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在线问答 (ZT)

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菜谱,还有杂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下面是我回答国内某著名作家,文学期刊副主编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可否先简要介绍一下你自己?然后请谈一下当初写《祷告》的初衷?小说写了多长时间?

答:首先感谢给我机会谈一下“祷告”的创作动机。我心里萌生写这个小说的想法是在受洗不久就对华人教会彻底失望的时候,那时我脑海里就闪现过创作火花,同时又觉得个人经历未必能够代表整个北美华人教会的情况。恨铁不成钢,当时也有过放弃工作去读神学院的打算,但是我很快就完全放弃在华人中传教这个想法了,主要觉得以目前华人教会盛行和宣传的东西来看,我真正投入未必会做好。到后来搞华人联合会失败后我就开始深想一些北美华人的问题,那时就随时都可能动笔了。这个小说从开始到办华人联合会失败都会让人读起来觉得十分真实的原因就是这样,因为都是我个人经历过的。但真正促使我认真考虑写是前年三月到六月份我在北美中文网站文学城婚坛上网的那三个月,那段时间里看到有些网友个人生活受到打击后心态变化之大很难受,却很少有比我经历过的事情更糟。那段时间里我贴过“祷告”前八章的缩写,也就是故事大概,题目叫“祷告”,后来有网友问后面的故事,就陆续贴出“洗礼”(祷告九到十六章)和“心殇”(十七到二十四章)的故事梗概。真正开始动笔写是前年八月份,一稿完成于去年四月份,对一个十五万多字的小说来讲时间不算短,主要还是由于起初的缩写并没有真正写长篇的打算,其实也就是想诉一下苦,告诉生活中受过打击的朋友们不要失望。我在这之前有十九年几乎与文学完全绝缘了,也没有把握会写出什么东西,所以把“祷告”部分的缩写铺展开成为完整的故事一开始有几个腹稿,现在贴出来的第一章经过几次取舍。正像一些读者问的,“陆侃”的婚姻起初是什么样子,怎么看不到这对夫妻有任何沟通交流,看不到他们之间的爱?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真考虑这个小说究竟要写什么?

我记事是文革后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以后,起初的两三年老家生活条件很好,乡亲们对父亲也很尊重,那时农村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传统的。后来学大寨把农村搞得越来越穷,年轻夫妇在非常有限的衣食来源上不得不做是给孩子还是孝敬老人的艰难选择之后。而这前不久文革批斗时期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女辱骂痛打父母颠倒伦理的事情还让人们记忆犹新。我对村里第一个儿媳妇骂婆婆的事情就是现在都忘不掉,当时做为“第一个吃番茄的”她当晚就被丈夫痛打一顿,也被全村人嘲笑。但是没多久就演变成那对夫妻一块打老母了。更让我们那里人吃惊的是一个从小被父亲一手带大的“孝子”,结婚有了孩子以后他老婆突然说公公趁他不在上床了,结果两人合手打父亲。那件事情是村里人最震惊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其实他老婆争的无非是很少一点大米给谁吃的问题。再后来年轻媳妇打骂公婆的事情就见怪不怪了。这就是我见到中国社会传统观念转变的开始吧。

我是七八年考上大学的,那时农村还还苦,城里变化更小。但中国社会逐步开放以后人们终于认识到钱的重要性,除入党做官以外毕竟找到另外一条出路,经过那一系列变化生活到今天的中国人对二十多年来中国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体会不可能不深刻。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盛行的致富风和文化上的浮躁现像对海内外华人的影响,以及随之出现的信仰危机和越来越严重的自私自利,不可能不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体现出来。同时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还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中反映出来,这就是“祷告”这篇小说创作的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体现在婚姻上,背景是中国建国五十几年从革命英雄主义到创业致富一系列变化以来根本无人问津的家庭婚姻关系,女性“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解放和与其并存的传统文化里男性夫权思想的残留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的冲击始终没有被放到应有的地位给予必要的分析和讨论,这样在商业浪潮下金钱扭曲人性和婚姻家庭观念的现象就显得不可避免了。离开这个社会背景“祷告”就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故事。更进一步从近年来大陆移民海外的学人来看,他们有同台湾移民过来的一部分华人在价值观念信仰上的冲突,对母国接受态度的差异。而且这些冲突和差异又都是过去国家不幸时历史遗留的问题。同时作为战败方,很多台湾移民无法从历史的阴影里解脱出来,利用北美社会制度的优势无时不在试图影响大陆移民的观念,尽管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把大陆移民观念转化后究竟要做什么的一个长远计划。


主持人:《祷告》的主角陆侃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把他塑造成一种什么形象?

答:我想这还是要从陆本人的背景来看。他在大学时年纪很小,那时他那个年纪的学生在当时晚婚晚恋的社会风气里不可能谈恋爱。再过几年社会变了,他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很难,草率的婚姻为他的悲剧命运就留下了伏笔。同时他和一般大学毕业和研究生毕业就出来留学的人也有差别,他做过一些技术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社会经验,同时那个时期的政治烙印更深一些,在婚姻上的道德束缚也多一层。如果他幸福婚姻的话,没有后顾之忧至少在专业上会有发展;如果大陆移民不受致富风冲击像现在这么严重的话,他也会是当地华人当中建立互助机制的合适人选。但是从目前北美大陆移民的状态来看,他充其量只能在个人专业上有所发挥,也就是说不过当个好的教授或者国家实验室,公司或哪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只要做任何涉及到需要几个大陆移民齐心协力来做的事情,比如创办公司或者搞华人互助这些东西,他就很可能碰壁。原因在那里呢?这正是“祷告”探讨的问题。“祷告”不同于前几年类似于“北京人在纽约”或“曼哈顿的女人” 等小说,它是从北美大陆学者类移民生活的角度出发描写实实在在的故事,这里面没有任何吹嘘,甚至在写作技巧上都完全放弃了传统小说的写法而专注于构造一个可信的故事。


主持人:你喜欢阿晴类的女人吗?生活中真有此类女人吗?如果阿晴做了陆侃妻子,会如何?

答:如果这个小说把阿晴写成直接来自中国大陆就有疑问了。阿晴是童年随父母移民到香港,不能融入香港社会的条件下道德观念基本来自父母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到美国读大学以后第一个男朋友又是台湾人,受到伤害后对台湾男性对女性的态度有一定了解。没有这个背景阿晴的行为就不是很可信,尽管会感人。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阿晴这个人物在“祷告”里有几个作用。首先,如果没有阿晴,这个小说的可读性会低很多,充其量不过是海外版的“活著”,读起来会很枯燥;另外,读者不难发现阿晴在这个小说里和陆妻的强烈对比作用,女性和女性的对比,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对比等等。如果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读者留心阿晴背景的话,一定会这样想:是呀,这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流呀,现在怎么啦?

对最后如果阿晴做陆侃妻子会如何的假想我不想多说。其实我写阿晴这个角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赞同任何人涉入已婚男女的家庭,哪怕像陆侃这种情况,因为一旦涉入会把事情搞得远要复杂很多。阿晴这个角色如果读者认真分析,会发现她其实没有粗读这个小说的第一印象那么十全十美。


主持人:你怎样看待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信仰与教会的关系?你内心深处信不信神?

答: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小说的重点,其实这个小说单写婚姻的话采用一边倒的写法就已经完全失败了。

1。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化思想界开始探讨自我价值的势头是很好的,比如当时“中国青年”杂志刊登的潘晓来信,和很多反思文革的文学作品。但是到八十年代后期就逐步走向极端强调个人价值了,这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以致九十年代以来看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作品。个人和群体应该是矛盾统一,互为存在的。离开群体的个人无论怎么拼搏成功的机会和程度都要小很多,同样过于忽略个人价值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在这篇小说里的教会以及文革时期中国社会里都有很多例子。

2。信仰和教会是中国知识分子需要认真理性客观分析的迫切问题,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大陆信仰危机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想中国知识分子如果打算选择宗教作为信仰的话,单独拿出其局部正面的一些现象偏解偏说不可以,更不能在对一个信仰发生怀疑时匆忙抓住另一个,这样做将来如果再对新的信仰产生危机怎么办?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于一时冲动再不计社会后果狂喊狂呼过的话,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自己是否认真负责地考虑过?假如对这些都有思想准备的话,本著从思想上认真探讨的目的接触一些宗教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全面,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正负两方面的转化和演变,然后再看这个宗教当前在本民族里大多数人传教的目的是什么,能否在本民族的文化当中扎根等等。

3。单独就基督教来说,我的确对进化论有很大怀疑,但是在目前基督教不过是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中华民族离心离德工具的情况下,我不愿做任何传教的事情。


主持人:可否谈一下,陆侃为什么不愿意与妻子沟通?陆侃有没有受虐倾向?你理想中的男人形象是怎样的?

答:这就是起初我被“祷告”难住的问题,“祷告”究竟要说什么?如果纯属婚姻家庭小说的话我就没有必要写了,而且我个人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如果不是某些人带著形形色色的目的卷入根本不会闹到那种程度。不知你留心过陆生病时人家来祷告要他廉价出卖房子的情节,这个情节也被我单独提出来写了短篇小说“浓重的血痕”。北美华人教会这方面的问题够严重了,归根结底还是传教人究竟把基督教当成什么的问题。至于家庭暴力本身,中外的习惯看法都一样,说男性有暴力倾向很容易被人相信。这里陆只要还过一次手的话不仅会被警察带走,工作也会丢掉,而且离婚后还要失去看望孩子的合理要求。要知道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正是有心人要利用大陆新移民不懂美国法律的特点让你几代人生活都不如人。


主持人:你愿意融入华人社会还是愿意融入西方文明?这之间的差异到底是什么?

答:这不是大问题。事实上东西方文明有很多雷同之处,西方文明更开放一些,比较现实客观也比较讲究妥协,这是东方文化需要学习之处。


主持人:《祷告》在很多网站都连载过。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目前网上的读者对小说的反应?

答:总体来说大部分读者都读懂“祷告”要讲述的问题了,还是很正面的。一般反应激烈的是少数基督徒,这些人会跳出来骂人或者试图误导读者,说陆窝囊该死等等。过去贴到前三分之一前我担心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承受不了心理压力结果做出极端的事情来,但读到后半部分基本读者都知道这个小说在说什么,这种担心就减轻不少。少数女性会认为这个小说把中国女性丑化了,但是只要跳出个人小圈子认真考虑一下目前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状态,“祷告”是否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二十几年来中国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就很容易理解了。一般说来真正在婚姻触礁的读者无论男女都有很多同感。


主持人:你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文学作品?你如何定位《祷告》的文学艺术价值?

答: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接触生活,真实纪录一定历史时期中社会价值和思想思维的状态和演变,同时不能出于个人概念来图解政治。比如浩然的“金光大道”单纯从写作角度来看是部好小说,但那是在一定时期按照政治观念来图解政治的,一旦过时就没有任何生命力。从写作上讲,单纯按小说理论来追求技巧不一定有必要,主要看你写什么,这对悲剧题材的小说尤其重要。如果你写的悲剧一看就是编造出来的,再怎么好都不会引起读者共鸣。比如余华的“活著”,无论他写死多少人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编的,作者本人不是带著真实感情写,思想深度上还没有突破八零年的“芙蓉镇”。

至于“祷告”的文学价值,这不是我说的,要由读者和行家评论才行。但是就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越来越滑坡的情况来看,“祷告”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顺便说一下,“祷告”为了渲染人性被扭曲压抑下的忧郁氛围,有意模糊了部分人物的性格和一些场面的动感,这方面大家见仁见智吧。


主持人:对于《祷告》这部作品,你准备怎么办?出版吗?

答:如果现在能出版当然好。说实话,我不愁“祷告”的出版问题,不过是时机罢了。


主持人:有关《祷告》,你还有没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话?

答:我想还是有多少文字说多大话吧。读者的理解要来自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体验,我试图表达的思想未必会与每一位读者的理解相同,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谢谢!

  
丑女郎 发表评论于
原来Z老头儿是大作家,嘻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