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的语言环境正在经历一场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曾经具有深厚感情或庄重意义的词语,现在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滥用,以至于其原有的重量逐渐消失,只留下轻飘飘的符号感。
在朋友圈、聊天记录中,“爱你”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本象征深厚情感的含义。人们随手发一个表情包,附上一句“爱你”,仅仅表示感激或应付,实际上与对方的真实感情毫无关联;“宝宝”本是形容婴儿或情侣之间昵称,如今在社交网络上,特别是女性朋友之间,已经变成普通的称谓:“宝宝,晚上吃啥?”这种用法和过去的“嗨”或“喂”并无本质区别;电商平台尤其是淘宝卖家的常用语“亲,您好”,让“亲”从亲密关系的象征,变成了毫无感情的客服术语。它的泛滥不仅让人听感变差,还显得过于“做作”。
不论实际职位如何,如今在工作场合,对上司或客户,哪怕是毫无权力或资历的普通人,人们也会喊一声“老板”。这一称呼本意是对企业主或商家的敬称,如今却成了标配的职场礼貌。在一些公众场合,尤其是演艺圈,“老师”这一尊称已不再局限于教书育人者,扩展到任何年纪稍长或有点知名度的人——从歌手到演员,从主持人到网红。此外, “大师”这个词,本应用来形容艺术或学术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现在却成了对厨师、修锁匠等技术工人的泛称。虽然尊重劳动者是好事,但“大师”二字的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
最司空见惯的,就是在餐厅、商场或打车场景中,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互动,充满“帅哥”“美女”的称呼,但这些话只是为了礼貌,和对方的外貌没有五毛钱的关系;还有,体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大无畏精神的人,成天将“死”挂在口上,“我累死了”“我饿死了”“笑死我了”,这样的表达层出不穷,语言的夸张效果被过度使用,让“死”这个沉重的词语,也变得不那么恐怖了。
在社交媒体上,语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很多网络热词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这些词语的初衷,是为了制造新鲜感,但当它们被反复使用,便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深度和独特性。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倾向于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这种效率至上的交流模式,使得词语的意义逐渐模糊化,比如用“爱你”代替“谢谢”,“宝宝”代替“嗨”。很多语言“通货膨胀”现象,源于人们为了表现友善而滥用某些词汇。
在当下社会,情感表达的即时性被过度放大。人们倾向于用夸张、极端的词语吸引关注,如“死了”“崩溃”等词语。这种夸大反映了语言审美的一种变迁。商业语言的包装手段,也导致了词语的滥用。商家为了促销,热衷于用“大师”等字眼制造噱头,这让崇高意义的词语,成为廉价的广告用语。
当“爱你”可以随便说,真正的“我爱你”,变得更加难以相信;当“崩溃”只是一种普通的吐槽,真正的情绪崩溃可能得不到关注。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的浅薄化直接导致思想表达的贫瘠。当人们习惯用“通货膨胀”的语言表达自己时,深入沟通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大师”这样的词语被滥用后,它们的含金量自然下降,社会对真正的技术或学术权威,也可能因此失去应有的尊重。
语言“通货膨胀”,使得严肃语言的表达更加困难,社会整体的语言风格趋于娱乐化和轻浮化,缺乏深刻性和责任感。当经典的词语失去原有的含义,文化的根基也可能因此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