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最近刷微博,看到一个专门针对抑郁症的账号,里面介绍了抑郁症的一些症状,里面有一条是幻听。我顺手回复了一句:如果有幻听,那不是抑郁症,而是精神分裂症。

没想到我回复后,马上收到了一条私信,看样子是那个账号对所有留言的人的自动回复。那个自动回复里面附了一张精神科的量表,让我自测一下,是否有抑郁症的症状。

很明显,这是一个骗钱的账号。这个账号利用普通网友对抑郁症的一知半解,让网友以为自己患有抑郁症,然后寻求帮助,来赚取利润。

虽然现在国内对医生的总体评价不高,但实际上,在中国,医生仍然是属于道德水准比较高的一个群体。如果医生想骗钱,是很容易的。但是一般医生都有底线。当然,我指的是真正的医生。

以前我认识一个人,他擅长算命,很多人都特别相信他。他说,如果他想骗一个小姑娘,是很容易的。例如,他可以掐诀一算,说这个小姑娘有凶兆,将小姑娘吓得面色惨白。然后他说他能够破解。这种套路同抑郁症账号的套路,其实是一回事。

我一直反对在网上进行医学科普,因为医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对医学一知半解的了解,容易给人造成不必要的心里负担。

很多学医的人,都患过二年级病。也就是学医学到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各种疾病。但学到什么病,就觉得自己有什么病。直到真正当医生了,看到了真正的病人是怎样的,才不会变得疑神疑鬼的。

有时间在网上搞科普并成为大V的医生,往往不是真正的专家。那些大牌专家,找他们的人太多,根本就没有时间耗在网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