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swer to the Query”
在整理中也尝试补充一些资料,竟发现在1810年时的一个连袂刊登的文章引发我一连串的思考。文章针对的是对如何迅速有效地教化纽省土著的措施予以质疑,表面上与早期华人移民来澳洲无关,但间接地影响到数十年后所出现的华人淘金潮,以及近百年来的澳洲社会舆论与政策。
200年来无论是澳洲土著﹑社会﹑华人﹑殖民地政府都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碰撞,直至今天澳洲的移民来自世界各地,价值观不同的种族聚居而被冠以“多文化社会”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然尚算社会稳定。
“多文化社会”的理念与1810年时的文章所忧虑的问题同出一辙,当年面对的是本土的土著,而现在则是来自世界的移民。
一.文明的界定
系列文章中有这么一句:“如果文明就是使人们适应社会的目的,故有必要指出在我们希望改造别人之前应该先改造自己,避免我们所认识的人所犯的严重错误” If to civilize, then, be to adapt men to the purposes of society, I must here observe, that before we can hope to reclaim others we should commence the practice upon ourselves (注1)。
对“文明”这个词的认知,“文明就是使人们适应社会的目的”的说法是200多年前西方的共识,欧洲正开始尝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而相当部份的人可以由此而得到比过去更舒适的生活质量,故而城市化及社会将分层更细化,贫富距离越拉越远,无论社会或政府都不得不更注重人道主义的慈善。
现代对“文明”的解释,假如以“维基百科”的话是这样的:“文明〔英语:civilization,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城市化」和「公民化」,引申为「分工」「合作」〕,是任何以高度城市群落、社会分层、政府形式和文化符号与通讯系统〔如文字与作品〕为特征的复杂社会。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文化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和中产知识阶层加上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
简单地说,“城市化”和“公民化”是西方数百年在“文明”演变过程中在当代的时代特征,后面的解释只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说无论欧美在思维上并没有变,而是延续着。
反观中国,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
对比之下,华洋文化的差异立现。
问题在“城市化”在中国是近20年才将此作为目标,改革开放之初是“摸着石头过河”, “集中权力”将农民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从而出现“农民工”的临时性庞大群体,缺乏前瞻性目光而不予正名的开放城市户口,让“城市化”的可能性大幅减(这点后面再说明)。
“公民化”就根本谈不上,因为只有“代表”。中国自周朝后开始群居所出现的社会分层到后来皇朝权力的固化,社会矛盾达到顶点时则出现朝代交替且周而复始,只有平民是被统治者,“公民化”的思想和探索早早扼杀在摇篮。当代的“上访”,何异于历史的“击鼓鸣冤”? “公民”的偶而提起,只不过是当权者(不同层次)的随意 “恩赐”。
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立项。这个项目历经20年共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着成果”。结论是“冲破“文明三要素(西方)”(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它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 (注2)。
上述只是探源,而“文明是一个深远而广泛的主题,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政治文明等;从技术进步,情感伦理,社会组织,艺术表达,乃至于我们对待自然和环境的方式。文明是人类智能和创造力的体现,是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 (注3)。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全球化的历史过程,正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的过程;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
早在200多年前,西方就有了“One Blood”一词(注4),问题“在一般科学界将文字的出现作为界定文明的重要标志,通常人们把文字出现以后的历史称之为人类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算为史前史”,所以当年在澳洲的英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新南威尔士的土著能够接受教育和文明” (注5)。
二 殖民者与土著的冲突
1770年库克船长或有心或无意的报告澳洲大地无人居住而以英皇名义予以记号示意占领,随之1788年菲利普的舰队在伦敦出发前,英国政府就处理与当地土著的关系有所指示(注6),换言之英国政府是怀疑澳洲这块大地并不是“无主之土”,但依然派遣菲利普的军队带着犯人来到作有效的占领。当怀疑成为事实,殖民者的身份就尴尬了;承接处理这些关系的是身在澳洲的殖民地政府和新的移民者了。
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的字行句间印证了当年殖民者与土著间的冲击,尽管菲利普是执行了英国政府要求“开启与土著的相互联系,了解他们的情感,乐见我国臣民与他们和睦友好相处”,却不可调和,因为这是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
看过一篇陈芝的“如何看待原始社会文章” (注7),但并不如在Incognito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里所表达土著的真实状态。
文章是这样描述的:“Inured to privations of almost every kind, they ?nd in ease apparently their only comfort. From habitual indolence they have become supine and slothful, their ideas extending no further than the objects within their view; and from hence it follows that their language, if original, must be very con?ned, as it can embrace little more than the names of places, and of the animal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s of the climate”。
土著习惯了的“贫困”是他们种族之外人的理解,在他们的认知里,生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他们所能做的仅是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机会中寻求生存,所谓“习惯性的懒散”是他们知道大概甚么时候可以做甚么,所以在外人的眼中是“安逸”的生活。
无论是英国政府或新来的殖民者对土著的了解不足,自以为奉上礼物和表达诚意可以让土著退出部份地方(这当然是临时的措施)以方便立下脚跟。殊不知从未与外界接触的原住民,一旦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对于文明世界的各种疾病毫无抵抗力很容易因此丧命(后来世界研究所得的结论);更要命的是土著看到例如麦子等植物在他们原居地生长出来就本能地认为是上天的恩赐而直接割走,这种行为在殖民者的眼中是盗窃,但土著的心目中却没有这个概念;部份殖民者则会以他自己对文明的认知而对土著的一些行为不解甚而嘲弄,双方导致冲突且有时是以生命为代价。
据说目前全世界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仍有上百个,多分布在巴西或是秘鲁,仍有一些社会学家在接触他们,因为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被探索得差不多了。
我的关注点是当年的殖民地政府和慈善家们在做了些甚么。一如系列文章中所说的“在考虑当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甚么计划或步骤,从而最迅速和有效地教化和传播给土著们”。而原话是这样的:“Query. – ‘What plan can be adopted, what means used, or what steps taken, whereby we may most speedily and effectually civilize and evangelize the Natives of New South Wales, local circumstances considered?’”
系列文章中证实一点的是,殖民者刚到澳洲时与土著的来往比文章出现时要多(仅是22年过去)。初时土著是成群结队而带有戒心地到殖民者的聚居处,经历了后来的冲突及有土著被杀后,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而在“交往重新建立之前,我们就不能指望甚么了” (注8) ,因为土著逐渐与殖民者断绝来往,或者“再过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完全在这部份海岸线迁离” (注9) 。
无论土著会搬到那里,殖民者都会与不同族群的土著在同一块大地上生存,所以Incognito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声称“必须重新建立一种交往;我们必须以善举赢得他们的友谊;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并把我们的语言教给尽可能多的人,以便我们能够自由地交谈,彼此完全理解;在我们对待他们的全部行为中,我们必须呼吁大家关心他们的幸福;但是,如果这一切能够实现的话,那就只能由时间本身来决定了”(must be reestablished; by acts of kindness we must obtain their friendship; we must endeavour to learn their language, and teach ours to as many of them as possible, so as to enable us to converse with freedom, and to be perfectly understood to one another; and we must, in the whole of our conduct towards them, appeal to take an interest in their welfare; - but how, or in what space of time all this is to be accomplished, if it ever be at all, must be left to time itself)。
文章中建议为达到目的,殖民者们必须以善意来吸引和鼓励土著访问他们,只要能劝得住,尽可能将土著的小孩从小送到一些稳重的家庭去学习英语,但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母语,而所寄居家庭的小孩也应学对方的语言;在土著小孩达到上学的年龄时则送到学校去,教师则应小心翼翼的防止孩子们因土著小孩的肤色而出现的任何歧视的行为。
将观念在孩童时代灌输,是两三百年前就有的了,效果近乎接近。
(待续)
注1.“Answer to the Query (continued)”: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4 August 1810, page 2。
注2.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https://www.guancha.cn/wangweikaogu/2022_06_07_643311.shtml
注3. "文明是什么?" ,李志民,"关注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2023-12-17, https://hr.edu.cn/xueshu/202312/t20231218_2549346.shtml
注4." To the PRINTER of the SYDNEY GAZETTE":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7 July 1810, page 2
(注5). 同(注4)
(注6) ."澳大利亞史" ,王宇搏,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79頁。
(注7) ."如何看待原始社會" , 陈芝,2019年9月2 日。https://www.eeo.com.cn/2019/0902/364976.shtml
(注8) ." To the PRINTER of the SYDNEY GAZETTE":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7 July 1810, page 2
(注9) .同(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