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是指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现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种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也在古老的中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作用。美国《枪手》等杂志近期专门组织了一组图文,介绍了几款影响过中国战争进程的名牌机枪,并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防卫”式转轮机枪
“防卫”式转轮机枪:专用于打异教徒
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与土耳其并居亚洲军火进口国之首。1868年,英国维克斯公司推销员沃尔夫·列曼靠自己一口流利的汉语和对清朝官员的恭敬,成功说服中国军队买进一批“防卫”式转轮机枪。
这种机枪形同手摇纺车。暗含12颗大口径弹丸的大转盘在人力摇动下,依次把弹丸对准枪管击发。该枪的开火速度并不比普通步枪快多少,结构也笨重得多,特别是摇动大转盘的士兵必须有像亚尔古水手(希腊神话人物)那样的臂力才行。即便在英国,这种机枪根本提不起皇家军官们的兴趣,维克斯公司只好拿它到国外“坑蒙拐骗”了。有趣的是,维克斯公司制造的“防卫”式机枪有两种规格,分别使用圆形子弹和方形子弹。按照该公司的讲解,圆形子弹用来对付基督徒,方形子弹对付异教徒,而出售给中国的恰恰是后一种型号。
在此之后,西方史书就没有留下过多关于中国军队使用“防卫”式转轮机枪作战的记载,只是在维克斯公司年鉴上留下这样一句话:“1874年,本公司驻上海经销处紧急向中华帝国提供了‘防卫’式机枪配件和方形弹药,价值9690英镑,供帝国军队抵抗入侵台湾的日本冒险者之用。”
加特林手摇机枪
加特林手摇机枪:被中国视为“大炮”
比英国“骗子”稍好一点的是,美国柯尔特公司从1872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先进得多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它是美国著名机械师理查德·杰丹·加特林的杰作。他把 6-10根枪管焊接在一个旋转的圆筒上。手柄每转动一圈,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一个熟练的射手可在一分钟里打出400发子弹,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加特林机枪广泛用于美国南北战争和西部拓荒运动,成为仅次于大口径榴弹炮之后的“杀人机器”。
加特林手摇机枪
加特林机枪的降临使中国如获至宝。清政府相继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生产线,进行大规模仿制。由于这种瞬间吐出大量弹药的机枪发出类似火炮的声响,于是清军索性把它称为“大炮”。一本由英国简氏集团出版的图书曾刊载了一幅清军士兵操作加特林机枪的铅版画。画面显示清军进行了“特色创新”,把机枪装在独轮车上,为了怕机枪被日晒雨淋,清军还特意在车上加装了一把油布伞。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曾多次遭到清军携带的加特林机枪的重创。这些情景被日本随军记者一一记录在案。另外在1900年义和团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民兵也曾用这种速射兵器保卫过北京和天津。据参加过八国联军的美国士兵回忆:“一挺加特林机枪可以封住宽阔的大街。它的杀伤效果相当厉害……我们必须顶着中国人射来的弹雨前进。”
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李鸿章曾说“太快太贵”
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出世界上第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机枪。它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取代过去的人力,使枪支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真正达到了“一扣扳机,子弹喷涌”的战术效果。1884年,马克沁在伦敦举行新枪发布会,各国都有代表出席,中国也派出大臣李鸿章出席。当时马克沁表演的是速射。他的机枪在半分钟内一口气打出300发子弹。目瞪口呆的李鸿章大呼:“太快!太快了!”再一问价格,这位老官员又惊呼:“太贵!太贵了!”虽然李鸿章明白马克沁机枪的厉害,但由于清政府没给他多少可调用的资金,他只能买一挺回去研究研究。鉴于该枪射速之高,李鸿章还专门给它起名为“赛电枪”。
马克沁机枪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首次大发虎威。俄国军队用它狠狠教训了沉溺于“肉弹”战术的日本军队。在一次日军围攻俄军要塞的战斗中,俄军用马克沁重机枪迎接一波又一波呐喊的日军。战斗变成了屠杀。一天战斗下来,日军付出的伤亡代价已超过4000人,以致上报伤亡数字时,上级主管竟认为多写了一个0。
日军的惨重死伤终于使中国官员明白了马克沁机枪的价值。中国军队只用10年时间就普及了这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抗日战争期间,装备马克沁机枪的中国军队阵地成为日军最头疼的目标。直到今天,马克沁机枪依然是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人们还能在开放的射击场上体验它的威力。
ZB26机枪
ZB26机枪:打进去是个眼 飞出来是个洞
ZB26机枪
1938年,中国山西的一个无名高地下,日军正向中国军队的阵地方向推进。一名日军军官和尖兵在一条泥路上正指指点点时,突遭一阵轻机枪点射。军官身中数弹,躺在血泊中。1938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出了这段故事和照片,而创造这一战绩的正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得力助手——— ZB26机枪。
该枪出自中欧工业强国捷克之手,是20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轻武器,曾出口数十个国家。中国不但采购大量ZB26轻机枪,还千方百计予以仿造,称之为“捷克”式机枪。抗战期间,该枪是中国军队基层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因为中国军队极度缺乏火炮,实际上它在火力配置中扮演了炮的角色。该枪自重仅9公斤,可与中国军队制式步枪共用弹药。这种机枪可点射也可扫射,面对多且站得分散的敌人非常有效。当时中国部队的ZB26机枪组对日军杀伤很大。据日本战后文献记载: “ZB26机枪发射的7.92毫米子弹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创伤是‘进口小,出口大’。”
54式重机枪
54式重机枪:打直升机没商量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建立起门类齐全、技术过硬的军工部门,并逐步掌握了高性能机枪的制造工艺,54式重机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枪外观虽然粗糙,但非常结实耐用,能够发射12.7毫米穿甲弹、燃烧弹甚至闪光弹,不光对士兵具有严重杀伤力,就连履带车辆、低空侦察机乃至内河渡船都能有效摧毁。
越战期间,54式重机枪成为越南游击队对付美军直升机的绝密武器。游击队故意在伏击地域四周搭设假的营地,引诱美军直升机来袭,而在直升机必经之路上架设数挺54式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当美军直升机群来袭时,游击队以机枪的密集火力,专门扫射防护脆弱的直升机悬翼、座舱侧面等部位,取得显著战果。美军士兵惊恐地把54式重机枪称为“龙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