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点儿貌是题外话的题内话:记得早年间曾有某导说他的电影是给二十年后的观众看的(好的,尊重导演引领审美的使命感)。 事实上也确有实例:比如大话西游就是游了多年才大火的; 也记得好像娱论批评某导演欢合观众、某导反驳说:观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电影的好坏谁说了算?奥斯卡得奖的也有被吐槽的。做为一个对电影理论全然无知的观众、我是真心不知道如何评论一部电影的,只能从自己的观影体验说事儿。如果这个前提成立,观众对一部剧的好坏评价就是很个人的:所谓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里波特。说《好东西》好观众挺多的---有些还是专业影评人。 我怕得罪他们,所以做如是辅垫,给自己开个后门再摆个台阶: 我怕杠,我不杠,我闪…
先说整体感受。《好东西》看了也笑了,整个过程无大卡顿。虽是散点式的叙事结构,整体还算流畅。 插一句:我不理解为什么现在人都喜欢弹幕---这种即时表达爽是爽了,可是生生把自己和剧隔离开了, 入不了戏吧。反正我是关弹幕的, 但看《好东西》也没入戏,好像始终稳稳地坐在观众的位置上, 时不时冒出句:好梗! 可能是我的个人原因哈,毕竟年龄差异地理差异摆在那。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概念先行---三个女主和三位男配都是先立人设再加戏加对话,三个男配:娇夫前夫,恋母小马,和集邮医生没一个正常,存在的意义只为衬托女主一女主二。当然这可能是编剧导演的规定动作---程序即如此。编剧导演想表达观点输出价值,甚至引导观众都没问题,但电影作为艺术形式,是不是得有个形式把观点价值包装了呈现? 作为电影白丁,我的感受是《好东西》故事没讲好而主题太明确:大女主的人生不带标签不被定义,男人是神么zang东西?课间十分钟可有可无。好的电影是不是应该先讲好一个故事?
不理解小孩儿---虽然剧中时时被称小孩儿, 但怎么都不像小孩儿。 小姑娘很好看---有妈妈的影子,但表情上始终一脸严肃像时刻准备和世界硬杠。陈丹青有个形容词:没被社会欺负过的脸。 小孩儿的脸让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准备被社会欺负的脸。当然有真诚纯良表现: 比如听小叶聊妈妈,她对小叶说:你的眼睛很好看。你的泪也很好吃。 我想起很多年前的《城南旧事》那个小孩儿,是我觉得小孩儿应该的样子。我努力回忆整剧里小孩儿的表情,笑脸不记得有几个。母女和几个年轻人在餐厅聊月经耻辱, 小孩儿说:世界上一半的人流血。这话像是编导说的。(我特意网上搜了一下,女孩初潮平均年龄还是12岁左右)。按前情介绍,之前女主做为调查记者,孩子是爸爸照顾。逻辑上孩子该和爸爸亲近才是,但两人吃饭的几场戏没看出来孩子和爸爸的有亲密的情感联系。以我的经验,这个九岁的小孩儿,生理心理情感情绪早熟,好吧,现在的小孩儿已经进化到这种地步了。
说到女权主义或男女平等的大主题,被引用多次的片断是:前夫和鼓手小马在餐桌上的对话:我们占尽性别红利; 是的,我们都有原罪。男女差异是神造的,绝对平等不存在:看看奥运比赛就能明白,别说纯男性就是来路不明的,咱女性就指定打不过。
男女平等的底层逻辑:承认差异下的尊重和包客。《好东西》女主能上能下生活独立,不需要男人,容我抱拳拱手:敬你是条han 子。这在女性坐标轴上,和既要又要还要的…是两个极端吧。大女主人设,生话独立,就是走向男女平等的路径吗?想起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
男女平等是宏观大话题。不懂社会学,于我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只要还有这个议题,就一定有这个问题。要不要拿来说事儿,要,必须的! 要不要总站在女性视角说事儿, 嗯我以为可以商量。某坛友说black life matter 讨嫌,同意。歧视有吗?有,只发声不自我反省就能消除吗?未必吧。再有L某TB, 我没意见,是个人选择。但你登堂入室上了小学校的旗杆,还非拉着我让我表态,我就有意见了好吗? 扯得有点远了…
回到关于追剧看电影。我想说的是:当我追剧时我想看或喜欢的是什么?如果是悲情剧,谁没被生活锤打过?苦难我有身受或感同身受,生活中体会的不够吗?之所以花一两小时,我希望看到所谓光明或希望的东西,出电影院后有种被充电的感觉;如果是轻松的喜剧,也不是哈哈笑过就完事,我希望能掩卷思考,有后味有余甘或装那啥的说法叫后调。
能让我费时费力码点字算不算后调?还是关弹幕的延迟反应呢?《好东西》象大屏幕的脱口秀 (貌似把脱口秀得罪了?不重要),相较之前看的《完美的日子》,我更喜欢后者的那种静水流深。
还是那句:不杠,杠就是你对。
哦,还有,要给年轻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