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分析了马超起兵,可能没意识到曹操真的会杀他全家。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4/6517.html
现在就来分析,马腾一家被杀的可能真正原因。
马超公元211年起兵,曹操亲自领军去镇压,当时曹操并没有拿下马腾。马腾一家留在邺城,协助曹丕防守后方,邺城。
而一年前,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的铜雀台完工,19岁的曹植作《铜雀台赋》,曹操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认为他“可定大事”。
这个时候,曹植刚刚崛起,获得曹操的欢心。手下的势力开始膨胀。
曹丕曹植的夺嫡之战,刚刚开始。
曹丕作为大哥,被曹操委任留守后方,是给了曹丕一个展现自己才能,是否够资格当储君的机会。
这个时候,在曹丕留守的邺城附近,发生了田银、苏伯起义。史书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田银、苏伯领导当地屁民举行起义。幽、冀二州屁民纷纷响应,起义声势浩大。
这是对曹丕的一次巨大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储君,估计就要曹植来当。
为啥田银、苏伯这个时候起义?
当然是曹操去打马超,曹军主力都走了,幽、冀二州空虚。
背后的黑手是谁?是谁在扇动?
这就要从谁会得利的角度去思考。
嫌疑人有两个:
一个是马超,曹操的后方起火,必须领军回来镇压,搞不好如果曹军军心一乱,马超甚至可能翻盘。这是为马超开辟第二战场。
还有一个,就是曹植。曹操不在,邺城是曹丕在控盘,整出些大事来,曹丕就有责任:你明显威望不够,办事不妥,别人才会造反,是不是?如果镇压不了,那就是你无能,镇压得了,你也不过是亡羊补牢,给你自己擦屁股而已。造反死了这么多百姓,曹魏实力大亏,这个责任,莫非你想推给曹操不成?
不管怎么样,曹丕都会头痛。
如果是马超在搞事,那背后的黑手就是马腾无疑。但是,马腾处于嫌疑之地,估计是会被监视起来的。直接出面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和曹植联手,出主意暗示曹植去搞,那就容易多了。
不管这件事背后,马腾有没有参与,他都有嫌疑。
但是,曹操也不能就因为马腾有嫌疑就杀他。所以,在回来镇压了田银、苏伯领导当地屁民举行起义之后,用马超造反的罪名,杀了马腾全家,以绝后患,就是最好的理由。
否则调查下去,如果扯出曹植,那就没法交代了。
当然,也可能马腾,曹植都是清白的。
但是曹丕向曹操这么暗示,比如向曹操表示,马腾的儿子马休见过曹植,送了一匹马,两人相谈甚欢,具体说了什么就不清楚了,然后苏伯田银就莫名其妙的反了。
这么不显山露水的扯曹植进去。
曹植只能吃哑巴亏,而曹操只能杀了马腾全家灭口,断了两人在这件事情上面纠缠的可能。
这可能就是为啥马超211年造反,马腾要到一年后,212年,曹操才用马超造反的理由,杀他全家的原因。
而韩遂等人的家人,就纯粹是被殃及的池鱼。
既然是马超造反的名义诛三族,韩遂家没有理由会被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