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寒冷
提起寒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冰天雪地里的隆冬季节,联想到人迹罕至的南极、北极。
每当寒流无情袭来,万物沉睡冬眠,呼啸的西北风掠过银装素裹的广袤大地,昂首挺胸的朵朵红梅却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傲然挺立,仿佛一曲曲生命的礼赞,就像南极成群结队的企鹅,北极从容淡定的北极熊,任刺骨的寒冷阵阵袭来,能奈我何?!正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面对寒冷,有的选择季节性逃离,有的选择积极面对,有的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君不见侯鸟迁徙,年复一年;君不见寒梅怒放,立地顶天;君不见杜甫笔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顺势而为,适者生存的生活哲理以及冰火两重天的社会现实。
相对于温暖而言,寒冷往往是冷漠、残酷、挫折、挑战等艰苦环境或处境的象征。
现实生活中,不乏“雪中送炭”的感人故事,但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恶语伤人六月寒”的伤害,“冷若冰霜”的冷漠,“热脸贴上冷屁股”的尴尬以及“冷暴力”的无奈等,或出于歧视、或出于嫉妒,或出于误会、或出于隔阂。
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夫妻间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免不了各种原因会出现“冷战”。有的冷战冷处理,很快就烟消云散,重归于好,而有的则冷战热处理,让矛盾升级,雪上加霜,甚至导致劳燕分飞,分道扬镳。
且看下面夫妻二人的冲突对话片段:
丈夫:“你还能不能有个正形好好过日子,整天在那名利场混来混去,能混出个什么名堂?人家为了生意和仕途,你呢?”
妻子:“怎么就不是好好过日子了?!我做公益有什么不好?谁像你这样窝囊,书呆子一样就知道孤芳自赏,那就叫过日子?”
丈夫:“我问你,在这个家,孩子你接送过几次?饭你做过几顿?钱你挣了多少?除了指手画脚,爱慕虚荣,牢骚满腹,你还会啥?”
妻子:“你少跟我提这些!说实话你压根就配不上我!”
丈夫:“就你那窝窝头的脸、薄薄的嘴唇,尖尖的屁股,要长相没长相,要德性没德性,出来都能把恐龙吓死,还自以为是呢!找了你这样的女人也算是瞎了眼,倒了八辈子霉!”
妻子:“你敢骂人!欺负人!这日子没法过了!”
丈夫:“请便!外面的高富帅男人们任你溜溜地挑去!”
妻子夺门而出,丈夫砰地关上了大门,这个家陷入了冰锅冷灶死一般的寂静… …
可见冷战的升级常常伴随着语言暴力。而暴力语言更是为冷战的升级推波助澜。
其实生活中还潜伏着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寒冷,遇见寒冷,积极适应、积极沟通、积极调整心态是正解,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用强大的内心来武装自己。有了自我的强大,寒冷将无法阻挡你一往无前的步伐。
(12/1/2024 Oakvil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