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天才与魔幻的踪迹:那些超越时代的西班牙艺术家
不知道为什么,西班牙艺术界从古到今总是盛产那些远远超越时代,经常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的天才。这些人的想象力如此丰富,表现手法如此超前,以至于人们在数百年后仍然会困惑于:是怎样的土壤孕育出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这里,我们指的不是象乔托、达芬奇那样曾经超前于自己的时代,却能引领时代潮流,最终成为艺术主流的巨匠。这个专题追踪的几位西班牙艺术家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艺术界最终承认了他们的天才,后人却很难模仿他们的风格和手法。这样的大师在西班牙特别多。现在,让我们从地理空间上追踪几位西班牙天才画家和建筑家在西班牙境内留下的痕迹,包括他们的出生地、故居、长期生活的地方、主要作品所在的博物馆,或者墓地,给艺术爱好者一个旅行指南,去追踪这些天才的闪光足迹。
第一篇:格列柯 El Greco
西方艺术史上的西班牙画派享有盛名,从风格和时代上划分,西班牙画派属于十七世纪风靡全欧洲的巴罗克绘画风格在西班牙的一个支派,最著名的几位大师的创作高峰都在十七世纪上半叶,比如最伟大的西班牙画家维拉斯贵支生于1599年,苏巴郎生于1598年,里贝拉生于1591年,以描绘甜美的圣母像闻名的穆里罗比他们年纪稍小,生于1618年。但在这几位西班牙画派主流画家之前半个世纪,还有一位画风十分另类的格列柯,很难将他归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里去。
格列柯的《圣三位一体》,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格列柯是希腊人,生于1541年,比维拉斯贵支、苏巴郎、里贝拉这些人都早半个多世纪,生于克里特岛,真名叫Domenikos Theodorekopoulos,不光你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西班牙人也记不住。所以格列柯这个名字El Greco是绰号,翻译过来就是希腊人的意思。当时克里特岛上是干尼亚共和国(Candia,今天的伊拉克里翁城Heraklion),隶属于意大利的海上帝国威尼斯,这里是是跟土耳其人打仗的前哨。格列柯在家乡克里特岛已经是有自己工作室的画师了。在那个时代全世界艺术中心是正处于文艺复兴晚期的意大利,鼎盛时期的三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已死,文艺复兴晚期的威尼斯画派如日中天。1567年26岁的格列柯离开希腊,前往威尼斯跟80多岁的提香学习工作了3年,总共在意大利威尼斯和罗马呆了十年,既学威尼斯画派也学更晚期也更时髦的样式主义画派。有趣的是,当时的格列柯年轻气盛自视很高,又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和画法,据说他曾想要说服教皇庇护五世把梵蒂冈教廷西斯廷礼拜堂正面米开朗琪罗的《末日审判》覆盖掉,让自己重新来画。米开朗琪罗在罗马是什么地位?他当时刚刚去世不久(1564年),在罗马人心目当中已经封神了,年轻小子格列柯居然说他是个好人,雕塑了得,但是不会画画----这如同说刘国梁是一个不懂球的胖子,立刻就在罗马树敌了。
1577年格列柯离开意大利去西班牙,当时西班牙国王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在马德里郊外兴建王家行宫兼修道院埃斯科里亚宫(Escorial)。我在2014年从马德拉机场开车去埃斯科里亚宫参观,这里坐落在群山之中,是一大片方方正正的灰色石头建筑,非常单调,正迎合菲利普二世那种虔诚简朴到变态的审美观。但是里面的王家图书馆是全欧洲最富丽堂皇的巴罗克式图书馆之一,地宫里则有从查理五世皇帝、菲利普二世国王以下直到现代的所有西班牙国王的棺材。
当时菲利普二世在建埃斯科里亚王宫修道院,提香已死,其他威尼斯派的大师又不愿意来西班牙,正是需要艺术家进行内部装饰的用人之际。但是格列柯的画风太特殊,当时能欣赏他的人不多,尤其是菲利普二世本人不喜欢他的风格,所以格列柯在马德里找不到工作,很快去了西班牙的旧都和宗教中心托莱多(Toledo),在那里画了很多教堂大幅宗教画,确立了自己在西班牙画坛的地位。
格列柯的画风,他的同时代人很难欣赏,但现在看来,倒很像印象派的梵高和莫奈,比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俯瞰托莱多》,画上的天空有点象现代画家的表现主义手法。
托莱多(Toledo)今天是马德拉西南70公里的一处旅游热点,是坐落在山头的古雅小城,格列柯在托莱多城一直住到去世,今天托莱多大教堂的圣坛画就出自格列柯之手,从大教堂向西走大约1公里,迷宫似的山顶老城边缘下临悬崖的地方有一座格列柯博物馆,这是一座十六世纪的黄色石头老屋,瓦片屋顶,墙上露出木头梁架,古色古香的。其实它是仿造了格列柯的旧居,真正的故居房子已经没有了。在格列柯博物馆里有不少他晚年居住在托莱多时的画作,包括一套耶稣基督和十二使徒的人像画。还有很多画作的复制品。
格列柯画的人像带有中世纪拜占庭圣像画风格,把人物拉长变形,又有点象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事实上毕加索正是受格列柯《打开第五封印》那幅画的启发而创作的,把这两幅画放在一起对比看会很有意思。
格列柯《打开第五封印》,现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对比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格列柯的色彩受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影响大,尤其是红色的鲜艳可比提香,强烈的光暗对比可比卡拉瓦乔。
格列柯《基督脱袍》,托莱多主教座堂圣坛画
有的人会把格列柯划归晚期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样式主义(Mannerism),这也没错,因为样式主义在中文文献里有时也译成矫饰主义画风,也是把人体拉长到违反自然解剖知识的程度。但是格列柯画作的神秘色彩太强,画风强烈戏剧化而不是忠实描绘,这种风格用来反应西班牙的宗教神秘主义和虔诚最合适,更多的评论家认为他实际上不属于任何画派。他的宗教画,即便不署名,也绝对不会认错。我在2008年以前没有听说过格列柯,在西班牙乍一看他的画,那种大胆变形,那种强烈的情绪表达,让我以为是现代画家,后来才知道居然是16世纪的人。
格列柯1614年病逝于托莱多,享年73岁。他的风格过于特立独行,不但很难被同时代的人理解,甚至后来三百年都被评为荒谬,不自然,扭曲造作,直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代艺术界才开始重新发现和评价格列柯,认为他的抽象画法领先于自己的时代有三百年之多。在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名家当中,立体主义的先驱塞尚、蓝色时期毕加索的象征主义和《亚威农少女》中体现的立体主义,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都声称受到过格列柯的启发。
格列柯自画像,现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今天在托莱多,除了格列柯的个人博物馆和托莱多主教座堂之外,另一个看到他的画作的地方是城里的Santo Domingo el Antiguo教堂,格列柯生前为这座教堂画过很多画,死后他的墓也在这里。在格列柯的希腊故乡克里特岛上,最大城市Heraklion城以西的Fodele村也有一座格列柯纪念博物馆,据说是因为格列柯出生在这里,但是希腊的这座博物馆笔者没有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