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南宁兵变——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

南宁兵变——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
——记邓小平1929年首次到广西

邓海燕

    编前话:在上世纪近60年中,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曾6次到广西指导革命和建设,与广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邓小平的6次广西之行,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一代伟人的革命风范和人格魅力。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小平同志6次到广西鲜为人知的经历的回忆文章,敬请关注。

点击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世纪20年代的南宁洋关(也称海关)码头,遗址在今南宁市河堤路原广西人民出版社门前河堤段。
1929年10月,邓小平率广西教导总队押运军械船,从这里启程上溯右江百色,准备发动起义。
(资料图片由中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1929年春始,蒋、桂军阀混战,广西动荡不安。7月,广西国民党左派俞作柏和桂军第三路军代总指挥李明瑞,因临阵倒戈有功,双双登上了主政广西的“宝座”。但俞、李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希望中国共产党帮助其巩固统治地位。于是我党欲借与俞、李合作之机,发展广西的革命力量。经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的推荐和党中央批准,邓小平肩负起领导壮乡广西革命的重担。在上海,25岁的邓小平告别了新婚妻子,从水路取道香港、广州、梧州等地,向广西省府的所在地——南宁进发。

    此外,中央为了便于邓小平的工作和安全,专门调派曾在邓小平领导中央秘书处工作,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陈豪人到南宁,协助邓小平的工作。

    初到南宁的邓小平找来陈豪人和广西特委领导等人一起研究广西的政治形势,认为俞、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真心需要共产党帮助,来达到长期统治广西的目的。我党则可以通过与俞、李合作的形式,借机渗透俞、李军队,用“兵运”方式,逐步改造俞、李军队,最终达到党掌握自己武装的目的。深思熟虑的邓小平,把领导广西党组织的主要工作重点锁定在对俞、李的“兵运”上。

    在邓小平的指示下,陈豪人和俞作柏的胞弟、中共党员俞作豫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与社会关系,说服俞、李同意把新编的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交给张云逸、徐开先、俞作豫等共产党人掌管、整训。这时,张云逸、李谦、李朴、许卓等一大批党、团员也到达南宁,经过陈豪人、俞作豫等人的从中斡旋,他们顺利进入俞、李主政的广西省政府和军队中担任要职。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张云逸等中共党员逐步掌握了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的领导权。同时,党领导的士兵运动也在这几支队伍中蓬勃开展起来,士兵纷纷揭发军官军阀作风、克扣粮饷、虐待下属的劣行。经过我党教育,士兵的阶级觉悟在提高。此外,大批来自全区各地的进步学生、青年工人、农民报名参军,给这几支国民党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经过整顿,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改掉了不少往日涣散的土匪、兵痞习气,呈现出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新风貌。

    正当旧军队的改造渐入佳境时,邓小平却遇到来自“左”倾思想的阻力。指导广西党组织的广东省委认为,俞、李执政的广西是“自黄、白倒后,更为军阀割据的形势”,认为俞、李返桂后的进步举措,不过是“改良主义的欺骗宣传”,甚至连中央对俞、李政权也有类似的认识。党内“左”倾思想的存在和发展,使在广西做俞、李统战工作的邓小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左”的思想干扰,邓小平并没有机械执行,而是从广西的实际出发,以积极的姿态开展我党与俞、李政权的合作。

    9月,俞、李政权经不起汪精卫改组派的煽动,孤注一掷,出兵策应张发奎反蒋。邓小平已预见到俞、李仓促反蒋,必败无疑,为避免我党苦心经营的“兵运”成果毁于军阀混战,在多方劝俞、李无效后,邓小平领导广西党组织果断地做出应变准备,一旦俞、李反蒋失败,就将党领导的武装撤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左右江地区。

    在俞、李起兵反蒋已成定局后,庆幸的是经过俞作豫和张云逸等人的努力,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留守南宁。俞、李还成立了以张云逸为司令的南宁警备司令部来加强南宁的治安与防务。正如邓小平所料想的那样,不久俞、李举兵反蒋,终因哗变等种种原因而失败。广西的形势急转直下。兵临城下,南宁岌岌可危。

    山雨欲来风满楼。10月12日深夜,广西教导总队发生了亲蒋分子企图分裂队伍,拉队投蒋的叛乱事件。邓小平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张云逸等人及时化解了矛盾,平息了叛乱。同时,邓小平做出一个英明的决策:从13日起,把我党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分批、分期撤往左右江;派人护送俞、李随队到龙州,团结俞、李,争取把他们引上革命的道路。

    15日清晨,邕江洋关码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佩戴红袖章的工会会员和农军,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往船上装运金库、枪支、弹药等物资,作撤退前的最后准备。当朝霞映红邕江水面时,在“革命万岁”的欢呼声中,邓小平、陈豪人率撤退的党、团员站在船头,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一艘艘满载士兵和军用物资的汽轮驶出码头,向右江驶去。

    1929年邓小平在南宁领导广西革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南宁却成为他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从他策划南宁兵变来看,体现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从他开展统战工作来看,表现出他襟怀坦荡、以诚相待的统战艺术,也折射出邓小平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单位:中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