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游记 之洛阳

破浪冲涛到碧湾, 插玉屯云满渭川. 不恋荣华不慕仙, 每日江边理钓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旧日游记 之洛阳 刚刚看了介绍白居易, 想起了当年曾去过他故居, 记得那年电影少林寺才放映, 嵩山成了一处热门的地点, 那年头旅游事业还比是很发达, 暑假的学生旅游还是很热, 本来约好一帮同学在毕业前一年暑假再周游一次祖国大好河山, 结果成行时就剩俺和另一哥们. 我们第一站就是洛阳, 经一夜的火车折腾, 地二天一清早就到了古都, 昨晚刚下过一场大雨, 这使城市显得特别干净, 由于时间太早, 我们把行李寄放在火车站, 就搭车去龙门.

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岸边,  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我们来的太早, 收门票的还没上班, 我们就从不太高的栏杆上爬了进去, 由于刚下过雨, 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 沿着清清的河水一会儿就到了石窟, 不知是由于多年的战乱还是文革, 许多石像都没了头,我们还把身子藏在像后, 就露一脑袋和这些佛像合影, 现在想想还觉好玩, 不过可真是有点亵渎神灵, 罪过罪过.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河另一侧的琵琶峰上,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称为白园,这位诗人曾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唱酬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会昌六年,终老于河南履道里,白园在龙门桥东头,迎门为青谷区,丛竹夹道,荷池送爽,乐天堂、听伊亭、松风亭等。乐天堂内有白居易塑像。园中间为墓体区,有墓冢、24吨重的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楼。我们也就顺道一游.

不一会儿, 天空又下起了雨, 我们到达关林洛阳关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墓冢,相传曹孟德就是在此处得关王爷”还我头来”之梦, 这里有古柏翠松,绿树葱茏. 在雨中游关林的感觉真不错, 游人很少, 那八十二斤的关王大刀就放在那, 也没人管, 我们分别都举起大刀留念, 不过真要想用这刀去杀敌还真非得有关王爷的神力不可 关林

关林有一碑,是70余座碑刻中唯一的一座刻画碑,此碑上所刻即“关帝诗竹”。它画中藏诗,原为关公借物寄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碑上有两竿翠竹拔地而起,雄健挺劲。左方一竿竹子稍向右斜出,清新俊逸的丛丛竹叶,疏密有致,丰丽滴翠。整个画面构图简练,主题突出。若是细细观察和品味,你会发现,这些似在临风摇曳中下垂的簇簇竹叶竟组成了一个个文字,原来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画的右上端还有两方刻印,上边是阴文“关羽之印”,下方为阳刻“汉寿亭侯”。 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王爷在曹营的故事。关爷衷心不改,一心系念着兄长刘备。一天,他思索着给刘备写封信,可又担心被曹操发现,于是就画了这幅竹画托人捎给刘备,表达了富贵不能淫的品格,这即后人所熟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典故的出处。 关帝诗竹画是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韩宰临摹的。关羽究竟有无此作,无处考证。据有关资料显示,清代文人善用竹叶、花、鸟等组字成画。关帝诗竹很可能是他们附会而成。

出了关林, 又赶去白马寺, 这庙相传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 那门口还真有人养着两匹白马让人拍照留念, 要是自备相机, 骑马照相才两毛钱, 我们给了他一块, 让我们骑着转一圈, 您还别说, 这马还真不错, 俺下马后那跨骨都合不上, 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也许是因为第一站, 再加刚刚是雨后, 洛阳给俺的感觉真是不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