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friends》是在96年,那时候香港的英文台正掀起肥皂剧高潮,明珠台和国际台争辉,同时播放的还有《senfield》和《新婚物语》,和当时《senfield》的炙手可热相比,《friends》的六个宝贝还是愣头青:chandler那么苗条,ross和rachel也才刚刚恋爱。时间一晃六年过去,喳喳跳的chanchan已经变成一往情深的福态已婚男人,空镜头的街景里再也看不到世贸双塔,甚至在最新一季里,美丽而三八的rachel都不见了……
物是人非,但是六人行是不能与时俱进的,记得第七季的某一集里面,joel目睹变动,说:我觉得一切都不要改变才好。我看得心里一动,觉得这就是《friends》的主题,《friends》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单身,自由,友谊,没心没肺的都市生活,在每一集完场的欢笑中,人们也许会微微的叹一口气,隐隐希望这几个活宝永远停留在20—30岁之间。可是八年过去了,变化在所难免,单身生活不能持续20年,所以,编剧绞尽了脑汁腾挪,要尽量在变化中保持原来的氛围;所以,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伤感——连续剧有时候像一个宠物,不能陪伴你一辈子,却又足够让你产生情感并恋恋不舍;它不足以对你的生活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谁又说那种情绪是无关轻重的呢:宠物的垂老和chandler的发胖,同样是令人唏嘘的。
一出肥皂剧如此成功,道理是很充分的,《friends》里面几个人物,joel的移民背景,phibi的经历投射出的社会问题,ross和monica所代表的传统家庭模式,整个一美利坚社会的小缩影。而大家一同在纽约打拼,各自背景融合着人物个性的差异,又统一在乐观积极的明快色调里,形成肥皂泡泡:最典型的是phibi,她能用坚强到没心没肺的语气讲述那些匪夷所思的不幸经历,令人失笑——这是梦境一般的现实,在这个温暖的公寓里面,除了那些角色固有的背景,我们体会不到更多外界的因素,只是感受着简单的快乐和简单的情感,简单的伦理和简单的情趣,所以,《friends》是一个浅显的寓言,一个由成年人表演的、温馨亮丽的童话。电视机的屏幕仿如海洋馆的玻璃,ross们在那一边,跟真的一样。
添加新的笑料,让情节里不全是琐碎的噱头,然而更要观众的认同——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亲切感,这也许是长达八年的《friends》编剧们所要做的最大努力,爱情是年轻生活的大主题,而在这个一团和气的大家庭内部,却一直充斥着禁欲的味道:不是说人物之间的毫无诱惑,而是观众习惯了他们多年的纯洁友谊模式,因此,爱情因素在《friends》里面一直出现的比较勉强:比如chandler和monica,比如joel宣称爱上rachel,一看就是编剧们不得已而为之,但确实难以让人接受,情爱的味道极淡;连ross对rachel的一往情深,到最后也只得无疾而终,淡化在浓浓的集体主义友谊里,可见童话一定是童话,所有的男女关系沾花惹草都必须枪口对外,在六人行之内,无论是情深四海还是沙发上的一晌贪欢,也只是集体友情的调味品而已。
而在不变的氛围下面,微妙的变化还是在产生,ross和amelie的恋爱以及结婚一节,感情的铺垫已经不是肥皂剧的模式了,其中的感伤令人怅然若失,是颇为精彩的一段;而人物的描述,也在起变化,ross性格中自私的一面逐渐扩大以致这个人物越来越不可爱,chandler也失去了耍宝的面貌,变得稳重而深情款款。于是到后来越发珍视phibi和joel的单纯可爱,他们是不变的《friends》,是童话的梦幻主人公。在漫长的肥皂剧时段里,编剧为我们设立了牢固的童话模式,时间却在悄悄的改变这一切,编剧们在夹缝里挣扎,无可奈何。《friends》们伴随一代人度过年轻的幻想岁月。人物之间分分合合的关系和交叉的矛盾可能一一呈现之后,我们可能再也咀嚼不出曾经拥有的精彩,那么,也许就是《friends》亮相谢幕的时候了……
同样是以曼哈顿为生活背景,相比于《friends》,另一出新锐肥皂剧《sex and city》气质上则大相径庭,《friends》是装饰的很好的面面俱到的美国传统文化面貌,《sex and city》却是曼哈顿白领女人的活色生香,都市物质生活的狂流。《friends》是温情脉脉的面纱,《sex and city》却是毫不掩饰的攫取。
《sex and city》一上来就单刀直入,它光鲜时髦,生猛无比。《friends》里面的男女都是温室里的好苗子,乖乖仔的单身生活。《sex and city》这四个女人却都是不折不扣的“坏女人”,绝对的“material girl”,包里塞满避孕套,换对象如家常便饭,心无旁骛的享受着肉体的单身自由。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表皮下面,四个女人的感情却是纤细脆弱的:carrie的深爱mr.big;chalotte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mirinda对相貌和忠诚的疑虑,即使是最淫荡的沙沙,她在面对自己日益松弛的皮肤时,不也是最脆弱的吗?极度的物欲享受对应着内心的失落和挫败,这也许就是《sex and city》吸引一众红男绿女的要点: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而言,绝对开放的肉体享乐并不能被认同,四个剧中人有浪荡的形骸和常人无法想象的享乐生活,内心却极容易受到伤害。这种状态既满足了观众仰视的窥看欲望,又恰到好处的造成了普通人的心理优势:“你们嚣张吧?到头来还不是自己郁闷!”——电视剧的亲和力,正是来自于这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需要看到生活中出现不了的虚构元素,是为幻想;一方面,人们需要看到虚构人物拥有和自己同样的弱点(如果不是更弱的话),是为心理平衡。
和《friends》的根植多元文化背景不同,《sex and city》是白人的世界,剧中除了“人尽可夫”的沙沙有过一个强壮的黑人男友(这个符号更多体现的是纯粹的性力量),没有出现过别的有色人种的角色,生活的背景也是狭窄的,似乎曼哈顿以外就是荒原。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此深层的元素,有时会令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士不悦。而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纽约人除外),《sex and city》比《friends》距离现实更遥远,比现实更狭窄;对于纽约人,尽管《sex and city》不像《friends》那样如布景片一般温馨保鲜,但那种漂浮的生活状态,却也不能说是贴近了真实空间,当carrie花枝乱颤的走过阳光照射的街头,一切好像是一场幻境。
《sex and city》又是男人和女人的交战,男性观众仿如隔岸观火,看女人如何折腾,如何受伤,窥视的成分很大;女性观众年轻一点的会艳羡,会迷惘,年纪大一点的也许早已不胜唏嘘,不自觉的感同身受了。换一个角度说,《sex and city》一上来似乎大有女性主义抬头的架势,内在其实还是传统的、温情的,不然它吸引不了那么多普罗大众——在渴望传统归宿的愿望外面,积极的感官享受虚有其表,女权主义者又要“怒其不争”了。
《sex and city》看久了,就会觉得疲惫,因为“性”和深层下包含的“爱情”,都不是可以整天絮叨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它们需要平静和意味深长。然而电视剧必须不断有噱头不断有高潮,所以,关于relationship的喋喋不休就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剧情在秋千上晃荡:一端是肤浅的情欲、物质享受;另一端是千篇一律的感情告白。穿插式的情节又几乎没有,全部精力围着关系做文章。
肥皂剧更擅长的是《friends》式的简单明快,稍一抒情立刻用笑料荡开,才能好看。像《sex and city》这样,抒情的成分无疑过多。由于剧集本身的特点,铺垫抒发不能透彻,落不到实处不说,反损了那种轻松的调子,变得吊在半空,上下皆不能——越到后来,也许家庭主妇更能在电视机跟前坚持看下去。假设《sex and city》也拍上八年,估计前景不妙。
纽约是美国商业文化强势的标志,《friends》和《sex and city》根植于这个城市并且引以为傲。从表层到内在,它们展现的无疑都是自我欣赏的姿态,然而顾盼久了必然要露出疲惫:《friends》因为长命而难以为继;《sex and city》则是无米之炊,腾挪的空间狭小。它们成长在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20世纪90年代,表现的物质和文化尽显克林顿时期的优越感。在经济衰退的今天,当红肥皂剧的面貌,也将会起微妙的变化。
大洋的这一边,由于dvd的盛行,北京上海在过去的一年里,兴起了《friends》和《sex and city》的热潮,是一件有趣的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类似纽约之于美国人民的角色,在这个迅速扩张的城市里,中产阶级正在形成,而形形色色的外省人也在试图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扮演各自己的角色,所有的成员在自发的完善城市各个层面上的面貌。《friends》和《sex and city》为代表的肥皂剧文化,以及背后所包涵的社会意义,给部分人群的个体生活带来趣味和价值取向上的冲击,这种影响必然会折射到城市文化的整体景观之上——这是东方的另一个大城市,在外来文化的参照和影响下,这里会成为某些人心目中friends的城市,成为充斥着欲望的城市,城市如同高楼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或虚或实的光线令人浮想联翩,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