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TC看好莱坞电影的情感表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些天去看了派拉蒙((Paramount)公司新出品的《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这部电影。虽然整部影片笼罩着一种低沉而灰暗的情绪,可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宏大的灾难场面,也不是曲折精巧的故事情节。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偏偏是其中一个非常幽默的镜头,和从这样的幽默当中引发的思考让我从这样一部似乎不应有出乎意料之处的影片当中找到了惊喜和感悟。

这个镜头开始时,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扮演的警察跟他的同事两个人被埋在废墟下已经很久了。他的同事在饥渴痛苦之中梦见了一束白光,温和慈祥的上帝出现了,向他微笑着。随着镜头的拉开,大家发现上帝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慢慢地递到他的面前。这时候,全场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的想象中描写911的电影应该是有大规模的灾难情景以及救援场面这也是好莱坞电影非常擅长的。影片上映时正好是911五周年纪念,加上美国国内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认为政府对恐怖主义的打击不力,让人不免觉得这可能会是一部歌颂英雄的影片,并借此再次唤起美国人心里的爱国情怀。看完了这个电影才发现它对整个故事的处理和想象的确实不大一样。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幽默场景。在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下,影片的情感表达是要经过慎重考量的。整个事件在美国民众的心里几乎可以说是一块不能触碰的伤疤。所以在处理的手法上一定不能太随意。美国电影市场里的一个大忌就是让观众产生反感情绪(Offensive),不管出于任何原因。而这种反感情绪在如此敏感的题材中是最容易出现的。可是导演Oliver Stone却大胆到在这样一个悲伤的基调里开个玩笑,其勇气实在值得赞赏;而这个玩笑又能被观众欣然接受,这就要归功于整个影片在情感铺垫和拿捏上的恰到好处,从而烘托了影片深入人心的真实性。

整个故事首先就是真人真事,讲的是两个普通的纽约警察在事发当天被调去救援,可还没等他们开始行动,就被埋在了倒塌的大楼下。影片花在场面描写的笔墨少之又少,重点放在他们被压在地底的过程,两个人如何相互鼓励,从有信心获救到几乎崩溃。观众很快被带到了如十八层地狱般的废墟下,并且不由自主地进入到那种令人绝望的情境中。两个人身负重伤,不能动弹,又没吃没喝,只能苦等死熬。于是他们不断地开始回想生命中的美好,谈论自己最亲近的人,来获取精神力量。有了这种真实的感觉的铺垫,出现了拿着矿泉水的上帝便显得合情合理,让人不禁悲中生喜,也不由得佩服美国人在生活里随处可见的乐观与豁达。

故事的另一个层面是受难警察的家人和孩子。除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回忆以外,更多的是他们的家人是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灾难的种种细节刻画。全家焦急等待消息,妻子悲痛欲绝,大人向孩子们解释发生了什么,而孩子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些人并没有表现得多么坚强勇敢,只是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应对这个事件。年纪小的孩子不断地问大人问题,大一些的孩子闹着要去废墟救父亲。所有这些,都很自然地让人回忆起911事发当天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景象,当时正在做什么,怎么得知的消息,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等等。换句话说,影片在一步步地引导观众去挖掘自己内心的情感。

影片还有一个侧重放在了志愿者精神的这个主题上。一个擅长刑侦工作的预备役军人主动来到废墟上,搜救幸存者。在他的周围,来自全美各地的支援工作人员在昼夜不停地工作。是他最先发现了两个受困的警察,并和其他志愿人员一起费尽周折地把他们解救出来。影片最感人的场面就是所有在场的救援人员在欢呼中把两个警察抬出废墟。

看完影片,如同真实地经历了一遍整个事件。虽然通篇没有涉及到任何政治,但观众却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恐怖袭击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真实,这部影片在上映前的市场前景颇有些令人担忧。宣传短片的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大批人觉得五年还不够长,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就去影院里观赏这个题材的影片,勾起他们不喜欢的记忆,有些甚至说这类影片会给事件的亲历者造成伤害。电影公司因此也有很大的压力,怕犯了之前提到的商业影片的忌讳——招人反感,因为反感情绪会直接导致影片的票房失败。但是经过了几个星期的放映,票房并未出现预料中的最差结果,反倒令人满意,大多数观众也接受了这部影片。

每个电影根据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需要,可能会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大场面。但我想,仅仅凭借昂贵的大制作和排山倒海的大场景也许并不足以打动观众。真正能够触及你内心的往往只是那么几个镜头,或是只言片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