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巴郎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嗷嗷待哺》巴郎

若是晚上过境的强龙,因为夜色昏暗,没人在外闲溜,也就不必装模作样,少了宣传教育民众的俗套。若是有几十辆卡车到来,则通常分为两拨。一拨向前开,直到48队大门转弯处,调转头来; 一拨留在沙河桥头。两拨相对,车辆错落开,打亮车灯,顿时明亮耀眼,将桥头饭店和48队之间,这几百米长的宽直公路街道,直照亮得如同白天一般。战斗队员们下得车来,持着枪,在街上蹓跶,活动腿脚,用南腔北调,大声说笑。偶见有什么地方不顺眼,操起枪托捡起砖块就砸,换来“乒乒乓乓”的撞击声,或“哗啦啦”玻璃破碎的声音。

战斗队员们在街上闲逛,是因为他们在等待就餐。沙河饭店餐厅平时还算大,拢共有三四十张餐桌,接待二三百人没问题。但是如果超过这个人数,则感到吃力,特别是厨房,空间有限,存货不多,运作跟不上,所以,此时只好分拨就餐。

每逢此时,姜付主任都亲自坐阵,带领一拨青工学徒,在厨房内热火朝天地烹饪着。十几口锅灶全开,几十人各就其位,煎炒煮炸,十八般武艺展开。几十名跑堂蹓烟小跑,冒着热气的菜肴象流水一样向饭桌上泄去,顿时筷子翻飞,碗碟碰响,一盘盘饭菜,霎那间倒进了嗷嗷待哺的战斗队员口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