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耶路撒冷!(五) “敌占区”----圣地伯利恒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一家出外旅游时,很少坐出租车,多是搭乘公共交通。这次作为一个例外,首先是对人肉炸弹的恐惧;另一原因是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之间,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公交车是极不方便的。我开始并不了解,是在和出租车司机讨价时,才认识到,要去伯利恒,最好还是请他帮忙。50美元,去趟橄榄山,再去伯利恒,感觉还算可以。但嘴上还是说他宰了我;他也不含糊,说今天是做了赔本生意,谁叫他是基督徒呢。

他的名字叫查理,很健谈,边开车,边导游,也讲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关系。他说他是基督徒,是阿拉伯人,所以很中立。因为伯利恒地处巴勒斯坦人控制的西岸地带,尽管和耶路撒冷相隔不到20公里,犹太人是不去的。而以色列政府沿着以巴的边界修建了大墙,巴勒斯坦人也很难出来。他对建大墙很不满,说是西岸地区实际成了大监狱。我问,没有大墙他们就可以随便出来了?就不是监狱了?他看了我一眼,说,看来你也知道一点中东的事。

当汽车穿过一条很长的隧洞时,他说因为建大墙,以色列关闭了从耶路撒冷直接到伯利恒的公路,开辟了一条新路,绕到伯利恒的后面。这条隧洞就是新路的一部分,是以色列国土上最长的隧洞。他说出了洞,就能看到大墙了。出洞后,真的看到了离公路不远,沿山建起得水泥墙,墙里就是所谓的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仔细想想,为了自己民族的安全,就把另一弱小的民族,用大墙圈起来,是不是过分了些?又让我想起冷战时期建的柏林墙,那些曾经极力谴责柏林墙的舆论界,是不是也谴责过我眼前的这道墙?柏林墙作为冷战结束的象征被推倒了,什么时候,作为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的象征,也把这座墙拆除呢。

经过了两个检查哨后,就进入了伯利恒。有趣的是,去伯利恒的车是不须检查的;而开回耶路撒冷的方向上,以色列士兵认真盘问着每一辆车和车上的乘客。我们在回程时,也受到盘查。当时好紧张,因为我们把护照留在饭店,无法证实游客身份。好在我们的脸说明了我们是谁,士兵没多为难,放行了。查理说,每一个巴勒斯坦人,都需要申请许可后,才可以离开西岸进入以色列。第二天,在从死海回耶路撒冷的汽车上,证实了查理的话不虚:一对巴勒斯坦夫妇登上BUS后,司机不仅检查了他们的车票,也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许可;而车上的其它乘客,都只是掏钱买票或出示车票而已!难怪查理说,在这里游玩很好,但生活在这里,并不幸福。


伯利恒的广场和街道

还是说说在伯利恒的见闻吧。

伯利恒是个不大的山城。城中的建筑格式与耶路撒冷相似,就是显得老旧些。街上闲散着很多明显是无可事事的男人,让我马上联想起在电视画面上向以色列军人扔石块的示威者,但愿他们别砸我。车在山道上拐了几次,就到了一条主街。在一个卖旅游纪念品商店前面,查理停了车,说将由这个商店的人开车送我们去耶稣诞生的教堂。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不可以直接送我们到目的地,而要先停在这儿,不会只是“强制”我们买些纪念品吧。上了另一辆车,新司机,就我和太座两个游客,又有点紧张了。太座害怕,我给自己壮胆,说,“怕什么,我们是朝拜圣地,有圣灵保护呢”,太座嘟囔道,“圣灵保护你?你又不是基督徒!”

到了教堂,新司机把我们交给了一个正在等待着我们的神职,说是他要为我们导游。这大概是换人来的目的,大家都可以分享些旅游资源。也好,听他讲讲,也可了解得多些。太座高兴了,说这次我们成了贵宾游。我下意识地摸了摸钱包,但愿还够。

这是在当年耶稣基督降生的马槽旧址上,建造的教堂,被称为圣生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Nativity),还是那个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下令建造的。以后的几百年又拆拆建建,现在的主结构,还是公元7世纪的样子。教堂的进口极古怪,高只比一米多一点,宽不过两尺,只容一个人低头弯腰进去。当初是为了保护教堂,人为地用石头堵成这个样子。后来,干脆不拆了,保持了三百多年,并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Gate of humility。 还没见到圣迹,就逼着你先矮了一头,要不怎么能叫谦卑呢。


空无一人的圣生教堂。可见1500年前的壁画和地面。

教堂大厅显得极为破旧,大石柱子风化得斑斑驳驳。地面上开着一个大洞,洞里是四世纪时的原始地面。墙上有几大块发了黑的墙皮,据说是当年的马赛克装饰壁画。在大堂的尽头,主祭台的侧面,沿着几节向下的石阶,穿过一个矮小的大理石拱门,就会进入教堂的核心,当年马槽的遗址,主耶稣基督降生之地。现在人们称为Chapel of the Nativity。


下去就是耶稣诞生的地方。

可能是过了旅游的高峰季节,也可能是出于对伯利恒安全的担忧,在伯利恒的游客极少。整个大教堂内,就我们和两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空旷暗淡的教堂,本来就有点阴森森的感觉;现在要下到地下室去看圣迹,还真得有点勇气呢。那个澳大利亚的女游客,说自己腿脚不舒服,就留在了上面。她可是刚刚走了几十个台阶,从路面上到教堂的呀!再下这不到十个台阶,就不行?现在想想我们的老圣人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可能还真有些道理。道理归道理,来就为了看,是硬道理。不管太座害不害怕,拽着她就走了下去。

地下室的中央,是一大壁龛。壁龛的地面上,有一个银质的十四角星。星的中央,就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精确地点。十四这个数,对耶稣意义很多。首先,象征着耶稣的血亲关系。圣经福音书记载,从亚伯拉罕到大卫王是十四代,从大卫王到囚禁巴比伦,是十四代;再从巴比伦时代到耶稣又是十四代。再有一个说法,是耶稣诞生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有十四个邦国。最后,联想到耶稣背负十字架走过一生最后的十四个 Stations,还真得承认十四是个不寻常的数字。总之,这十四角,时间上代表了从古至今(圣诞);空间上代表了普天之下;个人经历上代表了他最光辉的时刻。导游对我强调十四角星意味着耶稣是从王到王,万王之王(基督就是王的意思)。我理解他的意思,就像我们老的成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十四角银星的中心,就是耶稣的诞生地

壁龛的对面,是一个简陋的石洞,里面是婴儿耶稣用过小摇篮的祭坛和在耶稣出世时赶来敬拜的三位先知的祭坛。我站在这阴暗冷清、由几块大石头砌起的石洞前,不敢相信这几件毫无生命力的物件,竟有无比的魔力。谁能想到,这个破旧的石洞,两千年来,给世界上千百万的基督徒,带来了生命,信仰和希望。也同样是这个石洞和石洞产生的理念,又使数不清的异教徒死于了偏见,疯狂和战争。怎么样去正确地理解这个宗教呢?洞里悬挂的每一幅画像上,圣子,圣母头上都有金色的光圈,我问自己的问题是,这个光圈真的存在吗?


婴儿耶稣曾住在这个破旧的石洞里。

从教堂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深深出了口气。教堂位置很高,可以放眼近处远处的风景。和神职导游闲聊着天气,赞叹着周围美好的风光;同时,向他手中塞入了颇为丰厚的小费。我出手很少有这么大方,这次为什么?为布道一生的耶稣所感动,不会。为导游的辛苦所酬谢,多了点。那为什么呢?在耶稣的小摇篮旁,我突然想到了我的母亲。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她可能不会有机会来这里朝圣;而我的眼光短浅,领会不到基督的深邃,在此地感受到的,只是苦难的母亲和儿子。我想,要是能为母亲和她信仰,表点心意,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在橄榄山客西马尼的时候,查理告诉我们,建造在这里的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是基督最后一次为信徒,为人类祷告上帝的地方;也是叛徒犹大出卖他后带兵捕捉他的地方。在教堂的外面,有一片橄榄园,其中的几棵,寿命已经超过千年,也有附会说是耶稣在世时的树。这些古树,目睹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承传。想想看,基督教从当年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四处奔命,惨遭屠戮,到今日拥有近十亿信徒的世界第一大教,2000年的人类历史,是和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从橄榄山上,放眼西望,可见犹太人始建的气势宏大的耶路撒冷老城,可见老城上穆斯林美丽的金顶,可见老城中耶稣圣墓庄严的穹庐。三个宗教在这块圣地上你死我活了千百年,“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谁对谁错,难有公论。若问我的看法,极为简单:作为宗教,我看到的是狭隘和偏执;作为文化,我看到了博大和宽容。


虔谦 发表评论于
才发现您对红楼梦如痴如醉.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到的父母的书架上堆满红学的书刊, 还有就是父亲总和我引的一句话:"世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您的几则圣城游记, 我等明年才来转.
好博客, 加油.
riverside 发表评论于
刚发现在博客书架上我们正好是邻居,走过来打个招呼。

你想和我合作写什么?好象还没听说这里有什么人合写什么东西,真弄一篇嫁接文章出来可能会很有意思。还可以用个别的名字发,让人猜是哪两个人写的。
若即若离 发表评论于
在我的apartment,每个门上都与门牌号.有个朋友住在514.从住那天开始心里就范嘀咕,和学校交涉了好多次,都无功而返.读了这篇文章,联想到那也许是学校众多基督徒梦寐以求的房间呢.我会推荐她读这篇文章,让她感觉她也有神福保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