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文学城这个系统啊,真是让人又恨又爱。
上传照片只能一张张的不能批量,辛辛苦苦上传了几十张,不知道为什么就没了,还得重新来过。。。
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没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写的什么,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了。
在线写东西最怕这个,又发生了。
而且还不能置顶,除了最基础的功能,稍微复杂一点儿的都实现不了,三十年了系统还不升级,应该地球独一份儿了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开启了升级模式,那就会系统性增加人力物力各种成本,大概率连网站也早就不存在了。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所以,功能少虽然差强人意,总比消失强啊。
顺便说一句,我一直不明白文学城的盈利模式,是有人一直在赔钱养着,还是能自负盈亏?
吐槽完毕,回归游记。
饱含深情的大段回忆加絮叨完全想不起来了,情绪无法复制,只能干巴巴的得吧得吧了,没办法,写到哪儿算哪儿吧。
披头士于我们那个年代,用石破天惊形容不为过。
对闭关锁国几十年完全隔离于世界之外的中国自不必言,其实对正常发展的世界来说,一样是横空出世。
这从他们迅速风靡全球并且被铭记至今就可以知道。
分析我就不啰嗦了,几十年已经有无数人做过了。
感情也不啰嗦了,已经被系统吞了。
仅仅提一个,那就是歌手乐队什么的牛人太多了,但是能让一座城市至今以他为荣,甚至对全世界而言,这座城市的存在感,是以这个音乐人或者乐队建立的,披头士和利物浦是独一份儿吧?
这事儿,连迈克尔杰克逊和猫王都做不到啊。
反正我是想不起来第二例了,不知诸君何以教我。
这也是为什么我拐了这么大弯儿不辞辛苦跑西线来的原因。
如果不是为了披头士,就走东线,直接剑桥牛津伦敦了,要省很多力气。
定的宾馆,是当年披头士曾经住过的。
而且现在还是披头士主题。
说住过,其实太轻了,是住过最多的。
据说多达数百次。
为什么呢?
因为它离披头士起家的酒吧,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就在隔壁。
走路就是出了门儿右拐,看到一个小巷子再右拐,你就看到披头士演出最多的酒吧了。
就是这么近。
聪明的宾馆,直接把披头士的塑像放在了楼上。
四个人一人一个,不偏不倚。
立柱仿罗马,半空中立雕像也仿罗马。
能得此尊荣,比肩古圣先贤,披头士可以了。
宾馆大堂前台,直接大头照镇宅。
估计很多披头士歌迷看到就兴奋了。
大堂里的披头士元素,无处不在。
进了房间,床头又是一张大头照。
不得不说,这个有些压力,我一大老爷们儿,头顶压一大老爷们的照片,嗯,这个感觉,略显酸爽。
不过怎么办呢,你不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吗?
自个儿大老远来找虐,能赖谁呢。。。
办好了入住,自然是迫不及待去看心心念念的披头士了。
这就是拐弯儿又拐弯儿那小巷子了。
这就是披头士曾经无数次演出的酒吧了。
乐迷的圣地。
怕你不知道,先放把乐器再来张照片。
这大铁门。。。很摇滚。。。
那个谁,还倚着门儿,看着你呢。
就是那么随意,那么平民。
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倏忽而过。
他们都已经离开,我们都已经老了。
但是,他们年轻时的歌声,我们年轻时的心声,还留在脑海里。
而这个塑像,大约会永远留在这里,看世事变幻,看人间无常。
大约他会永远年轻下去。
跟歌里的他们一样。
他站的地方,当年他大约是真的无数次站过。
当年的他,大约就是这么站在街角,看无数人来来去去。
而音乐永生。
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他肯定是无数次走过。
也有无数人无数次走过。
如今,我也来了。
来过,看过,走过,听过,爱过。
走过你走过的路,算不算相逢。
吹过你吹过的风,算不算相拥。
爱过你用心写出的歌,算不算走了心。
哦。。。yesterday,let it be。。。
从这里下去,就是。。。
嗯,这个光头,很英国。
回首向来萧瑟处。
独倚阑干。
同名同姓的酒吧,巷子两侧,有两家。
据说一家是真一家是假。
有人言之凿凿,有人争的面红耳赤。
其实何必。
老板争很正常,为了钱嘛,不寒碜。
乐迷有什么好争的。
他们已经走了,走过了那个生命的路口。
离开利物浦的时候,又专程去了一个地方。
嗯,约翰列侬小时候的故居。
小时候,他就是在这里嬉戏,奔跑,长大,离开。
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更大的世界。
也给世人创造了一个音乐的世界。
后来,他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她。
据说,后来的他们,每年都会在轻井泽住一段时间。
像杭州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一样,轻井泽被称为东京的后花园。
去过日本多次,一直想去轻井泽看一看。
也看看他们住过的地方。
而我知道轻井泽,知道这个美好的名字,就是因为披头士。
据说那里美极了。
相信日本人的审美。
那里有一家虹夕诺雅。
是我想住的宾馆。
住过东京和京都的,都很不错。
相约万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