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政治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在>一文中曾引用过刘禹锡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一位
朋友问我可不可以谈谈刘禹锡,我当即就答应了他。可后来却先写了>的
有关文章,又和一位网友游戏了一回笔墨。接着是出去旅游,回来后病得一塌糊涂。
就把答应这位朋友的事撂置了很久,真感到很不好意思。在这里先深表一下歉意,
再进入正题。

刘禹锡是唐朝中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写过上千首诗、词、赋。其中
多有脍炙人口的佳句,传诵极广。作为政治家,他虽出身并非豪门,但经过自己的
努力,在仕途道路上一帆风顺,很快就进入到高层政治圈中。他和王叔文,柳宗元
等人一起在唐顺宗的支持下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政治改革,目标是对准权力日益增大
宦官集团和藩镇割据。他们的改革受到了来自上层和地方的顽强抵制,最后以失败
告终。反对势力迫使唐顺宗下台,给王叔文处了极刑;把刘禹锡和其他改革人士被
发配到边远地区。

十年以后,当权者或许是想到了刘禹锡的才干,把他召回到长安。对一个被流放了
十年之久的政治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新回到高级政治圈的极好机会。只要他能
像其他的人那样发表个悔过书,再对当局者说几句感恩戴德的话,表示一下“永不
翻案”,很有可能就官复原职了。哪怕就是保持沉默,也不愁在京城里捞了一官半
职。而正直的刘禹锡却从未想过和做过这样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在长安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据说有一个很有法力的道士,在名
叫“玄都观”的道观中种了上千株桃树。棵棵树上桃花盛开,千红万紫。市民们无
不以到玄都观看桃花为时尚。一时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甚至连一些
士大夫们也不能免俗,趋之若鹜。刘禹锡就以玄都观看桃花为题材,写了一首七绝
诗,诗名是《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就是再没有政治嗅觉的人,也可以读出这首诗的讽刺味道。它把现实政治舞台上那
些红的发紫的新贵们,统统嘲弄为踩着刘禹锡肩膀上爬之流。毫无疑问,这首诗得
罪了当朝的权贵们。刘禹锡再一次被发逐出京城。这一次处罚得更严厉,在外一呆
就是另外的十三年。终于等到了新皇帝的上台,新政策的出现,刘禹锡才再一次被
召回了京城。但这个倔强的刘禹锡依然不去讲感恩戴德的话,却要先到那个玄都观
看看昔日的桃花。这一回他所见到的再不是当年那咤紫嫣红的美景,也不见熙熙攘
攘的追花族;剩下的只是满目的青苔,和一望无边的野菜野花。刘禹锡当然不会放
弃这个机会再去讽刺他的政敌们。他写了一首新的诗,叫《再游玄都观》,诗曰: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讽刺意味胜过前作,不过这次再没人追究这首诗的“政治责任”了。

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在欢迎他归来的宴会上为他写了一首诗,刘禹锡和了一首,这
就是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刚直不阿的刘郎是回来了。但,志同道合战友的被杀戮,自己被弃置二十三年的挫
折,以及当今满朝的新人新秀对他象是看到古董、异类的冷漠,处处是物异人非的
感受,使他很清楚地理解到他已不是二十三年前的他,环境也不是二十三年前的环
境。他形像地把自己比拟为一叶沉舟,一颗病树;在千帆竞扬,万木争春的新时局
里,所能起到的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文革后期,宣传喉舌把刘禹锡列为法家代表人物,受到过宣扬。其实,到现在我依
然搞不清他们划线的依据是什么。但不论是法家还是儒家,或其他什么家,在我看
来,一个政治人物,若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理念,和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不惜玉
碎,而不去投机取巧的高尚情操,就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就应该赢得人们的尊敬。
刘禹锡正是这样的政治家,这就是我一直敬佩他的原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