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思考
本片是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导演徐静蕾把故事搬到了30年代的中国北平。12岁小静蕾喜欢上了邻居作家姜文,从见到他第一眼就喜欢,默默喜欢了一年然后搬家了。6年后回来北平读大学,姜文终于注意到成为大姑娘的亭亭玉立的她。然后一夜情,他圆了她儿时的梦想,他只不过是在众多女人中又多了个玩伴。他离开北京两个星期后回来却完全忘了曾经的诺言再没找过她。她选择离开,怀着他的孩子。8年后他们再相见,她已是一名交际花。他又一次没有认出她。就如同8年前他没有认出这个女大学生就是当年的邻居小女孩一般。接着又是一夜情,他给她钱,又一次离开,同样的诺言我回来后就找你。同样的没有实现。又过了4年,他收到了临死的她的信,也是她临死前的告白。
这个男人的女人和孩子都死去了。临死之前,她写了这封信。对于男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女人的笔迹,陌生女人的来信。可是信中的故事,就是一扇大门,一把钥匙,开启他沉睡多年的记忆。透过窗前的薄纸,穿过一扇扇木门,隐约的,那个十几年前的女子,微笑着,正看向自己的爱情......
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除了演小徐静蕾的小姑娘之外其他两个主演的选择都是失败的。徐静蕾在演绎女主角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感受时是麻木的,无法区分这种不同年龄带来的不同,表演毫无张力。女孩少女时期的灵动矜持和成熟女性的韵味母性在徐的表演上是无法体现的,除了着装上的区分外无法让观众得到共鸣。至于姜文我个人觉得他是不适合这个角色的,模式化的表演显得呆板,演员的风格和角色不吻合,达不到原著中的效果。
我个人非常欣赏这部影片的音乐,从这首琵琶曲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女人留下的无限思量。
她说,——我爱你,你是我的一生,而你,却对我一无所知。——默默的,默默的,去爱一个人吗?当她一头撞进了他的怀中,悠扬的琵琶响起,美丽的风筝,还有女子快乐的心绪,一起飞扬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没有什么感情,能比这份感情更加真挚,更加专一,因为这是一份隐藏在孩子心里最初的爱情。时间流逝,可是在女子心中,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个胡同。寂寥六年,回到最初的地方,带着行李,带着希望,带着秘密,带着回忆,带着怀念,带着涣然一新的自己。他,从未认识过你,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你在期望些什么呢?记忆,对于某些人来说,刻骨铭心。对于某些人来说,转瞬即逝。八年之后,再一次激情相对,晃若隔世。胡同,依旧;院子,依旧;书,依旧;人,依旧;心绪却面目全非。他知道他抱着的,是多年前家门对面那个寡母的未成年的女儿吗?他知道他抱着的,是多年前他从街上救下的女大学生吗?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包括她说,“我都方便”时,步履轻盈的跳过雪地那一刻,笑的几乎颤抖的心。看到这,我都觉得不舒服,个人认为导演这样的设计是失败的。
女主角在剧中出现过几次端详自己手的片段:第一次是女主角童年时候洗手的时候将手翻覆端详;第二次是女主角少女时期吃柿子的时候将手翻覆,让烧水的热气暖手;第三次是女孩长大后跟男人一起回家,抚摸那个饰品和书架的时候也给了手的特写;还有一次是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男人在教她用打字机的时候,把手放在了她的手上。老师上课时说看不出导演为什麽要安排这样的镜头,我的理解这就是个人的一种习惯,显得很生活,当然就影片的作用来说,也是通过一个小动作串联人物的几个时期。岁月流逝,人在长大,可某些习惯是不会改变的。换个角度说为导演想一下,也许是在隐喻他们两个得手有相似之处,但是我没看出相同点来,呵呵。
我认为茨威格这篇小说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比”的运用。大的构架不说了,在比比皆是的细节中,最终认出女主人的竟是那个老佣人,这一瞬间的反差成为了整个小说最震动人心的一幕。影片对此的处理也是我认为最好的地方。老佣人当时并没有出“声”相认,而是用疑惑的目光在说话,无论是从演员的表演,我认为都比较到位的:女人离开那间屋子,就在院子里,她遇到了童年时几次遇到的作家的管家,年迈的管家颤抖的双手捧着盆景,白发与皱纹。多年前,他每次见到她在这院中进进出出,总是说,早啊,小姐。现在,这句话又一次在她耳边响起了。——亲爱的,你的管家还记得我,我多么欣慰,又是多么伤心。所有人都记得,惟独你忘却了。所有人都可以忘记我,惟独你要记得我。你把我遗忘了,我就算在全世界的人心中刻骨铭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看原著小说的时候,对于女人出来后遇到老管家那一幕我已经在自己脑海里想象过各种场面。老管家必须是惊讶,惊讶到呆掉了,并且那表情还得透出一种害怕。他认出故人,他还理解到了故人此刻处境,这时他自己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表情面对眼前这个“小姐”,那已看过浮世多少云烟的平静的心里仍慢慢渗出一股酸楚。
没看过小说的和看过却印象不深的,以及非常喜欢小说的,都可能对电影有不同的感受,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喜欢自己喜欢的就好。我个人认为本片只能算作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而已。还是小说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