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WXC今天的新闻,原引中国青年报。我对其中的观点有许多保留。首先,中文翻译中有不少错误的地方。这是2004年初的文章,不是2006年的。其次,文章的结论的动词是MAY,而不是肯定的,翻译时却把它作为肯定了-“这些表现都是夫妻恩爱、婚姻幸福的标志。” 作者只是称可能而已。第三,作者Dr. Schulz只是一个副教授而不是教授,译者为了显示文章的权威性,故意把“副”去掉了。最大的错误是,文章中最后一段只是作者的建议,而不是事实,而翻译则把它当成了事实。这是原文:“In satisfying marriages, he says, husbands may also increase their support--such as with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household chores--when their wives are angry after a difficult workday。”你们自己去看看中间有多大的差异。
文章的本身也有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从统计学的观点看,42对夫妇这个sample量太小了,对于推断出科学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如此小的sample量下,偶然要比必然的可能性高很多,得出的结论就不具备任何的代表意义。
还有一个漏洞是,对婚姻的满意与否,按作者的方法,是由参与Survey的人自己认为的,而不是通过相对客观的标准下检验出来。按照他的统计方法,没有统计单个家庭的,而是把所有参与的人放入一起计算。因此,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一家中,常常发火的妻子觉得婚姻是满意的,而丈夫则未必。
此外,文章并没有考虑到外向和内向型的区别。外向型的人通常喜欢对外释放心中的不满,而内向型的则倾向于internalize。这在相当程度上,和对婚姻是否满意无关,只是个人处理的手法不同而已。文章还有一些主要的结论并没有翻译出来。比如,作者(其实不止Dr. Schulz一人)认为男性对工作压力,回家后的反应并没有定式。
我并不认为在工作中受到压力,回家把气发在心爱的人(或亲人)身上是正确的或应该鼓励的,不管男人和女人都好。试想,谁想无缘无故成为你的出气筒呢?除外两人有默契,事先商量好。当然,气憋在心里不发也是不健康的,因为人都必须找到合适的宣泄管道,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否则,迟早,也会放出来的,那时候更危险,伤害更大。问题的根本在于,两人必须事先沟通,协商好,看看哪一种方法最适合发泄心中的愤怒,而又不容易伤害到对方。这个可以通过运动,交谈或role-playing等来实现。
So until next time, 别在外受了气就回家向你的丈夫或妻子撒野;否则,这样的婚姻不可能长久。更别拿父母或子女出气,对于无辜的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种abuse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