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忙着当版主,也没发一个象样的帖子(呵呵,您别说,也有了一次经验,看来这版主也不是好当的 , 咋还是接着教育孩子)。
其实很早就想写个读后感了,因为觉得钱这个东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真是太重要了,很多聪明能干的人最后都栽在了这个上。孩子现在生长的环境又是这个样,更觉得恐怖,不过说回来,做家长的也不是只有坐以待毙,金钱观也是可以培养的,不过得象其它东西一样,从娃娃抓起(其实什么都得从娃娃抓起,难怪现在的孩子累 )。再说点题外话,有时候觉得其实生在我们那个年代也是一种福份,生活简单,人们朴实,虽然物质匮乏,但也没有那么多诱惑,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其实很有利。
1 父母的榜样。就象大家都知道的一样,孩子首先是跟父母学。有一朋友特别爱美,从来没见过没化妆的时候,而且衣服也一天三换(别砸我),结果她的女儿还没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化妆了,喜欢名牌,见到别人也是评头论足。例子也许有点极端,而且我也不反对化妆,但年青青的被那么厚的脂粉涂着总觉得有点别扭。其实关键点还不在这,而是在和孩子沟通上,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为什么这么做,而他们为什么不能,特别是为什么现在不能。春江水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带她去 Yard Sale ,其实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节省的一个好方法,我也经常逛,孩子的玩具基本都是那买的(还别说,在Yard Sale你会见到很多很好的 “ 真正 ” 的玩具)。另外,您在美国修过鞋吗,如果没有,或许也可以带着孩子去一下。象前面说的一样,除了做之外,关键还是告诉孩子这么做的理由。
2 不能孩子要买什么就给什么。最典型的就是带孩子去玩具店了,没有孩子不想买东西的。春江水其实做的很对,有时候父母就要狠心一些,不能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如果要买玩具,可以,得有原因,不是随心所欲,今儿高兴,就给孩子买一东西,明儿烦了,就把孩子骂一顿。另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些玩具,个人经验,孩子似乎更喜欢这些 “ 玩具 ” 。例如,前两天还孩子一起拣了一个大纸箱,回家后一起把它做成了一个小房子,再装饰起来,两个家伙高兴得不得了,天天玩。还有,可以和孩子一起,一起做要送给别人的卡片,不仅培养了孩子而且增强了亲子关系。
3 礼物。孩子在生日或者节日的快来的时候,通常都会提一些要求,要这个要那个。是不是每个东西父母都要给买呢?当然不是。那是不是每个东西孩子都必须要呢?也不是。给孩子一张纸,让他把要的东西按重要性列出来或者画出来,然后贴在冰箱上。过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孩子其实不是很想要,和孩子讨论决定哪一件是他真正想要的。如果孩子一下收到很多礼物怎么样?按孩子的天性,他们会全部打开,别急,让孩子只打开一件,以后再打开别的,这样他们会更珍惜别人送的东西。
4 送东西给别人。无忧和春江水都提过,逢年过节,给慈善机构捐献,给送信收垃圾的一些礼物,虽然这是一些小事情,而且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但在培养孩子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心理学家 Coleman 曾经建议给予是对付拜金主义的最好武器,作为父母应该以孩子看得见的方式来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圣诞节,两个孩子为了亲自把礼物送给收垃圾的和Mail Man,在窗口守了两钟头,送出去后的那种快乐可以与得到了新玩具相媲美。节假日毕竟不多,不过如果您要奉献,机会遍地都是,看望生病的朋友,帮邻居临时看孩子,除了带上孩子之外,还是那句老话,得和讲孩子您为什么这么做。
5 尽可能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而不是金钱。如果父母总是很忙,孩子就会去电视或者Game中寻找安慰,因为他们总得干点什么,在电视和Game中长大的孩子,更倾向于追求物质的东西。 前两天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片文章提到制造“American Girl”的公司为了搞出一个最新的Doll,又是搞调查,又是搞研究,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可怜的孩子,要抓住他们的心,不断地买东西。其实哪家玩具,电视,游戏公司没有专门研究孩子心理的部门呢,在这方面我们永远处于劣势。父母唯一能够对付他们的就是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