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主观,脱离棋局客观事实,往往失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星昊与李钦诚的“北海新绎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可以看出,王星昊是以围棋的基本规律为基础,而李钦诚有时候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基础。

两盘棋,李钦诚的失败,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基础的下法为导火索,从此处处被动,最终失败。

不以宏观的,客观的运行规律为基础,而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基础,往往失败。这是铁的教训。

无论是科学,文学,艺术,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一定要找到内在的规律,才能真正进入自己的自由领域,否则,就像李钦诚的围棋,一步失误,处处被动,没有自由可言。



第一盘失败的一步,是没有把自己需要补牢的棋去补牢,而是主观地占了大场,以为占了大场,就可以取胜,殊不知,王星昊抢占先机,主动攻破,李钦诚处处被动,还有被全部杀死的可能,需要补棋。这样,王星昊让李钦诚损失20目的情况下,还有先手。李钦诚的优势顿时消失。



第二盘失败的一步是在没有计算好的情况下,去跨断,导致内部的棋被杀,而且王星昊还有了先手,进入李钦诚的大场。李钦诚从此处处被动。

总之,这些都是李钦诚在没有认真研究和计算客观棋局的情况下,主观认为可以,就很快下出的主观愿望棋。这与他的直觉快棋是有联系的,但是,这些主观愿望棋,其实与直觉快棋有所区别。直觉快棋,没有主观愿望,可能就是直觉给出的最好答案。但是,有了主观愿望的参与,其实是很小的一种思维,与直觉不能等同。

在承认自己直觉好的同时,一定要避免主观愿望的狭小思维。

以下是李钦诚的失败总结,也是人生的失败总结:

1. 面对眼前的客观事实,需要认真研究,得出一个客观规律认知。

2. 直觉好,并不是一切都好,必要的时候,还是 要靠一步一步的详细计算。这里是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地方的分水岭。不怕麻烦,不怕劳累,认真地做好每一步,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一步,就是成功的开始。否则,就是处处被动的开始。

3. 天赋优势本来是好事,但是,假如只是依赖自己的天赋,可能造成偷懒,怕麻烦,从此进入处处被动的人生境地。这个时候,还是要转变观念,从最基本的现实出发,一步一步地找到自己的最佳步调,才能扭转局势。这样的人生例子很多,大多是以失败告终,而想放下姿态,认真研究客观现实,转变人生的反而不多。

4.真正好的思维,不是不怕麻烦,而是进入了客观事实的纹理之中,小心迂回,认真面对,最后才走上成功之路。而之后的失败,往往是过于自信,走上了违背客观事实的主观愿望之路。

5. 我们的人生,或者命运,并不是我们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而是客观事实的整体运作,就是整体场的运作,把我们卷入其中,我们只要自然而然地遵从自然规律,就是比较安全和顺畅的。否则,以自己的愿望为主,可能走上处处被动的局面。

6. 一盘棋就是一场人生,我们有幸通过短短的三个小时,可以看见人生的短板。这里的教训是,认真研究棋局,认真研究人生变化,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劳累,进入到事实的微细纹理之中,左右逢源,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就是成功顺畅的人生。否则,一步下错,处处被动,类似李钦诚在这次世界杯的比赛中,太主观,太想赢,而忽视了对客观现实的详细计算和研究,从此被动。郎平的名句:打球的时候,不要想赢,而是打好每一个技术动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