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用犹字,对句复用尚字,便是合掌” 吗?
瀛奎律髓汇评 一书,有一首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陈师道的诗:
登鹊山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自注:山因扁鹊而名。)。
瀛奎律髓一书的作者方回加了编者按:予按此诗,后山年四十八为棣州教授时所作,明年下世。诗暗合老杜。…细味句律,谓后山学山谷,其实学老杜,与之俱化也,故书此以示学者。
清朝大诗人查慎行阅读瀛奎律髓书时,看到编者的按,这样评论: 后山诗朴老孤峭,在江西派中自当首出,只让涪翁一头地耳。然谓其学杜则可,谓之学杜而与之俱化,窃恐未安。
陈师道的诗,学杜化了没有,且不去争论,本文就查慎行接着的评论,批评一下:
“第三联,出句用犹字,对句复用尚字,便是合掌,老杜无此法也。”
本文要证明的是,大诗人查慎行关于合掌的说法是错的。把两联用了同义词便说成是合掌,太简单了。
合掌,只有”道物无差”时,才可以断定。 以上引用的四个字,出自唐朝的论诗的专著 《文镜秘府》。别的书,别的人,和这不一致的,都是错的。
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五律,第二联,正是 “出句用犹字,对句复用尚字”,老杜有此法也。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① 其三 (762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① 原注:时王在梓州,初至,断酒不饮,篇有戏述,汉中王瑀,宁王宪之子。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馀故叟在,应念早升堂。
再看杜诗三例:
伤秋(767年9月)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
何年灭豺虎,似有故园归。
远怀舍弟颖观等(768年1月1日)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另一首五言排律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也有一联是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实际上,查慎行自己也有一首诗,恰如他批评陈师道的:“第三联,出句用犹字,对句复用尚字”。
七月十六日乌城直庐惊闻房师虞山公讣音哀情痛切托于短章四首 其一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律诗
公去京华日,余方扈从时。三年归失约,一别见无期。昨寄书犹达,初传病尚疑。何当闻讣后,惊发早秋悲。
当然, 在诗的一联中,出句用犹字,对句用尚字,是不是合掌,不能简单论定,要看两句是不是“道物无差“。
下面引用一些诗来近一步支持笔者的观点:
犹思泉石多成梦,尚叹簪裾未离身。 唐·白居易
忽忽眼尘犹爱睡,些些口业尚誇诗。 唐·白居易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唐·白居易
尚有妻孥累,犹为组绶缠。 唐·白居易
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唐·白居易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唐·白居易
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 唐·元稹
别犹多梦寐,情尚感凋枯。 中唐·元稹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中唐·李益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中唐·韦应物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盛唐·孟浩然
天寒犹讲律,雨暗尚寻经。 唐·许浑
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唐·许浑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唐·许浑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唐·李商隐
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 唐·李商隐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唐·杜牧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中唐·贾岛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初唐·王勃 观内怀仙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唐初·陈子昂 岘山怀古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 唐·张九龄
树晚犹葱茜,江寒尚渺?。 唐·张九龄
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 唐·刘真
提剑尚残吴郡国,垂衣犹欠魏山河。 唐·李山甫
五马尚迷青琐路,双鱼犹惹翠兰芬。 唐·李山甫
云冻尚含孤石色,雪乾犹堕古松声。 唐·陆龟蒙
衰柳尚能和月动,败兰犹拟倩烟笼。 唐·陆龟蒙
旧风犹越鼓,馀俗尚吴钩。 唐·李绅
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唐·李绅
犹擎苏武节,尚抱李陵弓。 唐初·王绩
夏老兰犹茂,秋深柳尚繁。 初唐·骆宾王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初唐·杨炯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初唐·骆宾王
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 中唐·张籍
日上岩犹暗,烟消谷尚昏。 唐·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