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新京报》在一个上了热搜的词条——“复旦教授呼吁年轻人不要抱怨”中称:
“深谙年轻人现状的复旦教授梁永安,在《因你而异》 的节目中,又带来了新看法:梁永安教授建议年轻人不要抱怨,而要积极去做建设性。生活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感受问题不是让人来抱怨的,抱怨只是一种情绪,要解决问题还要积极地活在问题中。‘活着’时代即将过去,‘活法’”时代即将到来”。
再看这一词条下的评论,虽有一些理解梁教授的内容,但大多却是表达了不满——“被要求不要抱怨的年轻人”,却仍然在抱怨这种“不要抱怨”的说教,原因又何在呢?
其实,我们还是不能光看只言片语,最好回顾一下这位复旦老教授的原话吧:
梁教授在节目中称:
“……在这个时代,什么样的青年是最需要的?我觉得,我们的时代特别需要建设性的年轻人”。
“什么叫建设性的?就是他们走在这个世界上,能感受到很多很多问题。但是,感受问题不是让你抱怨的。抱怨是我们的情绪”。
“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推动社会前进,这个靠什么呢?完全不能靠抱怨——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美好的生命,是靠抱怨去完成的”。
“……建设性是什么?建设性是善的聚集。我们人类在巨大的山河里边往复,而那个恶的聚集特别快,它的同步,它的震荡,特别特别的迅速。但是呢,善的聚集就很慢,因为善的人他很宽容;善的人呢,他就很温和、很温和”。
“在今天这个时代里边,我们任何一个人,要站在时代的美好一面,站在时代的温善一面……我们每个人要去积极的活在问题中,而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去做建设性,而不是在那儿抱怨”。
“抱怨有什么用呢?……我们的青年啊,正在释放出自己面对世界的种种疑惑和种种思考。而最终,所有的思考,可以在窗前进行,也可以看,脑子里可以有无限的风暴”。
“但是,真正的解决,要走出家门,要跨出去,要投入到实践中。所以,这一步是真正的建设性……”。
看完这一完整的表达,应该说,梁教授并非完全不允许年轻人抱怨,而是把字眼和重点,放在了“抱怨没有用,而应去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上——显然,这样的论述,是非常“正能量和政治正确”的,也是逻辑比较自洽的吧?
看来,媒体的报道中,只出现了“教授要求年轻人不要抱怨”的简单表述,会有些误导性吧?所以,才会产生如此大的“抱怨”性评论。
如果站在一位师者的角度,认为“抱怨无用,还是应走出去,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这好像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种正向的引导,当然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也利于化解社会怨气或戾气,有益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可是,如此正能量的老教授,人们又为何还要抱怨他的这些“高大上、伟光正”之表述呢?
其实,这说明,站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却忘记了这一点:那就是人是复杂的,社会和世界都是复杂和多维的!
比如,站着说话的人,可能不会腰疼;但是,像一天工作12小时的人,你说腰会疼不?老教授们的退休金,比很多年轻人的薪水,或会高出好几倍;而像那些找工作难;还房贷难……养家糊口难的人们,你说他们的腰会疼不?
而这些活着或许都很难、生活维艰的底层群体,特别是面对无可奈何的囧境时——例如,难以撼动的社会不公等问题时,他们除了还可以抱怨几句,又有多少能力,去“建设性”的改变这种社会不公之外在环境呢?
所以说,人们之所以对梁教授如此正确导向、逻辑自洽的演讲,仍要发出抱怨之声,这或许是因为一些心理上、无形中有点高高在上的教授、专家们,其实缺少了一些低头向下的接地气之同理心!
对于那些占满了时代红利的人,特别是社会精英分子们,应该做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而非达则不理解天下!”
比如,梁教授说:“抱怨有什么用”?——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甚至是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抱怨确实没有多大作用,但并不代表没有任何作用!
比如,抱怨本身,就像梁教授所言“是一种情绪”——而任何人都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要适当的排解和发泄出来。
哪怕这种情绪的发泄,并不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但却可以解决人们的心理压抑与郁闷的问题,让人的心理上,得到暂时的缓解,这当然利于身心健康,也利于人们走上社会时,让心理包袱减轻,因而有益于社会的正气回归与凝聚。
梁教授给抱怨者指出的正向未来与光明前途,当然是无比正确的方向——即“建设性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授更接地气些,难道不更应是“专家们别只是抱怨年轻人的抱怨,而应试着去更好地理解年轻人的抱怨,并帮助年轻人改变或解决所抱怨的问题”吗?
比如,去了解年轻人抱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本质又是什么?——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还是家庭或社会的问题?而不只是要求年轻人自己走出去“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毕竟,真正令人抱怨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年轻人自身也无奈和无法改变的东西。
比如,岗位少、工作难找;社会不平等、不公平;贫富差距大的环境等,这最需要的是教授们给出解决方案,权力者们去“建设性解决”的问题,你要年轻人们如何用“不抱怨”的态度去面对呢?——这就像你站在风平浪静的岸上,却要求掉进河里的人别挣扎、不要大喊,浮在或没于水中的人,能理解吗?
胡锡进常言:“这是一个复杂的中国”——梁永安先生自己也说:
“社会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时期,三种文明(农业、工业、后工业),三代人叠合在一起。我们在文明的三代叠层中,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因子,生命中有内在的多元性。所以,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那么,14亿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情绪,这非常现实和正常,几乎可以说,人人都常会有发泄情绪之时,即使这是并无太多建设性的东西,但情绪发泄本身,仍是一种微小却是必需的存在意义!
现实中,真的没法要求任何人在一辈子里,只能做所谓有效、高效;或有用、有价值的事情;即使是再理性、再伟大的人,情绪化的东西也都会存在并释放。只能说,理性和自控,并能建设性地走出情绪,在大多数时间里,对于大多数人最有益而已。
所以,也要允许和包容无用和无效率的情绪存在,应留出抱怨甚至是批评存在的空间……毕竟,生命是多维度的!千篇一律的要求,既没必要,也不可能,相反,却会让人们产生反向心理。
从这个角度看,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为何就不能有所抱怨呢?
抱怨,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不满;是一种抗争;是一种批评或批判……这是人们在现状中,察觉到了不适、发现自身或社会问题的一个心理、情绪化的阶段;是暂时无法解决问题时,希望向外界寻求帮助解决的信号;更是一种负面情绪的暂时性宣泄,是自我情感的自然而然之表达。
除了个别人会活在永远的抱怨泥沼中,大多数人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哪怕无可奈何、无从解决,但也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去解决问题,也不意味着大家都不再积极面对生活了。
活人,就该有活人的样子——永不抱怨的人,真的存在吗?并非圣人不抱怨,而是这个世界上,完美无缺的圣人并不存在!所以,我们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抱怨一下又何妨?
这不由让人想到了村上春树在《世界的尽头与无情的仙境》中的一段话:“我真想放声大哭,但我哭不出来。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当我们能够理解这种“想放声大哭,却哭不出来的一种无以流泪的悲哀”时,或许,就能理解抱怨的发泄,其实,也算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情绪出口了!
当然,如果大家都能听从梁教授的正确指引,那就太好不过了;但假如人们并不容易做到,请曾年轻过的梁教授们站着说话时,也别太过抱怨我们的年轻人一时之“腰疼”了,好吗?
作者: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