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写下来却有点麻烦. 权且把这我首先认识的这对夫妇称作A夫妇.
A夫妇,国内某城来的留学生,双双在这里读书,毕业,工作,一帆风顺.唯一遗憾的是,十年来,A夫妇始终未曾生儿育女.所以,尽管两个人赚着高薪,住着华屋大厦,四目相对的时候,言谈神色之间,却总是有点寂寞.
A太太和我在一个办公室.她是公司里除我之外的另一个中国人.我们在午餐的时候趣味相投地成了吃友.边吃边聊,边聊边吃.在周边的中餐馆还没有被我们轮流光顾一遭之前,我对她的生活已经熟悉了,后来和她的丈夫也成了朋友.
A夫妇平静而寂寞的生活在B夫妇插足进来之后就终结了.
故事的开始是在一个社交的场合.那是一个联谊的晚会,香槟美酒、音乐舞池、气氛轻松,宾客如云. A夫妇和B夫妇相遇. 这里,完全没有阴谋,的的确确是个偶然. A丈夫,突然指着B太太,大叫起来:"是你啊."B太太仔细一认,也顿时大吃一惊,对A丈夫说道:"怎么会是你?" 原来,A丈夫和B太太曾经是青梅竹马的小朋友,一个院里长大,上学约来约去过,功课抄来抄去过.待到俩小有猜的年龄,却因为考上不同的大学,便各自奔了前程. 时间隔了近十年,天南地北的,好象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光景.突然之间,两个人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出乎意料地重逢了.
这个时候的B太太,已经嫁给了一个美国人.B丈夫曾经在国内工作,是个外交官.四年任职期间,认识了了B太太,两情相悦.所以,B先生在卸任回国的时候,便娶了这个女孩了.俩人以B夫妇的身份回到美国.他们很快地在结婚之后有了一儿一女,日子也就很快地变得平凡普通,油盐酱醋起来.
这一天,A丈夫和B太太一起跳舞,跳得很尽兴.B丈夫便和A太太一起喝酒,喝得也很痛快.两对夫妇很快地便成了朋友. 接下去的情节,几乎和美国电影类似了.
事情如果真的这样,也就摆平了. 天下的事情,说起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事情发展到关键时刻,我的朋友却没有办法变成>中的人物,她突然全面崩溃,好象哪根神经搭错,整日以泪洗面歇斯底里,一下子从情妇变成了怨妇. 故事因此而没有道理地变得复杂曲折起来.
还是那句话,只要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心不平气不静,似乎就事关"道德". 我有时候试图给"道德"下定义. 我想,所谓的"道德",就象马路上"交通规则".一个社会把它们创造出来,是为了确保人与人之间各司其职,各行其道,互不冲突,互不侵犯的. 比方说,美国的车辆有靠右边行驶的规则,那么,那里的"道德"就是维护和肯定右行者的权利.假如偏偏有一个人不高兴往右边开,一意孤行要往左边开,那么,警察就会给他一张罚单, 这张”罚单”象征的是法律. 当然,在警察到来之前,已经有人跳出来阻止他犯规了,也有人刚好路过便打电话报了警,更有一大群人站在街上大声疾呼,等待警察到来之后作证.这些人象征的舆论和行为的力量就是”道德”. 不过,这个"往右行驶"的规矩也是人自己造出来的. 再假如有一天,美国的驾驶人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将往右边行驶的车辆通通改成往左边行驶,象英国人或者澳洲人一样.那么, 大家在明白了新的规则之后,也都能够遵守新的规则行动,互不冲突,互不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警察"和这些”行人”应该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吧.
四个人,可以是个小社会了.其中的游戏规则由每个人决定,也由每个人执行.外人是不能发言的. 问题是: 如果新的游戏规则不工作,而旧的游戏规则又给破坏了,那么,天下就会大乱. 天下大乱,就不对了."
对"和"错",属于道德的范畴.即便是做强盗,也有强盗的道德和伦理,所谓"盗亦有道".更何况是做生意. 我看>这部电影,其中的男人和女人,在交换妻子和丈夫的时候,这么清醒,这么默契,这么理性,几乎就是在做一笔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的交易,买卖公平,互不吃亏. 交易,可以是货物,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利益,可以是性命,也可以是"性". 至于"情感",则是个没有道理可言的东西.所以,当"道德"碰到"情感",就象秀才遇到了兵,会变成一只软脚蟹,有理说不清. A夫妇和B夫妇四个人的生意没有做成,大概就是因为"情感"被牵扯进来,所以大家先后失去理智,歇斯底理起来.
我每天听朋友讲这个故事,一天一段,就象看连续剧一样.有一天,我听到一半,便忍不住对这部连续剧发表评论:"你这个女人也真是,好扫兴.其实是个蛮好的故事,都让你给搅了."她吃惊地看看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就给她打个比方:你看,一群人在造房子,大家兴高彩烈地开过会,取得共识,又一起画过图纸,决定了朝向.可是,造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不耐烦不情愿了,不由分说地将资金抽出,结构毁掉.这个人的这种行为,岂不让其他仍然专注与造房子的人疯掉. 这就是做生意为什么要有契约.契约,是为了让参与其中的人搞清楚自己到底失去什么和得到什么,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以及应得的好处.
"可是,我不愿意与其他女人分享我的丈夫,我爱他"她说.我觉得她有点拎不清.情感是情感,生意是生意.怎么可以如此混淆不清呢. 如果还是有情感的,那么,听听人们如何把这两句话说得那么经典:第一是:不要测试爱情.第二是,不要高估自己.所以,她一开始就不该参与这个游戏.
"那么,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呢?"我想帮她分析一下剧情."B先生虽然有点失望,但他是美国人,自然不会强求."她告诉我. 在A太太拒绝演出之后,B先生也撤离退场.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A先生与B太太的问题了. 如果A先生和B太太都是性情中人,决定"把爱情进行到底",那么,事情就简单很多,其他的人大不了一拍两散.可是,我的朋友又说,"现在的问题是,B太太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婚姻,也不愿意放弃与我先生的往来".
复杂啊,A 太太的问题已经不小, B 太太的问题就更难办了. "是爱得不够,或者根本不爱吧.爱到惨烈的程度,可以不顾一切,重新结婚离婚.霸住两边算什么,只是占尽便宜,只是极端自私,"我对A太太只是可怜,而对B太太简直是厌恶了.
"厌恶",也算是一张道德的罚单了吧.连"盗亦有道",一个女人,为人妻为人母,可以这样无品吗.
"你自己有什么打算呢?"我问."我愿意等他,直到他回心转意."既然如此,旁人还有什么意见。
我之后对这个故事逐渐失去了兴趣.这码戏上演到结局的时候,情节便显出了它的简单,无非是男子另寻新欢,女子红杏出墙.这样的戏剧在中国已经上演了上千年,实在了无新意. 或者,所有诸如此类的故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包装也许有所不同,可以很前卫,可以很怪诞,可以很梦幻,可以很冷血。 万变不离其衷,唯有当事人被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