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词两首

天南地北,虚虚实实,过去未来,随便说说,想那说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老师寄来两首最近的新作词,读后感慨,遂记如下。

     一

《天门谣,甥赠航拍照》

骞赠航拍图,看蓝川,涤我乡愁。

叠双镜,老眼数花簇。

笑离谷歌辨阡陌,再配诗文说新旧。

灞水流,乡镇兴,村村小楼!

     老师喜得外甥赠送的航拍图,一位老眼昏花的老头忙着拿放大镜仔细查看老家的变化,跃然纸上。 为什么呢,因为乡愁。不仅看航拍图,还要对照着网上查辨,可见老头子的认真。认真背后的原因还是乡愁,是对故乡的怀念。结果怎么样,是“灞水流,乡镇兴,村村小楼”。老头子开心,继而诗性大发,抒情论比旧貌换新颜。

      再看语言魅力。“灞水流,乡镇兴,村村小楼”。灞水流,点出航拍的地点是灞水灞川。谁都知道灞水在何处,是故乡,这就够了。灞水流也隐喻着时代的流逝和进步,体现在“乡镇兴,村村小楼”。“乡镇兴”, 肯定是农村,所以老师高兴的是故乡农村的巨大变化,乡土情深,心系故乡农民,我想,老师当时一定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并感慨和具有这种知识分子千年来所绵绵的高尚情怀。

        作者没有用旧貌换新颜,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等空洞的辞藻,而是“村村小楼”这种最简单平实,却是最生动的语言,让农村的变化跃然纸上。这种用最朴实但生动真切的描述,是对语言驱驾的高超能力。

《临江仙. 清明思乡》。

梦中灞滨抚柳,醒后归途再数。

生我育我此热土,谋食走八方,桑梓系心头。

莫道陋室薄技,回味暖寒正谬。

琵琶弦上或可诉,明月云端外,清泉溪边流。

     过去的文人墨客送客于灞滨,折柳相赠,祝福对方“通达平顺”。如今作者梦中不忍折,为抚柳,则更添无限情。一个“抚“字,映射出作者对送别时刻的珍惜和怀念,自然会在醒后想到再归。然而路途遥远,只能仔细盘算。为什么如此留恋归途,因为有“生我育我热土”。

     怀念故乡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仅限于怀念,还是层次不高,作者在怀念故乡的同时,又回想追忆一生的作为成就,总结人生的起伏寒暖,思想在深化,境界在提升,终于“琵琶弦上或可诉”。人生其实是一种艺术。正如大历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怀念故乡应该属于自然境界,成就功名属于功利境界,不过在作者看来,那仍然属于“陋室薄技”,不足多为道也。道德境界则可以论证其“暖寒正谬”,然而更高的境界则要诉于“琵琶弦上”,达到人生的艺术境界。最后,人生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天地境界”,当如“云外明月,溪边清泉”,天地中至明(月)至清(泉)之豁达通透。“明月云端外,清泉溪边流” 当是人生的追求和佳境。

     再看文字的艺术魅力。 如果把“明月云端外,清泉溪边流“ 改为“明月长空照(或明月云中行),溪水泉边流”如何? 都不如原作好。“明月云端外”,则脱离了云端,不受云端世俗的干扰影响,凌空超然。然而明月用自己的光辉和智慧影响着云层云世。所谓出世入世,积极影响云世。明月长空照呢? 则完全脱离云海不再入世,就有些孤芳自赏的嫌疑。“明月云中”则世俗的羁绊太重,失去人生的超然。“溪水泉边流”,则寓意不如原作好。溪水不一定是清的,干净的,很可能沾染了世俗的污染。“清泉溪边流” 的泉水不仅清澈而且纯洁。但是清纯的泉水,又会流入旁边溪中,从而在稀释净化溪水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确有出世的洒脱和入世的情怀。

     同样的词句,让我想起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沿溪而上的“水穷处” 毕竟是泉源,所谓追本求源,正是道家的真谛。“坐看云起时”,云刚起,当然不是阴天,自然可见日头当空。“云起” 则追日, 自然可见日头高高在上。“明月云端外,清泉溪边流” 和王维的名句几乎意境相同, 区别在于,一个是白天日头, 一个是晚上明月。 王维是闲来游乐自娱,老师是梦后思考感慨。 从行到“水穷处“,到坐看云世的追日, 都可见王维追求的是出世寻道的超然,老师的词句中却有出世的洒脱和入世的情怀。所以我以为老师的词句比王维的意境要好。

     最后,老师的诗词,大都没有用太华丽的词汇,而是用最简单的词语,大众语言,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深意浓,人生哲理。因此我想到,武侠小说中越是高手,越不用常用利 剑长矛等武器,而一个棋子,一颗石子即能出敌致胜,其所谓‘摘叶成镖’是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