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艺谋的武侠电影,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觉得怪异。“不是你们想像中的武侠” ,“武侠片本来就是人想像中的世界,为什么想像的世界还要遵循所谓武侠片的规矩” ,张艺谋曾经在访问中说过类似的话。张导对自己古装片的辩护,解释了我为什么对他的古装三部曲感觉怪异但并不反感。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怪在于一个字 - “浓” 。这是个浓得化不开,浓得噎人的电影。与张导的舞台剧一脉相承,《黄金甲》是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歌剧《图兰朵》和《秦始皇》在大银幕上奢华的延续和实验,是刻意的极端性的综合体。影片的每一个场景,人物的每一举手投足都在提醒观众这是部大戏,纯纯粹粹的戏,毫无真实和现实性可言。
情节
仔细想想,原著《雷雨》本来也是很巧合与极端的melodrama,张驰有序的节奏和阴暗的环境营造了一种矜持的凝重。《黄金甲》在其基础上更向极端深迈了几步:节奏加快了很多;下毒更恶意;二王子的自杀;三王子的被鞭打至死;一万黄金将士的血流成河;小蝉一家三口不托泥带水的惨死… …张艺谋是要让人看完之后吐上一口血才缓过气来。
人物表演
如果把巩俐的皇后当作恰到好处的坐标,向正数倾向一点点是陈瑾,而向负数倾向一些是周润发,但两者都在合情合理的表演范围内。在正坐标上滑向了荒谬的是刘烨的大王子,但过于外露的夸张有周杰伦过于生涩的负数相抵达到对称。周杰伦其实很具备与剧情相符的沉闷和深情。他的问题在于眼睛实在太小,银幕再大也不容易看出内心情感的变化,尤其刚回宫时三兄弟并坐的一场,其木讷与不知所措观者一目了然。后半部越演越好,但只是个傻孩子。新人李曼说不上漂亮,本色表演,东北口音,正好与刘烨凑成一对东北淫。但李曼的瓷娃娃质感还是很给人留下印象。
色彩
看电影之前也以为要被《黄金甲》晃瞎眼,意想不到的是与全片极端的情节、人物情绪和表演相比,以金色为主的色彩斑斓并没有突兀的感觉,相反我以为可以更极端一些才可与电影要表达的情绪和味道相匹配。但恐怕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极端不是件很现实的事。
形式主义
张艺谋的形式主义是鼎鼎大名,或称为臭名昭著。与《英雄》炫技的乱箭相比,《黄金甲》的熬药、吃药、庆典等等张式宫廷民俗胜在或剪切跳跃或适可而止,没有脱离剧情之外的裹脚步之嫌,恰到好处。在直觉上对张式形式主义的审美疲劳之外,其实客观地说,在形式中可以看到张艺谋丰富的想像力。最典型的是他对“重阳登高” 的诠释,即达到了对文字表面意义的解释,又营造了皇室宏大的气势,还在影像和剧情上制造了表现的空间。
总体而言,从《黄金甲》我看到了电影幕后一位人到老年仍在执意将热血挥洒的西北汉子。这一次他抓住了一个浓字,就无所顾忌地把浓浓的颜料泼给人看,不论观众是否能理解,是否想理解他的用意。所以《黄金甲》虽然是商业片,但逃不掉以艺术片起家的导演骨子里讨好自我的实验性。
张艺谋的电影往往是用力过猛。但这一次的《黄金甲》在方方面面各种元素都过猛的刻意下,反而是负负为正,达到了一种怪异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