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疗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随着老川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发动关税战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了川普降息的呼吁,老川与民主党为代表的建制派公开决裂。甚至白宫高层表示,二战战后秩序已经不合时宜(POST WORLD WAR TWO INSTITUTIONS ARE 'NO LONGER FIT FOR OUR TIMES AND OUR ECONOMIC SITUATION)。因此下周华尔街会不会买入中国股市,让川普难堪也不是不可能。

在下的旧作《军工复合体的诞生》已经介绍过,按照罗斯福的计划,他准备在二战结束后与苏联“共天下”。如果美苏“共天下”,那么通过大国对抗获利的军工集团将无用武之地。不过,罗斯福羸弱的身体很可能无法支撑他完成第四个任期。因此,副总统的人选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不仅将继承罗斯福留下的巨大权力,还将直接影响各大集团战后利益的分配。如果罗斯福去世于任上,接任总统的可能是罗斯福第三任期的副总统华莱士。而华莱士是能力极强的罗斯福路线拥护者。

如果罗斯福第四任期的副总统还是华莱士,那么华莱士就会成为“第二个罗斯福”,这是民主党背后的犹太资本财团与军工复合体无法接受的。正因如此,反华莱士派在1944年的民主党内初选时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华莱士成为副总统,将他们选定的利益代言人推上副总统之位。

罗斯福认为经过二战,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空前高涨,罗斯福预见到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认定英、法、荷老殖民帝国不能再维持下去了,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不能在盟军把日本人赶跑以后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殖民地去。他反对丘吉尔复活大英帝国、反对戴高乐复活法兰西帝国的企图。这就给美国势力的扩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一点上,美国将面临与英国的严重分歧。

罗斯福非常担心:“我们战后将会同英国发生的纠纷,也许比目前同德国发生的纠纷还来得大”。故此,罗斯福需要同盟军,而中国恰恰就是最好的同盟者。中国自己经受过一个世纪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在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会与美国站在一起。更何况,蒋介石希望战后收回香港,罗斯福表示赞成。

不仅如此,罗斯福还设想,战后对于与宗主国脱离的殖民地和托管地将建立起一套战后的国际托管制,联合国的三四个成员国将分别对于所隶属的地区民族负有责任,直至这些民族准备自治为止。而中国作为一个西太平洋的大国,也将在托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罗斯福还希望中国成为平衡苏联的一个重要力量,他对英国外相艾登说,“在任何同苏联的严重的政策冲突中,中国无疑将站在我们一边”。

罗斯福计划建立以美、英、苏、中“四个警察”的联合国,这个“警察组”是这个国际机构的核心,它“将有权直接处理对和平的任何威胁”或任何需要采取行动的突然出现的紧急状况,而美国将起领导作用。罗斯福认为这是美国的历史使命。

罗斯福把中国列做“四个警察”之一,把中国看做大国是从长远来看问题的。他认为最好把四亿中国人民当做朋友,而不是使他们可能成为敌人。他认为中国至少是一个潜在的大国,而在25年到50年内中国就能实现大国的地位。他对国务卿斯退丁纽斯说:“我们的政策是基于如下的信念的,那就是尽管中国暂时还贫弱,而且有可能发生革命和内战,但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有朝一日总会统一和现代化的,总会成为整个远东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罗斯福设想的这个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格局中,一个“稳定的”、与美国友好的中国是不可缺少的,它是美国在东亚的主要盟友,是东亚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将与美国一起对付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大国:苏联、英国以及可能东山再起的日本。他认为,中国可能在太平洋上成为一个监督日本的十分有用的国家。他认定:“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罗斯福从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就不顾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反对,采取措施,着手构建中美两国的特殊关系。

于是就有了在《联合国宣言》中第一次将中国列为四大国之一,废除与中国旧有的不平等条约,不顾苏联和英国的反对将中国列入《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在开罗会议期间对蒋的礼遇,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两个阶段的安排,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和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等等。

可惜民主党的领导高层并不希望再来一个“罗斯福第二”了。因此,1944年,就在罗斯福即将迎来第四个任期之时,民主党高层秘密结成了反华莱士联盟,极力推选一位温和的或者缺少背景的副总统取而代之。最后,公开操控芝加哥民主党大会,让杜鲁门成为副总统。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杜鲁门终于登上总统宝座。

新上任的杜鲁门总统似乎对白宫的一切事务都不太熟悉。加上对战后世界局势缺少深入的思考和明晰的思路,杜鲁门严重依赖技术官僚为他制定计划。而美国为了战争制造的庞大军事机器不可能立即停下。它涉及了军队、工业、情报等方方面面太多的利益集团。一旦和平来临,它们的利益将会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失。然而,罗斯福的去世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能够威胁这架战争机器。紧随着热战的结束,一场前所未有的冷战便匆忙上演了。

二战后,在华尔街与军工复合体的操控下,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流动性需求需求会导致货币持续流出,也就是说商品流入,或者说持续贸易逆差,另一方面持续逆差会打击国内生产,削弱货币信用,所谓特里芬悖论。当美国拿不出足够的黄金维持美元的信用的时候,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后来在基辛格主导下,美元与石油挂钩。因为全球的工业都离不开石油,而买卖石油只能用美元,也意味着美元继续成为全球的贸易货币,也是全球化的基础之一。于是,对美国来说,贸易永远是平衡的,因为美元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贸易结算货币,但它却是由美国生产的,是美国成本几乎为零的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慢慢的,美国为了为全球提供流动性,不断维持贸易逆差,逐渐掏空了自己的工业,最后成为靠印钱然后吃喝玩乐的国家,也难怪那么多人向往美国。

但为何川普要放弃如此巨大红利,发动贸易战,强调贸易平衡的目标?贸易平衡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也就意味着美国人不能再用零成本换取商品,而必须靠劳动生产实物商品才能换来所需的生活物资了。

而这个对世界最大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对美贸易受到影响,而是失去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发行机构,也就是说,经济的总量被上了一把锁,以后在美国以外流通的美元总量也就这样了,被固定了,只能通过提高周转效率来提高利用率,货币总量不会再增加了。对美国来说,在给世界经济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麻烦的同时,也失去了收割世界的最大的一把镰刀。

老川要放弃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元债务带来的麻烦,渐渐的追上了美元红利带来的好处,而美国本身却没有能力继续拉开或保持美元红利和美元债务之间的“剪刀差”。这里就涉及到美国保持剪刀差的核心手段是什么,是科技,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原创能力,0到1的能力。

美国要不断的抛出0到1,既可以将之商品化在产业链中拿走大头(像苹果手机),也可以拿到华尔街泡沫化后卖给全世界(0到1是不用市盈率市净率定价的,是用想象力或者叫叙事逻辑定价的)。

美元的世界大循环中,根本的一环,是美国能持续的以高科技产品或概念将放出去的美元收回。而不是简单的发行美元债务,美债只是这一环不能落地兑现前的缓冲。一旦美国的高科技发动机被证伪,被迫去讲1-100的故事(比如从28纳米一路到7纳米5纳米2纳米),那么0到1的泡沫就破灭了。0到1的天花板是无穷大倍,1-100顶天了也就100倍。

川普的操作,是承认了美国的高科技已经丧失了0到1的能力,只能去争1-100,而不能去博取0到1那种无限的上限空间了,那么对应美元就不能无限制的印出去,否则在理论上就不能自洽为何能“印”这么多美元了。所以,美国要追求产业回流,先想要高端制造业,后来就是只求能恢复管他什么环保不环保的都行,现在则居然连越南和柬埔寨的制衣厂都看得上了。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川普要回归罗斯福与几个强国共治世界的规划。老川这次对全球无差别的征税,甚至对制造业回归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和基建设备、工程设备、机械设备等都要加巨额关税,显然,目前川普的目标不是要制造业回归,而是先把目前世界贸易秩序,供应链打碎。

在川普目前的关税政策下,美国国内通胀高企是必然的,而且美国人已经去囤积中国货物。但对世界贸易来说,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最大的是这些半吊子工业国和加工贸易国,这些国家别看经济规模不大,但确实在对美贸易顺差方面跟他们的GDP比较起来是很高的,美国对这些国家基本没什么出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顺差也非常依赖对美,对欧,而加了如此高的关税,意味着低端组装加工来料类的加工贸易转移可能会受比较大的影响。

这里可能影响最大的国家是越南,泰国、马来这些国家,他们如果跪,美国必然要求他们降低从中国进口,或者对华加进口关税,但这就是一个悖论,他们进口的贵了,对美出口的一样涨价,美国又不可能把他们关税降回从前。同时,他们也要担心中国对他们的经济制裁,我们对周边国家的经济手段有都是,比如对他们的能获利的农产品下手,比如禁止去他们那里投资等等,比如搞点军演,比如支持他们内部的反对派等等,手段多了去了。

因此,这些国家面临贸易链的断裂,同时也是资本链、技术链的断裂,这些国家以后一段时间内将很难通过外来资本和技术转移实现工业化,资本积累将放缓,更遑论升级。同时也对这些国家的资产估值造成致命打击,比如越南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崩盘,股市大跌,全民财富进入一次大幅贬值的时期。

第二,美国的盟友日韩受伤较大,尽管之前韩国现代宣布几百亿的对美投资,日本石破茂说要对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如何如何,都没有什么大用,依然要加,前几天的中日韩经济贸易的一些声明可以看做是日韩的找对冲,也可以看做是提前对美国的某种要挟。日韩对中美的出口规模差不多,对华还要跟大一点,虽然对美顺差更高,但和东盟是不同的,美国对日韩的要求是把他们的核心产业链比如汽车和芯片搬到美国去,这是要断他们的根。

第三,对东大影响当然也有,不过看过去就知道,水涨船高,对我们来说,反正都加了,相当于反而是某种利多,“天下大乱,形势大好”,贸易战都打了8年了,还怕啥,当然我们也祭出反制,对进口美国商品加34%关税。举苹果为例,苹果出口美国的要被美海关收走34%的钱,只能从利润里出。更惨的是,苹果在中国生产还要进口美国零部件,如自家的A系列芯片、高通博通的芯片、康宁玻璃,要被中国加34%关税。这些零部件不组装出口到美国,卖到全球也要被中国海关收钱,也吃掉利润。苹果还没法在中国加价挽回损失,果粉会不买了,本来苹果手机就要降价卖。同时人民币也不贬值,硬扛。我们国内市场够大,产业升级也快到位了,没什么可怕的。

因此对于日韩,越南,马来,泰国与柬埔寨等国,目前是需要在中美之间做选择。日韩有美国驻军,他们的选择可能要等美国正式退出亚洲才可以,到时日韩的所有产业都已经被美国吸走,最后只能以农业与旅游业立国了。

欧盟与日韩类似,美国是要掏走他们的核心产业链,他们没办法不反击,加上俄乌战争,欧盟要保卫他们的工业和军工,就必须硬着头皮上了。川普亲手砸烂全球贸易体系,也是为了建立北美与西欧的独立工业体系。因此,马斯克借马公开抨击“关税派”纳瓦罗,呼吁自由贸易,甚至欧美“零关税”。媒体报道:马斯克突然反对贸易壁垒,呼吁美欧建立零关税自由贸易区。

周五早晨,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针对一位用户对纳瓦罗的辩护作出了尖锐回应。该用户称纳瓦罗作为一位拥有哈佛经济学博士的人,在关税问题上有发言权。马斯克在周六凌晨明确表达了不同意见:"拥有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一件坏事,而不是好事,"他写道,暗示这样的背景会让人"自我膨胀多于智慧"。

根据彭博社报道,马斯克随后在周六通过视频出席了一场意大利政治活动,他在那里公开呼吁消除贸易壁垒。"在我看来,欧洲和美国应该理想地转向零关税状态,有效地在欧洲和北美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马斯克在活动中表示。

美国在西欧有大量驻军,把西欧纳入北美贸易体系成功机会很大。只不过这是改变二战以来华尔街与军工复合体建立的体系,重新恢复罗斯福的构想。其实当年肯尼迪也是想重新恢复罗斯福构想。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建立美苏首脑热线,这是历史上首个旨在防止核误判的即时沟通机制。此举直接推动两国于1963年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迈出核裁军第一步。

1963年6月,肯尼迪在美利坚大学发表著名演讲,提出要建立“真正的和平”,强调“不仅是美国人的和平,而且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和平”。他明确表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是可能的”,并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分歧,这被视为对苏缓和的重要信号。

对苏联缓和,结束冷战,可能是肯尼迪被刺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普现在因为工业被掏空,被迫重新捡起罗斯福的构想,也是万般无奈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