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入厕习惯在改变
——从孟广美嬉大陸入厕习惯引发争议说起
方初
人年龄越大,上厕所的资格越老。廢话,没听说谁只吃不拉的。
资格老不等于懂得入厕知识。狂话,没听说活那么大岁数不懂得入厕程序。
别抬扛,知识就在程序上。
厕所是一面旗帜。在家、出门都想它,虽不叫钟情,但却爱在它那里排队掛号,想插队搶位子可不行,因为排队者不是去参观而是急着方便。公共埸所,厕所设施占有重要地位,有了就能揽客。北京什刹海有的酒吧,特别标上本店有这臭玩艺。有的居民,家门口也标上这臭玩艺,每次收二元。可是厕所要建在谁家门口、隔壁,谁也不干。现代建筑,厕所设计五花八门,但感官、印象趋向美,外加小超市功能,变臭为香。这叫感官美。
厕所可是名牌,人人皆知,叫法百样,内涵文化,意寓深刻。先有厕名,叫惯了,与臭密不可分。又改称茅房、后头,臭味不变。又引进舶来品,称洗手间、化妆室,比直接了当、斩钉截铁叫拉屎撒尿婉转点。目的是先从语言上除臭,应该说有所觉悟。这叫名称美。
用厕习惯是生活质量的写照。全国各地,解手习惯不同。陕北的厕所离卧房很远,远离臭气,锻练走步,但很不方便。四川农家,人畜同室,厕所便利,浊气冲天。昔日上海,阁楼马桶,可作椅凳,刷桶技巧,不拜师不行。街上尿池不隐蔽,行人一目了然。苏南农村入厕,有两个坑,一男一女可同進,熟人还可聊天。1970年时,有人告訴了我,我去实踐,确实这样。北京厕所改变很大,但外来人口居住地,尿屎外流,无法下脚,可他们照用不误。中国绝多数人对厕所要求不高,一要有,二要用手纸,三有洗手设备即可。入厕是个人秘密,最好一人一间,一排坑不隔,虽能聊天,相互看看拉屎神态,用力大小,但实在不雅。
便后擦拭极为重要。农村拉屎,野地一蹲,土块、柴禾擦屁股。后来我见有人用食指擦,鞋头一抹就提裤子了。进步了,用手纸。可什么纸都用,帶油墨的报纸,有细菌的包装纸,不合卫生标准的手纸。有痔瘡者,一到擦的阶段,担惊受怕。几十年来,我习惯用水冲。开始是水罐,后洁身器出品,赶快先安,坏了再买。好处是不用手纸,冲洗干净,化解便秘,外加水温调解,便池坐圈冷热电脑控制,水柱旋转按摩,可谓治疗、健身、通便一体。到大街怎么办?我到処找澡塘子,要不打車回家。美国厕所相当讲究,手纸随用,无气味,可没有洁身器装备。我从国内帶去洁身器,可三通不与匹配,都想用,但无法安装,只好帶水罐。而水罐这玩意除了北京等地有外,其他城市还没有。
厕所不怕臭,臭也是相对的。清《笑得好》讲,有钱富翁在客中偶放一屁,一客曰:不臭。一客曰:香味。富翁愁眉问:屁不臭则五臟损,吾其死乎 ?一客再嗅曰:臭味已来。一客鼻深吸、手 掩鼻、蹙额曰:臭得更狠。可见臭不是原则,勤打扫即可除,但卫生习惯第一位。一个家里最值得参观的是厕所。见厕所,即可判断主人的生活质量、文明程度。
我见识湥??芯醪匏?璞浮⑷氩尴肮撸?玫氖侨毡荆??删煌猓?陀兴??茨?嗌砩璞浮V泄????灰?氯嗽诓匏?纤等?浪模?媒簿康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