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也说《和莫利一起的星期二》
也说《和莫利一起的星期二》
2006-09-26 22:58:57
By: 俺那所谓的生活 博友在她的博客里提到了她在看的一本书: 《和莫利一起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也想凑个热闹来分享一下俺读这本书的一点感想. 讲实话,几年前(大概是1999年)读到这本在《纽约时报》上连续四十几个星期上榜的记实书时,并没有感觉很大的冲击.原因是在美国的主流社会里这本书里所宣扬的一些观点是common sense.宗教,媒体, 和其他带有宣传作用的地方,如出版,都对书里的观点有了反复的论证,教育也是深入人心.要用类同观念给主流道德风尚一个冲击实在是很难的事. 过去一年,俺到中国旅行了多次.在中国社会中俺看到的主流意识倒着实让俺觉得有必要给国人推荐这本描述一位即将死亡的老人如何看待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宽容、人生的意义等话题的书. 人总是要衰老的,人们也总希望自己变年轻,问题是得接受现状并能自得其乐。在莫利看来,衰老并不就是衰败,而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有其积极的一面,他说「人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只想往前走。」这种乐观和态度是莫利思想的主体.莫利对死能坦然面对,他认为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境中,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做著自以为该做的事。而当人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看问题的眼光也就不同了。一旦人学会了怎样去死,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就不会迷于名利之中,很多为此而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也许会让出空间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他认为人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人满足。 很多人想拥有新汽车和更多财产,然后沾沾自喜地对别人炫耀,莫利对此的解释是这些人其实是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爱,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期望通过这些物质上的满足能得到感情或爱的回报,但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物质的东西永远无法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莫利认为现代整个社会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它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灌输:拥有得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也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利表示,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这也是莫利思想中对物质和精神关系论述中的精华. 中国文化中有股力量,就是看破红尘.在俺看来, 看破红尘是消极的态度. 看破红尘虽然有正面的意义,也就是超脱自清的一面,但它消极的态度其实并非人类享受幸福的真谛.如何又超脱自清,又积极向上呢? 莫利思想给出的药方是积极参与.对感情的态度就是最好的例子. 莫利思想不逃避感情,他强调要学会超脱。莫利所说的「超脱」并不是不投入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完全投入进去,要接受所有的感情,包括爱恋、疾病的痛苦、失去亲人的悲伤,让自己去感受这些经历,充分地体验,明白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后,然后才能彻底走出来。如果逃避这些感情,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会始终心存恐惧,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这就无法超脱出来。莫利认为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这种东西。莫利说,爱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如果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就会有麻烦。 莫利强调对人对己都采取宽容态度,他强调要原谅别人,也要原谅自己,不要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也不要犹豫,任何事只要现在做起就不会为时已晚,很多事一旦错过就没机会挽回。他说,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些情绪让他抱憾终身。 莫利因得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在他学生,著名专栏作家 Mitch Albom和他共渡十四个星期二后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在Mitch Albom这本书里得到了保存.让我们有机会领略一位被疾病判了死刑的老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探讨.这本书和Mitch Albom2003年出版的另一本探讨人生意义的著作《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其实可以成为对当代忙碌人士,特别是在中国现阶段强大物欲引诱下忙碌的人士,起特别人生指导意义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