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家过年
2025-02-10 15:20:28
这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没有酷暑没有严寒......
附加的引子:
我的故乡是1986年才撤县设市的。小时候总觉得那地方又小又闭塞。然时过境迁,家乡现在常常出现在央视宣传荧幕上,被列为名胜古迹,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的邻居从深圳移民过来,最近回国看望病重的母亲。走之前她把车库钥匙交给我让我替她看家。前两天 (2/4日),她的深圳堂妹带着女儿过来参加这边的什么camp, 要住宿,就来我家拿车库钥匙。我们顺便在门口聊了聊。
她堂妹问:你是广州人?
我答:不是,我在广州工作过。我浙江的。
她堂妹:喔,前一阵刚刚去了浙江XX(她用的是整个地区的名字)玩。
我:我就是XX(城市名)的。
她笑了:啊,我好喜欢你的家乡啊,还跟女儿说,以后找老公就要找那个地方的人。。。(我不知她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那里的风景还是那里的人。当时就在心里笑,可惜我找的老公不是那个地方的:))
这世界真小啊,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市,一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去过我的故乡,又出现在我现在住的家门口。
感谢燕儿的邀请,有一次参加王府活动,写了这篇命题作文“那年我家过年。。。”
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挖出记忆的一角,再次写下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一鳞半爪。故乡越来越被人所知所访,而我记忆深处的它依然是儿时的旧模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xxxxxxxxxx
征文:那年我家过年
by 年复一年
物质匮乏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那时国家搞计划经济,很多物资都凭票供应,有粮票,油票,煤球票等等。过年过节还会再发一些票,比如带鱼票肉票啊什么的。小时候我帮母亲抓过阄(以为小孩子手气好,可以抓上一张家具票之类的),后来大一点,去粮站买过米,拉过煤球,也拿着票排队买过带鱼。那时,米不够吃,常常拎着番薯干玉米粒去磨房里磨成粉,再由母亲做成各种饼或窝窝头来补充粮食。在米饭尚且吃不饱的年代,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零食糖果新衣服几乎都是奢侈品,大约只有过年前后才能拥有。
可想而知对过年的期盼。而新年就在母亲扯布准备给我做新棉袄罩衫,在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贴对联,在母亲准备花生、芝麻、炒米做炒米糖中一天天临近。
我自告奋勇地拎着桶去山下一家作坊排队,在那间黑乎乎的小作坊门外常常排队到天黑。我一遍遍地闻着从里面飘散出来的花生芝麻和焦糖的香味,听着花生在盛满沙子的大铁锅里悉悉索索被翻炒着,看着被炉火映红的屋墙,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夜已降临。
如果说,年是带色彩的,那么它就是红色的,红色的对联,红色的鞭炮,红红火火的炉火,大街上高挂的红灯笼,连压岁钱都是用红纸包的 -- 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鸿运,代表吉祥。
记得那时住在一个像四合院的大院里,一排平房十几户人家。平房前面有一大片空地,被矮矮的一堵墙围着,中间有个进出的门洞,门洞进来有一条整齐的石板路,把一个大院分成左右两半,路两边是填着土的空地,种着一棵高大柚子树。平房离地面大约一两尺高,宿舍门口有一条宽宽的水泥地,可以摆放一把长长的躺竹椅,一把小板凳,板凳上再放个小收音机,夏天可以在此纳凉,半躺半倚着聆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我们家住在门洞进来的右手边。十几户人家每家的户型大小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两间卧房其实是一间很大的像仓库似的房子被中间一道高墙一分为二,后面的房间大一些。这排房子后面正对着的是一排厨房,中间隔着一条石板路,和靠墙的一条排水沟。虽然原则上是每家配一间厨房,但因为有些家庭的子女多或是大了,会多分得半间或一间卧房,但是厨房就一户一间,故此厨房会多出来。因我家人口不多,孩子也小,尚够不上多分半间一间房的条件。不过,我们却有幸多分了一间堆杂物的厨房间。
勤劳的母亲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养鸡。鸡笼就在那间多出来的厨房间里,大约有五六只或是更多。这间厨房的尽头是一大片空地,再过去往后就该是一条通往山上的小路,往前是一棵大樟树,斜斜地倚靠着一个由旧寺庙改成的大院,里面住着很多家“贫下中农”。
母亲从毛茸茸的小鸡开始养,有公有母,母鸡居多。小鸡喜欢跟着人,一次我还不小心把一只小鸡踩死了,遭到母亲一番训斥。从此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我每天负责喂鸡,鸡一天天长大,羽翼一天天丰满,公鸡开始啼鸣,母鸡开始下蛋。秋天一过,日子开始变短变冷,鸡蛋也一天比一天少。尤其是那只不下蛋的公鸡,扰民扰母鸡。一日听母亲在说,过年就把那只公鸡杀了吃。
就这样,那一年的过年又多了一个期盼 -- 有鸡肉吃,鲜美的鸡肉鸡汤,想想都会不自觉地咽一下口水。红红的鸡冠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抹红,却不知等那天真正到来时,泛起的却是一片暗灰色。
年关一天天逼近,鸡像往常一样天一黑便自己乖乖地回家,钻进隔壁厨房间铺着稻草的笼子,挤在一起互相取暖。母亲每天早上起来后的第一件是打开厨房门,放鸡出笼,开始新的一天。
好像是年三十。早晨,只听见母亲惊慌失措的声音从厨房那边传来。我拉开门,奔过去凑上前。“鸡呢?平时活蹦乱跳的鸡呢?”再定睛一看,沿着母亲的手指方向,“怎么全躺在地上了呢?”。原来发生了鸡瘟,一夜间五六只鸡一下子全都蹬了腿,倒在那里,没有了一丝气息。
我看得目瞪口呆。随后,跟着母亲扛着锄头,去后山挖了个大坑,把它们集体埋了。那一年过年,我失去的何止是一碗鸡汤,一碗鸡肉。鸡的暴死让一家人震惊,给原本可以开开心心过的节日抹上一层阴影。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目睹生命在一夜间陨落,体会集体死亡的含义。
五十年后,当人类面临着类似的瘟疫,当人类也像一夜消亡的鸡一样面临万复不劫的厄运,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那些横卧在地上的鸡们。。。
又:这些年回家几次想去看看旧地,却见院门把锁,一堵高墙挡着,据说里面的宿舍也已重新修建。关于那个院子,那段时光,不曾留下一张照片,但却刻在记忆深处。
拿了一大堆奖状:
简单摘几处评语吧!你们的评语远远胜过原文!感谢!
再次感谢王妃娘娘、燕儿、亮妈、乔兄组织这次活动!你们全身心的付出、海量的工作让这次活动如此完美如此意义非凡!感谢所有的参与者,有你们就有王府的星光璀璨,王府二十一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江南的红梅开了!借几张母亲晒在朋友圈的照片献给大家!今天是元宵节,新年快乐!
杜鹃盛开 发表评论于
2025-02-11 03:37:59
再读一遍,写的真好,非常温暖的往事,把我们带回到了旧日时光,文字很暖,典型的暖冬风格,尤其是起的马甲:) 暖冬的金锣和猪肚,已经载入王府史册了:)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2025-02-11 00:21:31
恭喜暖冬获得好多的大奖!暖冬文写得好,歌唱得动听,获大奖实至名归!好喜欢暖冬的“那年我家过年”,写得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很接地气。我跟着大家的评论猜到了你。有机会一定去暖冬的家乡看看美丽风光。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59:40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蓝山兄啊,谢谢你的谬赞啊,论文笔我真不及你们,你们都是能写小说级别的,文字功底深厚!能引起你们的一丝共鸣便是我参加活动的最大收获:)以前读蓝山兄的文章少,vice versa,所以这次也没有猜对你的,以后争取多交流。谢谢蓝山兄临帖!元宵节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53:19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水星兄,刚刚回复辉蘑菇时忘了说了,王府娘娘/燕儿选我做首发是因为我大概是第一个交作业的,我想不是文章本身。在王府高手如云的写手中,我最多是平平,这个我绝对有自知之明:)
谢谢水星兄谬赞和读文呢,谢谢你们都熟悉我这种文风:)
水星兄的文笔了得,这篇旧金山一幕的描述如此生动,意想不到的结尾、叙事风格让人想起美国作家O‘Henry, 写得实在好!(最近太忙了,都还没来得及读你的游记,有时间来补)谢谢水星兄临帖!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46:21
我是跟风猜对的。这篇过年的活动文写得真好!文字优美,情景交融,亲切自然,很有画面感,一下子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过年的点点滴滴。拿大奖当之无愧。恭喜!祝暖冬元霄节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44:29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辉蘑菇好!你看看我白天不好好上班,晚上来加班,刚刚把东西做好送走,躺下来给你回复。
你真是又聪明又认真又细心!你看我匆匆忙忙的,都把歌忘了。年轻时的我性子急,家里家外一双手,做起事情来有时候丢三拉四。现在性子不急了,可毛糙的习惯还在。谢谢你这么暖心把那个留言也搬过来了!最初燕儿让我唱歌,我还说了,唱歌没人听的:)谢谢你这么认真听两遍,这是三年前唱的。我大概快有一年没怎么唱歌了,很庆幸自己那时候的热情和录音,就像现在写文章一样尚有热情,但都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
你的话很温暖,也很有灵气,包括你今天在王府说的,像候鸟南飞来过冬,非常形象!那里人太多太热闹了,就在这里说了。
恭喜辉蘑菇拿了头奖,重复的话这里不多说了,你实至名归的!但是还是要再次感谢你,在众多写手中一眼认出我,去年也是,我心存感激!!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过岁月!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32:43
暖冬的过年感悟涵盖两个主题,出手不凡,难怪被首发。我猜对了暖冬,不光是跟风,以前读暖冬的文章太多了,早就熟悉暖冬的文风了。暖冬的文章年味浓浓,情意满满,读来如沐春风。只可惜那些鸡去世了,可暖冬由鸡瘟想到那场瘟疫,真是出神入化的联想,拍案叫绝!暖冬拿奖拿到手软,实至名归!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3:00:58
暖冬也动作快,文和奖都搬回家了,恭喜你获大奖!王府活动你忙前忙后,以你特有的真诚和温暖让王府的高楼充满柔情。柔情下是你的才情,这篇博文就如同一颗温润的宝玉,禾儿和娘娘慧眼,选了你这篇一文扣两个主题的佳作开场。文下留评你搬过来了,我把春晚留的两句搬过来,谢谢你。
“先听王府小李谷一的乡恋吧:一杯茶、一块面包,我听了两遍,暖冬的声音清澈、纯洁,歌声中似乎看见遥望故乡的双眼,包含深情、泛着泪花。爱极这份不张扬的深情,温暖心底。歌也选得极好。”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2:06:14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好!呵呵,暖冬又差点是裸奔啊:) 小时候的江南冬天很冷的,都生冻疮的,还没有暖气。弄弄这次哼着小曲来,我没有猜中。不过回头看,这文也是你的真性情:)谢谢弄弄临帖!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44:05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五月花好!你们家乡的叫法也是炒米糖啊,读了你一些文章,你应该离我们不远,在湖北安徽江西的交界处。谢谢五月花临帖,元宵节快乐!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43:34
我跟着蒙对了你了,还是暖冬好,给我点分数:)尽管小时候全世界都穷,你家很温暖,要不然你叫暖冬呢:)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32:53
回复 '7grizzly' 的评论 : Thanks, my friend, for dropping by. I was worrying about your cough. How is it now? If it bothers you much, better see the doctor, for prolonged cough could possibly cause some inflammation to the lung. Meanwhile, drink some Chinese medicine, or cooked pear water with 川贝, or simply lemon and honey with hot water.
Thanks for your input, my friend. Take care!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20:53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子好!原来如此,你也养过鸡,这样才会更容易体会鸡生的可爱和悲哀呢。最这二十几天麦子辛苦了,你这么认真,一篇篇仔细读,一个个评论读过来,再认认真真写上自己的评语,看得我都心疼了。我发现看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太明显了,想少看又忍不住,缺乏自律:)
娘娘选这篇我想最主要是因为我可能是第一个交的,王府藏龙卧虎的,写得好的人多了去了,我不算什么。
活动结束了,麦子好好休息,期待你重新开笔多写!谢谢麦子!
mayflower98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04:43
恭喜暧冬获奖!元宵节快乐!
谢谢暖冬分享非常温馨又亲切的好文!我们家过年也是炒花生和做炒米糖。
7grizzly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1:02:40
What a moving story! Love the details many of which I can relate.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20:33:05
娘娘的金笔奖配暖冬的优美佳作真是绝配。你这篇温情满满,特别容易引起我的共鸣,俺小时候也养过鸡。从鸡的生病联想到人类的疫情,暖冬最后的顿悟让人唏嘘。娘娘选你这篇做开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谢谢暖冬给我们带来的共鸣与思考!还有,咱俩咳咳咳,相互扶持走过王府捣糨糊的日子,谢谢暖冬的暖心陪伴。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9:49:01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同贺同贺!晓青元宵节快乐!
晓青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9:33:26
祝贺暖冬获奖!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9:30:57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王妃娘娘驾到,蓬荜生辉!你这些天真是辛苦了,晚上写稿发奖搞到凌晨两点半,我说过,你的每一个字都是你的心血!而且你的文稿写得如此好,不愧是正牌编辑出身,让我受益匪浅!要再次再次谢谢你这个班主任,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爱、欢乐和温暖!再给王妃娘娘鞠一躬!
另外,你这个奖状是AI做的,太惊喜了!你走在我们前头了,否则我想你一个个填名字,文章标题,34篇要累死你的。这个一定要学!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9:20:33
回复 'Once-always' 的评论 : Oncemm总是那么暖心甜心,看到你的评语真是高兴!问题是我真的有写得这么好吗?写这篇确实花了点时间,写写停停再修改,发出去征文后,让某人读了读,问,你读得出来是男写手还是女写手吗?某人点点头说,那一定是女写手,写得细腻。Oncemm, 我写不了小说的,可是我的人生所经历的所看到的还真是不少。常常跟某人感慨,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出国,在世界要发生大的变化(AI)时,已经快退出职场了。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的人生走过大半!Oncemm还年轻,你好好体验生活,积累、沉淀、再大浪淘沙过滤出精华,有朝一日厚积薄发,一定会大放光彩的!谢谢Oncemm的肯定和鼓励!元宵节快乐!
另,被你的集体出走笑了,鸡天一黑就知道回家的,很乖的:)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9:17:38
谢谢暖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暖到我了!你奖状的图片实际上是我让AI做的,回头我找机会传给你。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59:15
回复 '桔子熟了' 的评论 : 嗯嗯,美美的。谢桔子,元宵节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52:16
回复 '淡然' 的评论 : 淡然好!是的,在江南可以踏雪寻梅迎春!淡然元宵节快乐!
Once-always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52:01
暖mm我太喜欢你这篇了,读了两遍,从笔名到选题到构思到笔锋,都喜欢。尤其是你那几处描写春节的色彩,用了很多红字来渲染气氛,当鸡冠的那一抹红出现时,我心里就有了几分不妙。再往后读到鸡们乖乖地回家,互相取暖,心里越来越不安,以为它们第二天会集体出走。。。但我真没想到它们会在一夜间集体陨落!怪不得暖mm记得这个年的每一个细节,这样的震惊足够终身难忘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虽然心疼暖mm没喝到那碗鸡汤,但至少避免了一场鲜血淋漓的红)暖mm,你真该去写小说的,读你这篇如同坐了一次过山车,前一秒云淡风轻后一秒飞流直下。今年这个元宵节我也终身难忘了。:)))
桔子熟了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51:18
新年里抱了这么一堆奖状,美气的很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50:35
回复 'joycewu12' 的评论 : Joyce好!我的养鸡故事让你想起你的发小,你们大城市上海一定养不了鸡的,七十年代城乡差距也很大。
是的,红梅腊梅是江南冬天的花,腊梅还香的,两种都很漂亮!谢谢Joyce来,元宵节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47:53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康康好!康康家的领导去过那里啊,还真是小地方,不过江浙人富裕就是了。还是湖州更好一些,我想,离杭州近,更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谢谢康康临帖!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45:47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谢谢维兄临帖留言!最近在王府玩“疯”,玩得眼睛疼,都顾不上读维兄的佳作,抱歉!谢谢你的共鸣,这就是一篇小小的回忆文:)童年的记忆总是难忘却!
淡然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18:12
红梅好美,我们这些日子总下雪,就想着白雪中如果有梅花那就完美了!
joycewu12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8:11:58
你的鸡故事让我想起我的小学同学:小学同学是寄养在她姨家,她姨是在生产组工作,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家里养鸡补贴家用。小学同学后来去了北京(她父母在北京)我工作后有去北京玩(住小学同学工作单位宿舍)在北京的时候就听我小学同学说她打算去美国,我在美国好多年,不知道她现在在美国哪里(我们后来失去联系,以前靠书信,她如果来美国的话肯定比我早)
梅花好看,元宵节快乐!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7:40:59
花很漂亮!暖冬的温馨回忆使我不禁想起了儿童时代的纯真时光。提及你的家乡,我家领导在三四年前曾去过那里,印象深刻,挺喜欢的。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位声名显赫的民族英雄,正是在那片土地上,他谱写了不朽的传奇,成就了辉煌的功绩。
野性de思维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7:31:39
>>>可想而知对过年的期盼。而新年就在母亲扯布准备给我做新棉袄罩衫,在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贴对联,在母亲准备花生、芝麻、炒米做炒米糖中一天天临近。
写的好,同感!生动地写出了那个年月过年时的真实感觉。遥想当年,每年快到过年的时候,那份期盼,那份欣喜,那份激动,那份感觉,是永远也不会从记忆中消退的。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7:20:49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林兄好!林兄的评语第一个出现,谢谢林兄!人类越来越进步,年却越过越没有年味,故此会更加怀念!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7:18:48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给菲儿上茶!菲儿说的是,这些天在王府“上班”,用手机太多了,眼睛疼,欠你的书评也一直没学完,写不好:)谢谢菲儿谬赞,这王府藏龙卧虎,我真算不算啥。下次菲儿也来吧,热闹啊!只是辛苦了娘娘燕儿亮妈乔老爷等组织者。菲儿元宵节快乐!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7:16:50
过年“在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贴对联,在母亲准备花生、芝麻、炒米做炒米糖中一天天临近。” - 我的老家70年代过年也是这样准备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5-02-10 16:57:46
给大家占座!暖冬的文加了引子就更暖冬风了。写得真好,温馨,亲切,接地气。暖冬一直在王府“上班”,得这么多奖当之无愧!特别感恩有这次活动,见到了这么多有才华的写手。赞你们!:)红梅花开,美得无比!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