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得感”低是教育的失败吗?

用手中的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熊二最近一直对他golf校队里的一个队友有很大的意见,因为那个孩子总是做让他不爽的事情。

    熊二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参加他们高中的golf校队了,作为球队的主力,熊二从九年级开始就备受教练的重视,也深得队友们的喜爱,当然熊二也美滋滋的自我感觉良好。但今年赛季开始的时候,教练招收了一名新队员,这个九年级的新生让他的情绪产生了一些波动。

    熊二第一次跟我抱怨这个新队员是因为那个孩子挑战了他们球队的一项不成文的规定。虽然美国高中的各种运动队都严禁Bully行为,但学生们仍然会多多少少的制定一些不成文的规定,美其名曰是“传统”。在这些“传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新队员要自觉的给老队员们做一些服务性质的工作,以彰显他们对学长们的尊敬。在熊二的golf校队里,这样的工作只有一件,就是每次打完比赛,新队员要把所有人的球包都一个个地放回到教练的面包车里。

     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衡量这项工作的强度的话,那它还真不算是件什么困难的事儿,因为熊二球队一共就只有8个人,每一次比赛还不一定8个人全去。熊二上九年级的时候,虽然他是比赛成绩最好的队员,但作为一名小学弟,他老老实实的给所有人放了一个赛季的球包。等他上十年级的时候,新队员也毫无怨言的承担了这项工作,直到今年赛季开始之后,矛盾出现了,因为新来的孩子拒绝放球包。

     熊二是那种非黑即白的性格,所以对此他比其他队员都更感到气愤。

     熊二跟我叙述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xxx根本不懂得尊重别人!”

     “为什么?”我问。

     “因为大家都放过球包,就他不按规矩来。”

     “你与其自己生气,不如跟教练建议把这个‘传统’制定成为一项明确的规则。”我建议说。

     “那不行,学校不提倡这样的作法,有‘Bully’的嫌疑。”熊二摇摇头。

     “那就是了,你要明白,你当年做这件事的时候是出于自愿的,你做是因为你愿意做,而不是必须做。”

     “OK。”熊二没有再讨论下去,但我知道他心里并不服气。

     没过两星期,熊二打完比赛回到家,    又气哼哼的跟我抱怨说:“我发现新来的这小子真的是心里没一点儿数。”

     我一问才知道,原来熊二的球队还有另一项不成文规定,那就是每次比赛成绩最好的人在吃饭时享有“特权”。据熊二说,这个规定在教练的默默支持下已经坚持很多年了。熊二球队每次去比赛之后,教练都会带他们去吃晚饭,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去各种快餐店或者Costco,偶尔会去比较高级的餐馆。熊二因为从小打golf,所以他打高中校队跟玩儿一样,当然这项殊荣也一直是非他莫属。说是”特权“,其实就是每次比别人多点一份薯条,一块cookie,或者一个冰激凌而已,但它似乎更关乎于荣誉,所以熊二很看重这一点点的特殊性。不过这一点点特殊性也被这个新来的球员打破了。

     “我今天比赛成绩是-2,是队里最好成绩,那个孩子打+6,全队最差。可在吃饭的时候他居然跟我点一样的东西。”熊二忿忿不平的说。

     “你们今天在哪里吃饭呀?”我问。

     “在Costco门口。”

     “你点的什么?”

     “我点了一份Pizza,一份Chicken Bake, 和一个Double chocolate chunk cookie。那个孩子也点了Pizza和Chicken Bake,但看到我点了cookie,他就又回去加了一个。“熊二越说越生气。

     “不就是一块cookie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试图安慰他。

     “不是就一块cookie的事,是他凭什么认为他可以跟我吃一样东西的问题,他又不认真打球,我们队今天就因为他的成绩烂所以输了。。。”熊二还在巴拉巴拉的输出,但我越听越不是味儿,怎么好像是只有打得好的人才配吃最好的套餐呢?

     咋听起来,赛后晚餐里的区别好像是对优胜者的奖励,但其实那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奖杯,奖牌,甚至是奖金,不是那些只有优胜者才能获得的荣誉,而是暗戳戳的偷换了概念,换成了只有打好球,才配吃cookie的概念。

     我隐隐约约的回想起,我小的时候也被这样教育,“你字写得又不好看,干嘛要买新钢笔?” “你画儿画得还不够好,不用买那么贵得画本。” “你又不是真的会打乒乓球,凑合用表哥的旧球拍就可以了”。。。在这样观念中长大的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当我还没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时候,就不配得到那些价值更高的东西。久而久之,我的“配得感”在无形中降低了。

    “配得感”低对一个人有什么弊端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配得感”高的人能更好的爱自己。本以为只有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没想到在美国学校里也会有这样的暗示,暗示孩子们在打好球和吃最好的那一份晚餐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教育失败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