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之一 --- 从侠士到统治者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金庸的男主角


                 陈家洛


  很多人说过陈家洛是个失败的人物,但我怀疑每个人都有一个阶段梦想过做陈家
洛那样的人,出身高贵而平民化,文武全才,风度翩翩,重情重义,有崇高理想,为
国家民族甘愿牺牲个人幸福。如果陈家洛是个失败的人物,那正好显示这个梦想多么
不现实。

  陈家洛最大的失败是政治上的失败,无论他在个人品行上怎样清白,作为红花会
的总舵主,他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书剑恩仇录》故事一开始便叙述红花会的头目,怎样以最隆重的“千里接龙头
”礼节,去迎接陈家洛做他们的总舵主,而他们决意让一个二十来岁的公子哥儿模样
的人物当总舵主,唯一原因是上一任总舵主有遗命说,光复汉人江山的大业,关键在
这个人的身上。然而,陈家洛没有完成任务,他与皇帝结盟的结果是一败涂地,白白
牺牲了不少英雄的性命,最后只落得全体退隐回疆。

  陈家洛的失败,固然是与他的时代及使命有关,但是他的天真幼稚也是一个重要
因素,他太重私人感情而忽略客观因素,因为他有丰富的感情而毫不了解政治,可能
完全不同。这样缺乏经验智慧的人,注定是失败的政治人物。

  陈家洛身为领袖,事实上是个最被动的人。他本来不想做总舵主,认为跟自己个
性不合,但人家一定坚持,他便接受了,说没有野心,恐怕是骗自己,沈有彀认为陈
家洛适合做总舵主,因为他知道当今皇帝是陈家洛的亲哥哥,陈家洛可以用兄弟之情
、与乾隆本来就是汉人之实,去打动皇帝,叫他恢复汉人衣冠。这个计划行不行得通
,大有疑问,但陈家洛没有考虑个中问题,义父叫他做,众人叫他做,这是关乎民族
气数的事,他就做了。

  他接过任务之后,在人前努力表现出一派领袖风范,但独处之际,最系心怀的却
是个人恩怨对错。没有自知之明,好高骛远,只顾成全私德,不衡量公众效果,正是
陈家洛书生论政的弱点。

  陈家洛与乾隆皇数次会面,每次都紧扣人心弦。第一次是陈家洛在西湖畔游山,
碰见乾隆在山中抚琴,彼此不知对方是谁,但感异常亲近,又异常遥远。第二次是晚
上暗探衙门,乾隆正夜审文泰来,陈家洛惊见原来日间抚琴之人是当今皇帝。

  乾隆身分已露。第三次相会是西湖舟上的鸿门宴,表面客气斯文,暗地刀枪严密
,一方是侍卫护驾,一方是群雄相随,言词针锋相对,比武则互搏生死,形势凶险万
分,极亲近的两个人,无奈又是极端对立,而咫尺不得亲近,又加强了两人之间的吸
力。

  第四次是宣泄,陈家洛回海宁老家拜祭父母,在坟前哭泣,乾隆却己在泣祭,两
人乍见之下,心情激动,互相执手。

  乾隆知道了陈家洛是陈世官的儿子,即是自己亲兄弟,但陈家洛仍未知道乾隆是
他哥哥。两人携手钱塘江畔听潮,陈家洛向乾隆倾诉对母亲的思念,这次是两人最接
近的一次。

  这四次见面,特别是最后一次,对陈家洛意义重大,因为这次感情流露的叙会,
在他心中奠定了皇帝对他很好。是他很亲近的人这个观念,他的错误,就是让这个私
人感情不自觉地发展成信任乾隆皇帝。

  所以,到第五次见面,乾隆被红花会群雄囚在六和塔顶,陈家洛便信心十足了。

  此时陈家洛已知乾隆身世,亦知道了自己的任务是要劝乾隆与红花会结盟,恢复
汉人朝廷,乾隆无奈答应,陈家洛却因为过分自信而以为他真心站在红花会的一边,
终于导致最后一败涂地。

  从私人感情到信任,从信任人到自信,陈家洛所犯的错误真是多而严重至无可复
加,他不明白除了爱惜他之外,乾隆爱惜的还有自己的安乐地位,除了为他所刻画的
开国明君抱负所动之外,也为太后的恐吓所动。人是自私懦弱的,受环境受习惯所支
配,皇帝也是人。要是陈家洛不是那么自信,或者他会考虑到这些因素,毕竟,他是
个聪明人,但他太自信而太信任对他有感情的人了,他离开成熟还很远。

  陈家洛是有动人的一面的,但不是在他扮演本领高强的总舵主的时候,而是在他
软弱的时刻。他率领红花会在西湖上大挫皇帝的威风,没有什么令人心折之处,但事
后他忽然记起当晚是他母亲生日前夕,顿时心情落寞,避开众人独自纵舟湖中,为亡
母恸哭,却是十分动人,不幸伤心之际、忽然来了个李沅芷,无端捣乱一番,他又得
摆出总舵主的样子了。

  五见乾隆,以钱塘江畔一次最令人感动,亦是因为那次最真情流露,忘了江湖恩
怨,忘了国家大事,他不由自主地向这个既陌生而又亲近的人,诉说母亲在这天生日
,故此叫做“潮生”。乾隆送他一块佩玉,上面有“情深不寿”的字,陈家洛就是这
么忧郁多情的一个人。

  他对母亲依恋,对不知是自己亲哥哥的乾隆情不自禁地感到亲近,另一个他深爱
的人就是他的义父沈有彀了。后来陈家洛上少林寺找义父被逐出师门的档案,虽然目
标是为着复汉大业,但事实上也是藉此查看自己的身世。这节故事十分隐晦含糊,不
但陈家洛看得惊疑,读者也看得惊疑。他抚摸着母亲为义父包扎伤口的染血旧衣,读
着义父诉说两人之间的凄苦恋情的供词,不禁泪如泉涌,他母亲、义父都是情深义重
的人,他自己也是一样。

  爱情不过是这种深情的一面。就是深情,所以不愿想霍青桐;就是因为喜欢她,
所以见到她和男装打扮的李沅芷亲密,便感到深受伤害。爱上香香公主,可能她的天
真美丽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她坦白公开地全心全意爱他。陈家洛需要恋人,需要有
一个爱他的人,让他把他的爱倾注到她身上。

  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努力刻画陈家洛率领群雄的一面、武功高强的一面,
但始终陈家洛文才比武功更有说服力、私人感情比政治活动更有真实感。也许是作者
经历所限,金庸写《书剑》时才三十多岁,感情丰富,对政治社会着重理想多于了解
现实,应当是很自然的事。

                 袁承志

  《碧血剑》的袁承志,是金庸笔下的第二名男主角。袁承志跟陈家洛相同的地方
是两人都是少年英俊的武林领袖,两人都是允文允武,两人都是出身尊贵,而领袖地
位都是与出身有重要关系。

  童年的袁承志义勇聪明,十分可爱,但是长大了的袁承志却相当乏味,一副正人
君子的模样,动不动教训人,但有时又过于自负,近乎浮滑,例如挟着鸡腿表演“两
仪剑法”就是。

  在旧版之中,似乎还爱卖弄文才,一面写《兵车行》,一面接招,新版把他的文
学味道减等,《兵车行》变成了他自幼背熟的父亲给皇帝上的奏章,他又谦虚了几句
,说字写得不好之类,但形象仍是改不了多少,袁承志最大的好处是对温青青十分温
柔谅解,她怎样刁蛮,他都不介意,只是怜惜呵护。

  袁承志这人物不大出色,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碧血剑》的故事比较弱,难令
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他的光芒,轻易被两个没出过场的真正主角盖过,在旧版里
,真正的主角是金蛇郎君,在新版里,主角是袁崇焕。金蛇郎君是虚构的武侠奇才,
袁崇焕是历史有名的大人物,相形之下,袁承志不过是个平庸的闲角。以事迹来说,
袁承志空有武林盟主的身分,却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似乎比陈家洛还差一
点。他一开始就是支持闯王,等到发现闯王丑恶的一面,他就意兴阑珊,带着青青及
群雄移居海外去了。

  旧版时《碧血剑》的人物多花样,桥段颇弱,袁承志的故事像“少年历险记”多
过英雄揭竿起义,袁承志本人也就分量有限,到了新版,金庸大幅改写,大大加深了
历史意味,袁承志更加无足轻重。

  但是,在金庸人物的发展过程中,袁承志却有一个特殊意义,就是他是陈家洛与
郭靖之间的中途站,他与温青青,跟郭靖黄蓉有一点点相似,有趣的是,旧版给他多
一点文采,他更像陈家洛,新版把他改成更乡气,他便靠近郭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