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发展和演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阿尔泰民族与乌拉尔民族
公元前18500年,华北平原居住着山顶洞人,他们是现代黄种人的祖先。阿尔泰民族北迁蒙
古大草原,定居贝加尔湖以南的是蒙古族群,定居在贝加尔湖以东的是通古斯族群,定居
贝加尔湖以西的是突厥族群。
由于蒙古高原西部和中亚居住着原始印欧人(吐火罗人),在长期的战争和交往中,吐火罗
人被同化,与突厥族群融为一体,所以后来的荤鬻(匈奴)、苏美尔、坚昆、丁零等突厥部
落,都是黄白混血人种。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
欧人种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比如中亚的哈萨克就是雅利安人乌孙人被突厥化形成的。

公元前8000年,后来从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们西迁乌拉尔山,形成乌拉尔民族,
部分继续西迁到北欧,与当地的白人融合,成为芬兰、爱沙尼亚、摩尔多瓦的祖先。公元
400年匈奴西迁,与中亚的乌拉尔民族汇合后形成马扎尔人、保加尔人。公元600年蒙古族
群的柔然人、厌达人西迁,也融入乌拉尔民族之中。
爱基斯摩人、勘察加人、布里亚特蒙古人、雅库特人、瓦剌人属于蒙古族群的一支,从大
兴安岭北移到北极地区,一部分甚至更远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通古斯族群向东迁移,
形成了肃慎、扶余、韩等民族,部分还迁入了日本成为统治阶级,对日语构成决定性的影
响。通古斯和蒙古族群属于黄种人北亚人种。

(2).南方各民族
藏缅族群西迁南迁,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肃、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
川。藏缅族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百越族群南迁,蚩尤分布在淮河流域、楚人、吴越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闽越分布在闽
江流域、南越分布在珠江流域、部分则漂流到日本。
南亚族群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受百越族群南渐和雅利安南下印度的影响,南亚族群居
住区被分割成几块:中国的百濮(佤族-德昂族-布朗族)、柬埔寨的高棉族、印度中部的澳
亚民族(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德人、孔德人)、斯里兰卡的维达人。
南岛族群受百越南迁影响,散布到日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部分继续
南迁到马达加斯加、新西兰、密克罗尼西亚(关岛、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
美拉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汤加)、波利尼西亚(夏威夷、库克群岛)等地
,他们同化了当地的棕色人种。
百越族群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南亚族群、南岛族群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与澳洲土著棕色
人种的融合。

(3).华夏族的形成
继续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是远古汉族部落,他们是北方远东人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先后出
现了隧人氏、有巢氏等部落首领。公元前5000年,黄河发了一场大洪水,华北平原的人口
基本死绝,河南省淮阳县西华县的幸存者复曦氏-女娲小部落逃亡到关中(即后来的华族),
另一部分幸存者则逃亡到陕北(即后来的夏族)。洪水退后,原居住在山东半岛的东夷族西
进占据了徐州,南方的百越族群北进占据了中原到海滨的广大地区。
迁移到陕西的远古汉族部落都想返回故土,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到了河北
省涿鹿县;华族领袖炎帝也东进,回到了中原老家河南省淮阳县。显然东迁中原的炎帝与
住在中原的百越族群发生了冲突。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世代姻亲的兄弟黄
帝部落。蚩尤乘胜追击,但在涿鹿被炎黄联军击败,被杀。于是炎帝重新得到了中原,但
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大战于河北阪泉。炎帝被打败,华族归服了夏族,黄帝也将首都迁
到河南新郑。中原的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操远古汉族,是北方远东人种。

与华族夏族东迁的同时,藏缅族群也逐渐东进南进,他们沿长江东进到湘、吴等地,同化
或驱逐当地的百越族群蚩尤、楚、吴越,形成楚蛮(部分是土家族的祖先、部分融入了湖南
汉族)、吴蛮;继从中原退却后,百越族群继续南退,成为苗瑶畲族的祖先;藏缅族群南下
,驱逐同化当地百越,形成彝族、缅甸族的祖先。现在中国的门巴族、珞巴族、冏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