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君子之交淡若水 (1)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字面上意思挺明确的,也就从来没再仔细琢磨过。直到前些天,有个网友提起这句话,认真推敲了一下,才觉得很多人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是有问题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出自《庄子·山木》篇。原文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得跟水一样,其中不掺杂任何利害关系;小人之间的交往,则像醇酒一样,有浓厚的利益关系在里面。君子之间的友情不牵扯利益关系,虽然淡薄反倒亲密;小人之间的友情好的时候甜如蜜,遇上利益冲突反倒荡然无存。

庄子不是个俗人,人家是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主儿。他鄙视乱哄哄的世俗社会,但也无意解民于倒悬。因此,他所说的话在高山空谷中可能振聋发聩,但有多少现实可行性则是值得怀疑的。如果不了解庄子其人,不清楚他说话的语境,想当然地把他的话引用到我们的世俗世界, 就容易望文生义,闹个猴吃麻花—满拧。

庄子所谓的君子和小人与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君子和小人是个不同的概念。庄子的君子实际上是摆脱了现实生活的一切困扰,获得了身心自由,实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人”;而小人则是你我这种尚不能脱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人。在这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存在儒家给出的道德评判,他们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两个世界。用庄子的话说,这是鲲鹏和燕雀的区别。

既然我们不是庄子所说的那种绝圣弃智,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道法自然的君子,而是苟且于现实世界的枷锁之中的凡夫俗子,那么,谈论交友之道时搬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就显然是断章取义了。

当然,中国历来有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由于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不知何时,庄子这句话就和孔老夫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被人搅和到了一起,人们提起这句话时大都持有一种褒君子贬小人的价值取向。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中的君子和小人,也像“打扫卫生”,“老头儿晒太阳”这类病句一样,被人们不求甚解地接受后并广泛流传开来。因此,这句话现在就被大多数人理解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交友,追求单纯如水的感觉而不掺杂私念;俗人或小人交友,看起来甜蜜如美酒却不能长久。

正是由于对这句话的误解,有些人对君子的交友之道津津乐道,甚至人为拔高。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谈“君子之交淡若水”,说一杯清水,平平淡淡,索然无味,然而,却能比任何饮料都解渴。如清水的友谊也是如此。这就显得多少有点儿牵强,有点儿矫情。

既然“君子之交淡若水”这句话变成了俗语,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成为一些努力成为君子的人的交友原则,那么,它就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尽管有时候是似是而非的。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您是个负点儿责任的人,又是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有时候,您就会被请客送礼随份子等俗事儿闹得心烦意乱,您不但要顾全六婶七姑八大姨的情绪,同张处李科王队协调好关系,还要时不时和您那帮狐朋狗友联络感情。这星期孩子生病,工作也忙,连博客留言都没功夫回复,又接到电话通知,说下周同学聚会,发小儿结婚,老师祝寿,同事升迁,请客送礼的事都挤到一堆儿了。这时候,您就会觉着累心,产生“死拽死”(stress),因而,您就忒赞同“君子之交淡若水”这句话,觉得这话忒有道理。不仅您想当君子,也希望您的朋友都成为君子。尽管您有这个愿望,可是,这个愿望总实现不了。

为什么呢?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在中国社会,如果把自己当成君子,交朋友都“淡若水”的话,很容易成为孤家寡人。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公民的各项生活需求。有些事情您可以依赖制度,有些则必须通过朋友的关系才能解决。因此,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您就不能没有朋友。不然,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您就得自己扛。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服务体系算是不错的,西方文化相对地也比较强调个人主义。但是,西方人照样相信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这样的说法。

(未完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