6361—王祖德;6364—温福聚,共 43 人,原 6305 级主任李象霖老师在学校大门口和部分同学见了面。

本文网上来源: http://yzruan.bokee.com/505397925.htm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9015 | 林菁 861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