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三个辩题

我喜欢的三个辩题 2003.06.27 首发于华语辩论网论坛 1.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酒还怕巷子深 中国和美国有很多文化差异,我认为是否鼓励“自我表现”是一个比较大的文化差异。美国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把话说得很满,有一说成十。而中国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很谦虚,把十说成一。整体来说美国人比较开放,独立性特别强,自我意识比较强。中国人往往比较含蓄,比较内向,总的来说比较谦虚。但我觉得中国人如果在美国也应该具备更多的开拓精神,在美国过度谦虚往往被看成是你不行的表现。 我曾经参加一个TA口语测试。考官问我“你觉得自己的口语怎么样”,我回答说“我的口语还不行,所以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我的看法是:我的口语好不好,你看不出来吗?为什么还要我自我评价?当然为了表现谦虚一点,我采取了低调的回答方式。想不到三个考官都给了我很低的分数,甚至比一个口语烂得一塌糊涂的中国同学都低。我感到很奇怪,连忙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在美国人面前一定要懂得自我推销,考官问他对自己口语感觉如何的时候。他就吹嘘说当年他在北京的时候曾经担任了一个美国旅游团的导游,你说我口语还不行吗?Everyone can understand me!My Spoken English is nearly perfect, I think. 他居然如此大言不惭地吹嘘。美国考官却对他听得津津有味,叫他介绍几个中国的景点,他也能够大侃一通。最后他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其实Show(作秀)就是美国的文化之一,搞选举、找工作、介绍研究成果的时候大家都在作秀,有的学生研究搞的一塌糊涂,就是因为能够把研究项目说得生动活泼有趣,结果得到教授们很高的评价。相反不会作秀的学生,大家都不知道你这个人是谁,在干什么。 女足在美国不是热门运动,可美国女足就善于推销,典型的手法就是拍裸照出风头。还搞和球迷的点球比赛、竞选女足美女、女足俱乐部会安排很多社交活动,跑到学校或小孩子训练的地方去陪小孩子玩,或者安排签名。美国人就是通过“下放”明星来普及女足培养自己的球迷。而中国女足的自我推销就差了很多,基本上就指望着打赢比赛来赢得观众。可问题是,没有观众和球迷的支持,平常的训练经费从哪去弄?国家拨下来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嘛。 不过在美国也不用担心“好酒巷子深”,美国有很多Headhunter(猎头公司),只要你确实才华出众,猎头公司就会不请自来,邀请你去一个更好的职位。美国的人才评价机制很好,就算你平时不怎么Show UP(作秀),学校或者公司都会请一个外部评议团来评价你的业绩,而这些人都是非常公正的。在这种情况下,巷子深不深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这个人是不是一瓶好酒。美国的“作秀”文化虽然可能可以让一些人得逞,但是在美国只要你是好酒绝对不用担心自己被埋没。 回到我的TA口语考试上来,美国的学校提供了多样的TA评价机制,有的评价团对我的评价不好,比如不够自信云云。但是还有另外一种TA口语评价机制,就是考官和考生在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测试你的口语。我在这一项当中得到了极高的分数,这样我就可以拿着这张成绩单去研究生院抱怨说原来的评价团太糟糕,怎么把我的分数评得这么低,弄不好他们的饭碗可保不住。所以好酒怕不怕巷子深,还是看评价机制是不是健全。 我个人觉得中国企业文化比较注重“服从”和“归属”,大概才会鼓励“好酒不怕巷子深”吧。而美国的“好酒不怕巷子深”和“服从”、“归属”是没什么关系的。只要一个企业的老板不好好使用人才,完善的市场机制就会把人才引导到其他企业去,他们绝对不会原地不动等着老板去赏识他们。 2. 媒体应该迎合大众品位:媒体不应迎合大众品位   出国之前,我一直认为国内的媒体过于空洞无聊,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弘扬主旋律”题材连续剧,出彩的不多,基本上是掩盖部分事实而颂扬当局的夸张表演。到目前为止我只欣赏“雍正王朝”、“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来了美国,才发现美国的电视节目,绝对比中央电视台的还要无聊。美国有很多Talk Show“对话秀”,基本上谈的都是观众喜欢看的鳌头,比如堕胎、吸毒、通奸等。有个黑人女孩12岁,已经和至少6个男人发生性关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向他们要几个买麦当劳汉堡的钱。然后电视台把六个男人请过来,还把女孩和女孩的父母请过来面对面交谈。最后在场所有人都开始大打出手,直到电视台雇来的保镖把他们拉开为止。有个白人和女朋友的姨妈通奸,也让电视台知道了,然后把他和他女朋友、他女朋友的姨妈和姨夫都请到现场“对话”。自然这种“对话”又变成了群架,他女朋友为了羞辱他,当众脱得精光,还透露电话号码,说任何男人都可以过来玩她。   美国的媒体和中国的媒体基本上都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过分迎合大众品位,另外一个极端是过分忽视大众品位。整体而言我觉得中国的主流媒体在娱乐节目方面的质量稍微胜过美国媒体,主要是品味没有变得低俗无聊。在新闻访谈节目方面,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不相上下。美国媒体新闻报道基本上迎合美国公众的心理,比如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就极力迎合美国公众主战的声音,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虽然没有迎合大众口味,却极力迎合领导人的意愿,同样没有做到公正客观和中立。所以我觉得,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都是一样烂。相反,英国的媒体如BBC,就是世界各国媒体的楷模。它的娱乐节目是寓教于乐,有思想深度;它的新闻节目则公正中立,甚少偏颇。美国纽约时报的著名经济学家、政论家、MIT教授克鲁格曼评价英国的BBC是:虽然国有,但在公正中立方面所做的努力简直都过头了;而美国的媒体虽然私有,却象是中国的国有电台。 但是我最欣赏的媒体并不是英国的BBC,也不是中国的CCTV,而是美国的国有电台PBS。它的制作水平绝对不是BBC和CCTV可以相提并论的。PBS集中了一大批自由派知识分子,他们制作出来的节目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在中国很少能看得到这么好的作品。例如最近PBS制作的回顾美国历史上的排华运动,就非常深刻。它并没有掩饰美国政府以前所犯下的种种错误甚至罪行,而是使用一种纪实的手法还原当时的排华运动,展示了一个歇斯底里的美国社会。它并没有为了“避免种族纠纷”而不敢采访当今最排华的组织,而是让他们面对镜头陈述了华人的“低劣和可恶”,陈述了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华人。但是更多的镜头则是给了遭受深重灾难的第一代华人,让他们谈他们的感受、他们所遭受的委屈、他们对美国的看法等等。很多被采访的人面对镜头都哭了。这个节目还采访了很多专家,对美国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整个节目基本上是中立客观的,导演努力避免让自己的感情掺杂到节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声音。但是导演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人的善良本性会让观众得到自己的判断。这个节目不象中国CCTV的节目一样把自己一套价值观强加给观众,也不象英国的BBC那样缺少理论性的分析,而是在潜移默化当中把人性的价值和理性的价值传播给观众。PBS还有许许多多制作精良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精品,例如讨论中国财政赤字、讨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节目。在美国并没有感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严重对立。我接触过的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应该允许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最近PBS出的节目就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运作模式,邀请了很多世界级著名经济学家参与。他们的看法是: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实验,既然是实验,就不能说谁比谁更好;2、资本主义的路如果走不通,还可以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他们的经验;3、如果我们要宣称资本主义好,就应该允许失败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而这些失败的例子可以从社会主义国家找到。PBS还曾经揭露美国政府在海湾战争时撒谎,现在正在筹划批判美国政府攻打伊拉克的节目。 美国国有的媒体PBS宣扬很多和美国大众品位格格不入的东西,节目虽然质量极高,但是因为思想性太强而观众数量不多。但是这些观众基本上都是大学教授、中学老师、政府雇员、高级知识分子等,他们接受的人文思想教育,可以通过他们的知识传播影响中下级美国人。美国在历史上犯下了很多种族、宗教罪行,但是最后整个民族都能够改正他们所犯下来的错误,和美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PBS的节目由于观众少,所以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我很惊讶PBS还整天抨击美国政府——即使是在得到了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大概是源于自由派知识分子不羁的灵魂吧。 美国的主流媒体,因为是独立核算独立经营,没有任何政府资助,他们才去迎合大众品位,而大众品位通常是非常低俗的。所以媒体应不应该迎合大众品位,取决于媒体自身经营的需要。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独立于大众品位之外的媒体,缺少了对自己国家错误的反省,这是非常危险的。至今中国没有反思文化大革命的节目,对自己的历史视而不见,只会让历史重演。河南爱滋村事件发生,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好好反省,才造成了SARS的蔓延。在中国这样的悲剧简直太多了。 3. 中国交通规则应该实行行人优先:中国交通规则不应实行行人优先   去年合肥发生了一辆卡车压死两名合肥工业大学女学生之后司机逃窜的案件。合肥一家报纸说这是因为“行人违规”而导致的事情,换言之,这两个女学生违反交通规则在先,被撞死是活该。这家报纸的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生集体抗议。后来事件调查结果是司机酒后开车,而不是行人违规。那么行人如果违规,是不是被撞死活该呢?我们不妨对照一下中国和美国的交通规则。 美国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不同,在中国是人让车,而在美国是车让人。美国的法律保护弱者,只要发生了车撞上人的事故,99%的情况下都是驾车者“有过失”。刚来美国的时候不知道这个规则,在校园里过马路的时候我想等车先过去,结果总是看到驾车者用手势告诉我先过马路。现在习惯了美国的“行人优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我已经不再等车辆过去了,而是大摇大摆直接走过马路。而我的脚一旦踏上人行道,所有的车都要停下来等我通过。以前还很害怕从大公共汽车、大货车走过去,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一辆大车必须停下来等待行人,这在中国都是难以想象的。 我在国内没有开过车,想在美国考驾照,结果别人都恭喜我说没有中国的开车经验才容易在美国过关,不过我还是考了三次才过关,但是这三次考试,还真是学了很多驾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不能光想到自己,还要为对方着想。 第一次考驾照失败,主要原因有几个:1、我在十字路口看到绿灯就直接启动车子通过十字路口,这属于危险驾驶。正确的驾驶方法是:启动车子之前应该环顾四周,因为可能有闯黄灯的车或者闯红灯的行人。因为行人起先看到车子不动,可能会闯红灯,而你立刻启动车子,可能会撞上急急忙忙从马路横过来闯红灯的行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行人闯了红灯,只要你撞上他,那也是你的责任,必须负医药费,还可能被丢进监狱,因为你在启动车子之前没有“环顾四周”。2、我在STOP SIGN的白线后面没有完全把车停死。美国的社区道路的所有十字路口一般都有STOP SIGN,即使四周一点车都没有,你也必须在所有的STOP SIGN停下来等三秒钟。STOP SIGN的设计也是为了方便行人,因为有了STOP SIGN,行人才可以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安全通过十字路口。我考驾照之前同学就告诉我一定要把车停在白线后面,我确实做到了,可是为什么车没有停稳是错误的呢?考官解释是:如果你没有把车停死,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以为你想启动车子,可能不敢过马路,或者过马路的时候有心理压力,所以没有停稳车子就违反了“行人优先”的交通规则。另外可能有其他车先于你到达十字路口,本来应该轮到他们通过,可是你的车子在动,它们就不敢通过十字路口,所以你的驾驶属于“危险驾驶”。 第一次考驾照虽然没过,可也学到不少东西。可是第二次考驾照又失败了,主要原因也是有几个:1、我在社区道路开车的时候光看路面,而没有“左顾右盼”。为什么这是错误的呢?因为在社区开车的时候,有可能会有小朋友在打球,如果球跑到道路上,小朋友可能跑到路面上捡球。如果你光看道路,而没有“左顾右盼”的话,就可能撞上突然跑出来的小朋友。 2、我在学校周围开车的时候时速过快:达到了时速26 MILE。在学校周围开车必须小心翼翼,法定时速限制是25 MILE。本来我想26 MILE也无所谓,不料考官这么“死心眼”,光凭这个就判我不及格。后来同学告诉我:在学校周围开车脚随时要踩刹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个小朋友冲出来,而一旦撞了人肯定是你的错,所以一般他们在学校周围开车的时候,上下课的时间都把时速降到20 MILE甚至15 MILE。如果碰上校车在路边停靠,就必须停在校车屁股后面等待校车启动而绝不能通过停靠的校车。如果你在校车停靠在路边的时候试图从校车左边通过校车,绝对是严重的犯罪,弄不好可能入狱一年。因为这时候可能有小朋友从校车的前面突然穿过马路,而你想从这么大的校车屁股后通过这辆校车,是很难看到这些从校车前面通过马路的小朋友的。留学生当中有人就因此吊销驾照一年,这还算是轻判。总而言之,开车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行人,因为他们是弱者,在美国开车,就算是把自己的车撞到路边的树上把车撞坏也绝对不能撞到人,否则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第三次考驾照终于通过了,其实我自己对第三次的表现还是很得意的。这次考官又把我带到社区里面考试,我把所有规定动作都做得十分到位。考试过程中,我看到路边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其中一个小朋友盯着我的车看,似乎想过马路,所以即使路面上没有红绿灯和STOP SIGN,我也把车停下来等待他们过了马路才继续开车。考官看了很满意,那时候就想让我通过了。后来我发现前面有一个T字型的路口,而在我的右边有一个骑自行车的骑士。本来我想右转,但是我认为这个骑士可能会左转,连忙减速跟在他后面而不敢贸然超过他。果然他回头看看我,做了一个左转的手势,我就让他从我的车前通过才右转,考官看了微微点点头,非常认同我的处理方法。中科大曾经发生过货车从自行车背后通过而碾死自行车骑士的事故,我敢说,如果这个货车驾驶者有过在美国开车的经验,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悲惨的事故。 光从考驾驶执照这件小事,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那就是对“人”的价值的不同认识。其实美国还有很多规则,处处都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例如美国的失火处理规则如下:如果大楼失火,你的责任是必须立刻离开大楼,并且在大楼外尽可能报警,绝对不能自己去试图救火。而中国居然拿那种为了挽救“国家财产”而献身的事情放在课本里面宣传来宣传去,这种不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观灌输进小学生的脑袋里,还发生过小学生为了救大兴安岭火灾而“牺牲”的事故。 交通规则“以人为本”自然体现人性光辉,可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可不可以实现呢?一旦实行“行人优先”,会不会发生行人闯红灯而车辆不敢过路口的问题呢?中国的人口素质非常低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也是屡屡发生。对待这种问题,有人说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被撞死活该。这是没有人性的说法,而政府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新加坡立国的时候人口素质比中国高不到哪里去,但是新加坡政府使用严刑峻法提高了新加坡人遵纪守法的素质。比如行人违规,政府可以实行重罚。这样一来政府可以雇用很多人来罚款,解决目前的就业危机,同时可以提高行人的法规意识,毕竟罚钱总比让他们被撞死好得多。 我认为中国完全可以实行“行人优先”的交通规则,但是政策措施一定要配套形成一个系统。以前中国政府的许多决策都是非常粗糙的,比如教育产业化提高了收费,却因为没有配套的金融体系改革,迫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不得不跑去卖淫赚钱交学费。其实通过辩论这种政策性的辩题,也可以帮助政府思考一个问题:没有配套措施,任何好的政策都会变坏。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我觉得中国从上到下都非常缺乏人性,非常残忍。在社会制度当中就明显看得出来。最近媒体报道收容站把孙志刚活活打死引起全国震惊,可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经常发生。例如最近我看到报道说成都警察把一个吸毒女抓起来,她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说她还有一个三岁女儿被锁在家里面,求警察放她回去安顿好或者派人去她家把她女儿安顿好,结果警察置之不理,她的三岁女儿则在家里活活饿死。这类报道看多了,就觉得中国整个民族都缺乏人性的教育,不象西方社会,还有宗教可以启迪人性,而中国就象是个野蛮人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推荐这个讨论“制度当中人性”的辩题的原因。我上个月推荐过一个辩题:“素质教育培养人性重于培养理性”:“素质教育培养理性重于培养人性”,也是有感而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