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北平求学 朝阳院旧梦如烟(2.1) 回乡接奶奶(上)
镇江市中山路东德馨里5号,前面有个花园,后面是一座两层楼房。崔叔仙将来在镇江办公时,会住在这里。
他的母亲今年八十九岁,按高邮人的规矩,“做九不做十”,虚岁八十九的生日,就要当作九十大寿来庆祝。想想看,九十大寿是多大的福气!当时的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人们一定会为此大操大办。
这时候,他的老母亲还在高邮,与大龙住在一起。他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回过高邮去见母亲和大哥一家了。正好孩子们放假回家,他决定带一家人回一趟老家,为母亲办寿宴,让老人家高兴高兴。
要回高邮,不但汪嘉玉高兴,国华、开元、开明也很兴奋,打电话给大姐国英,约她尽快到上海来相聚,一起回家乡给奶奶过大寿。国英在电话中说一定等着她,她立刻去买飞机票。
没想到,不但国英回来了,大姐夫蔡亚东陪大姐一起到了上海,也要去给奶奶祝寿。国英悄悄告诉妈妈,丈夫跟来其实是不放心,因为她怀孕了。
又一件喜事。
他们一行加上周文一家,乘坐三辆轿车,从上海出发,先到镇江,在东德馨里休息一晚,次日乘轮渡过江,经瓜洲到扬州。扬州支行经理康正铸,已在新胜街的菜根香酒家备好午餐,热情招待。
吃在扬州,名不虚传。饭后,康经理找来热水,让众人洗脸,接着喝茶叙谈。日头偏西,众人才上车起行,经过江都、邵伯,到了露筋,崔叔仙让停下车,大家都去看看大运河风光。在运河堤上,开明问:“这地方为什么叫这么个怪名字?露筋?”
汪嘉玉说:“我小时候就听人说过,古时候这地方一到夜里就有一种大蚊子飞出来,厉害得不得了。一天晚上,有一对母子逃难经过这里,在路旁的庙里过夜,儿子发现有大蚊子咬人,为了让妈妈能睡好觉,就坐在庙门口,让蚊子咬他,就不去咬他妈妈了。第二天天亮,妈妈起来一看,蚊子把儿子咬得筋骨都露了出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孝子,就把这块叫露筋了。”
开明说:“不会是真的吧?蚊子吸血,又不啃肉,怎么会露出筋骨来?”
他爸爸说:“这都是传说啦,古时候这里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我还听过另外一种说法,说是有姑嫂二人逃难到此,嫂嫂找到一户人家去借宿。小姑子为了贞洁,不肯夜宿陌生人的家中,就在荒野草丛中过夜,不想大蚊子把她的血都吸干,露出筋骨。从此,此地就叫露筋。这里好像从唐朝就开始叫这个名字了。明朝的时候,有个山西人薛宣,是个大文人,也是河东学派的始祖,他经过此地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还写了一首四句诗,挺有名,叫‘高邮露筋庙’”
崔开元问:“爸爸还记得这首诗吗?”
崔叔仙:“小时候在菱塘学的,我想想看啊。”他回忆了一下,想起来啦:
高邮女子志何坚,假宿宁论性命全。
甘向荒陂死蚊喙,此生元不愧苍天。
露筋一过,高邮就不远了,也就半小时不到,汽车便开到高邮城的南门大街。
找个稍宽敞的地方,停下三辆车,众人下车步行,手里不是提着行李箱,就是抱着带给奶奶和大伯一家人的礼物。南门街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望着这群陌生人,跨过小桥,往崔伯仙家而去,便纷纷议论。有一两个眼尖的,认出这是当年的小崔老师,十多年在外头,看来是发了。等崔老师敲开他大哥的家门,冲着老妈妈跪下的时候,围观的人们已经把小院围得水泄不通。有人大声喊:“大龙啊!你家兄弟做的什么买卖?发大财了吧?”
还有的邻人也喊着说:“大龙,你要请客啦!不要忘了请我们喝酒!”
崔伯仙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好,好,喝酒!喝酒!”
崔开元刚一跨进大门,大妈妈一眼就看到了他,三步并作两步,一把就把他揽在怀里,嘴里说着:“这是开元呐!乖乖啊!你怎么长这么大了?信上说你都上大学了,真是太快啦!你怎么都成了个大人了呢?”
大妈妈脸上的热泪,提醒了他,他是过继给大伯大妈的儿子。
邻人街坊好半天才散去。
老奶奶年近九十,脑子、眼睛、耳朵、胳膊腿都管用,她见大龙已把院子大门关拢,便转过身,一双小脚挪动步子,在桌旁的高背椅子上坐下,抄起一根将近一米来长的旱烟袋,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崔叔仙马上上前给母亲装上旱烟丝。当年,只要三龙在家,这都是他的活。装烟丝是有技术的,压得太多太紧,烟会灭;太松软,抽起来没劲道。应该是底部很虚,中间略松,顶部压实。他取出火柴,划着火送到烟袋锅上,奶奶吸上两口,吐出白色的烟雾,脸上现出掩不住的愉悦、惬意。
这时分,崔叔仙开始一一介绍回来探亲的人。每介绍一人,老太太就给一块银元,唯独两个孙子是两块。蔡亚东上前给老奶奶行礼,崔叔仙介绍:“妈!这位是你孙女国英的姑爷,姓蔡,山东人。”
奶奶从桌上拿起一块“孙小头”递过来,蔡亚东双手接过来,说:“谢谢奶奶!”
崔叔仙觉得有趣,说:“妈!你怎么就给一块钱?他可是个大官,比我的官大!”
奶奶:“哎!怎么不早说,来!再来一个!”
蔡亚东又接过来,弄得崔开元他们姐弟四个大笑不止。
崔叔仙把他大哥拉到厢房,商量为妈妈祝寿的事。他说:“大哥,我这次回家没有跟县府讲,想悄悄地把妈妈的大寿给办了。哦!二哥忙他的生意,走不开,让我把他的寿礼带过来。其他人都跟我回来了,你看怎么个安排法?”
大龙说:“你们能家来就很好了,妈妈高兴得不得了。既然你不想惊动县里的人,那就依你。家里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况且,你大女婿又是个大官,总不能让他住在家里,太寒酸啦!你们还是去住县府的招待所吧,那里干净,能吃能住。”
崔叔仙:“也好,就让孩子们都到招待所住去。我和嘉玉住在家里,陪妈妈几天。还有,你看这个寿宴在哪里办为好?”
“我们这边人加起来,小毛孩不算,妈妈、我们两个、女儿女婿,一共七个人。你们一共来了十五个人。”大龙扳指而算:“总共就是二十二个人。你打算请多少人?”
三龙:“夏传益一家都不在高邮。除了汪菊生他们汪家的几个人,也就是七八个我以前的同事和老朋友。没有别人了。”
“那就算四十个人吧。虽然你不想声张,紧隔壁邻居还是要请的。尽管你寄来的钱足够我们开销,但是大事小情,周围邻居还是帮了不少忙。你是有身份的人,你跟他们打个招呼,也算是表示一下子。”
“好吧。这样一算就清楚了,大概几桌人?”
“六桌可能就够,再怎么样也不会超过八桌。就在招待所办,那里的大师傅姓吴,是我们家亲戚,辈份跟我们一样。他的手艺很好,尤其是炒软兜最有名,别的厨子都炒不出他的味道。”
“那好,就这么办。我们这趟回来,全部费用由我来,但在高邮,我已经生疏了不少,具体的事情,还是大哥来操办,好吗?”
“当然是我来跑腿,你一路这么辛苦,好好在家歇一歇,也好陪妈妈多说说话。你看你,一走就是十年。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啊?”
“说实话,大哥!我确实是心中有愧。这么多年我和二哥在外面到处乱跑,让你们一直在照顾老娘,不晓得怎么感谢才好。”
大龙马上说:“哎!这是什么话?我是老大,理应服侍上人。而且你们两个在外面闯世界,我们在家不但有面子,还有里子。我们全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都靠你。我们应该谢你才对呀!”
点击这里获取完整内容
《文学城》CuiGe的博客: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80563
《湖天一览楼》的专属网站:https://hutianyilanlou.wordpress.com/ 可获取完整内容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版权所有 不容侵犯!
Copyright © 2023 Edward Xiaonong Cu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