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2025回国之医院经历
2025回国之医院经历
人在海外最挂念牵心的就是家中年长的父母,我此次回国,本打算是到处走走,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的。不料临行前收到消息,说我的母亲遭遇交通意外,被车撞导致骨折,住进了医院。于是,我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去医院看望母亲。
这家医院是广州的一家市级医院。虽然不是三甲大医院。好在离家近,便于我们照顾。住院部的房间很小,大约10平米,带一个小卫生间。放3张病床。十分拥挤。好在每个病人可以有一个小窗体柜和一个储物柜,勉强可以存放病人的东西。
我妈年迈不仅腿骨骨折,还有胸骨骨折。同时伴发肺部感染以及无法进食,病情相当凶险。除了打石膏,还需要输氧输液和插胃管。刚开始的几天,我们几兄妹轮流照顾,帮她清理痰液换尿布和阻止她在无意识中拔输液管。最幸苦的是阻止她拔管子。母亲一生要强,可能受不了全身这么多的管子。她总是不停地去拔鼻子里的氧气管和胃管,以及手上的输液管。曾经为此弄得手臂鲜血淋淋。我们都是上年纪的人了,这种工作对我们相当吃力。我做了两天就累得人仰马翻,觉得受不了了。好在几天后找到陪护,才总算可以缓气休息。
广州的陪护工作已经基本形成成熟的行业。医院里的陪护服务都是由一些服务公司提供,不需要病人或家人自己寻找。当然如果病人或家人愿意自己寻找也可以。这些陪护人员都是来自湖广云贵等省份的中年妇女。我和我母亲的陪护聊过一下。她今年已经57岁了,干陪护干了七八年。这份工作挺幸苦的。需要吃睡都在医院。基本没有假期。一个月大约5千人民币的收入。但愿意做的人很多。因为据说医院的年轻护士的工资比她们还低。当然护士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
我自己在国外也是在医院工作。我很自然的就会做一些比较。说到这家医院,住院和门诊大楼都相当雄伟。但内部的房间窄小。病房十分拥挤。我母亲住过6人间的危重病房和3人间的普通病房。病人所拥有的空间都十分窄小。我也去看过医护人员的办公室,也是相当的拥挤。只有主任办公室是一个单人的房间,比较宽松。而医院的门诊部门就宽敞许多。再说医院的卫生,我还是觉得不能满意。卫生应该是医院最重要的指标,但这家医院的卫生有太多的空间需要改进的。例如病房的卫生间潮湿不通风,陪护人员没有随时洗手的要求,操作时完全不用一次性手套,等等。虽然算不上大问题,但即使是小问题也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都说国内的医疗技术是高水平的。这点我认同。即使是这家不出名的医院,其设备的完整和医生的诊疗水平我都相当认可。我母亲开始住的是骨科,后来继发了肺积水,马上就转到了呼吸科的特护病房。
让我最为不满的是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他们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也鲜有我所在的医院的普通医护工作人员的职业热情。我没有看到一个面带笑容的医护。在我陪护在我母亲的时间里,遇到的每一个医护,无论是对待病人,还是家人,都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春风般的和蔼”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了。反而在给我母亲请的陪护人员的脸上,我可以看到一些笑容。也许那只是某种敷液或是讨好,但总比毫无表情要好。
因为我母亲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谵妄症状,我提出请精神科的医生会诊的要求。但我被告知医院根本没有精神科医生。其实老年人因为大脑萎缩,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很高,在中国老年人比例这么高的情况下,设置相关的精神科是很有必要的。而我从与医生的交谈中感觉到,他们完全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
倪颖 发表评论于
在中国没有精神科,但有精神卫生中心,但好像药品效果并不好。有用了自杀,我知道。我在Grady Hospital of Atlanta,11 楼mental illness,也碰到病人自杀,他杀,精神分裂症,。我已离开这个医院。那里经常枪击案,交通不便。
不羁的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江海寄余生' 的评论 : 我个人的经历,那些护工还是不错的。他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病人睡了他们才能睡。我们每天去顶替一下,让护工可以休息。有些家人就是让护工全陪。2、3百一天,属于非常低的收入了。
不羁的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也许北京比广州强。
不羁的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ocalappleseed' 的评论 : 我母亲以前就是在医疗单位工作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对病人比对我还nice。所以我对如今医疗部门的staff如此态度,难以理解。
不羁的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自己也开始老去,希望国内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所重视。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老人心里疾病是该重视,不过现在年轻人心里疾病都解决不了,他哪会管老年人。中国红红火火,看起来发展得都挺好,可很不平衡,该做的好些都没有,老百姓无话语权,只能听喝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中国医疗的环境,态度等问题无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行了高官的特殊待遇,使得管理人的努力是升官,官越高,医疗等级越高,而不是以改变中国医疗为原动力。
分粥的人得最后一碗粥才会是自校正公正。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护工是240一天,跟以前我奶奶二级医院那个弄混了。另外每人经历不同感受也不一样,我姨妈的顽疾找积水潭医院的关一医生看好了但我看小红薯评论有人就说他不好,他的号很难抢拼手速的可以候补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北京电力医院,三甲,前年家人在ICU住了几天,医生护士都特别专业尽心态度也好,护工150一天也很想负责,这医院人不太多就医体验好。北京东直门的中医院看妇科病的一位女医生医术人品都特别好,我家人每次挂晚上的号下班去那医生忙到10点多才下班,医院大门都关了得保安领着从后门出去,她跟每个病人都问答特别仔细花的时间比一般医生长所以老是最晚下班。广州的三甲我前几年陪住过,医生护士态度都不如北京的,一见面就先讲明不许送礼送钱的规定倒挺好,去之前我亲戚非让我送礼我反对说在北京从来没送过,亲戚背后说我小气我其实根本不认同她们的做法。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这三百护工能拿到多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问题是我老不了吾老,只剩下人之老。便宜的中国劳工和非法移民,才是最贵的。
江海寄余生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护工,收费昂贵,每天三百左右,服务质量差,都是敷衍了事。像这种有拔管风险的病人,就是长期带上专用手套,绑住双手。医院的院内感染非常常见,卧床老人住院就是反复的肺部感染直到死亡。
floatingforever 发表评论于
深圳这样的护工3百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