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涕泪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古今涕泪考

说文解字注:涕,目液也,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无声出涕曰泣,哀声曰哭。

所以原来涕是指泪,泗才是鼻涕。后来涕转义有指鼻涕,但仍然可指眼泪,特别是在书面语中,现在的新华字典上仍然注眼泪为其义一。

泪是后来出现的一个字。在诗经中没有泪这个字,说文解字中没有泪这个字。没有载入说文解字比较奇怪。说文解字编于汉安帝公元100年左右,但在屈原的作品中查到一处泪字,也看见有文章称泪字是汉朝出现的。但看来至少是用得较少。

我统计了一下涕、泪、泗、泣、哭在几位著名诗人词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和分布。另外,我将断肠的“肠”也统计了一下,做一个对比。研究不细、不全,欢迎补正。总的来讲,

1. 诗无泪,词无涕,秦汉以前未断肠。诗指诗经。
2. 诗中的泪渐渐地多过涕,杜甫和苏轼的诗的涕泪比都在1:2左右。
3. 杜甫是第一流泪诗人。
4. 柳永是第一断肠词人,断肠多过流泪。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对每一类作品,我统计了作品的电子文件大小,涕泪泗泣哭的总的出现次数和频率(广义的泪/KB)及分别出现次数。肠未计入泪中,仅供比较用。

诗经 84KB,13处广义的哭与泪,0.15泪/KB

哭的次数少,哭则多泪无声,符合孔子选诗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无声的泣是纯粹伤心而无要挟、调情的目的,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那种。还没有泪字。

涕(6处):泣涕如雨,泣涕涟涟,涕泗滂沱,涕既陨之,潸焉出涕,涕零如雨
泪(无)
泗(1处):涕泗滂沱
泣(6处):泣涕如雨,伫立以泣,泣涕涟涟,啜其泣矣,其泣喤々,鼠思泣血
哭(无)
肠(1处):自有肺肠(中性用法)

屈原(36KB,12处,0.33泪/KB)

考虑到他的处境,哭的次数不算多,重在强度而不是频率。到底是当官的,只能偶尔地到河边大哭一场。

涕(9处):横流涕兮潺湲,长太息以掩涕兮,揽茹蕙以掩涕兮,忽反顾以流涕兮,涕淫淫其若霰,望北山而流涕兮,揽涕而竚眙,涕泣交而凄凄兮淚,长太息而掩涕
泪(1处):孤子吟而抆泪兮
泗(无)
泣(1处):涕泣交而凄凄兮
哭(1处):因缟素而哭之
肠(无)(有一处用于地名,不算)

古诗十九首(3.5KB,4处,1.1泪/KB)

哭的频率很高。大概哭诗比较容易入选,但样本太小,不能肯定。在诗经、屈原、汉古诗中都没见到断肠的用法,那时候的人比较耿直,没这么多小鸡肚肠,所以不大会有断肠的情况。

涕(2处):泣涕零如雨,垂涕沾双扉
泪(1处):泪下沾裳衣
泗(无)
泣(1处):泣涕零如雨
哭(无)
肠(无)

杜甫(332KB,232处,0.70泪/KB)

古今第一流泪诗人。

涕(40处)
泪(100处)
泗(5处)
泣(26处)
哭(61处)
肠(26处)

李白(232KB,124处,0.53泪/KB)

也是性情中人,所以跟杜甫关系不错。肠子疼得比杜甫还多,比较好面子,有时候忍着不哭就容易肚子疼,也可能是炼丹的副作用。

涕(9处)
泪(71处)
泗(1处)
泣(25处)
哭(18处)
肠(39处)

柳永词(64KB,25处,0.40泪/KB):

流泪程度一般。柳永的婉约是有一定个人特色的,断肠多过流泪,因为哭得太狠就不漂漂了,特别是如果上了妆的话。柳永用“泪眼”特别多,哭得不专心,主要是喜欢那种泪眼朦胧、梨花带雨的调调。无“哭”、“泣”,喜欢泪的画面感,对哭的过程不感兴趣。

涕(无)
泪(25处)
泗(无)
泣(无)
哭(无)
肠(27处)

苏轼诗(230KB,87处,0.39泪/KB)

哭得适中、全面。

涕(14处)
泪(35处)
泗(无)
泣(22处)
哭(16处)
肠(31处)

苏轼词(59KB,37处,0.63泪/KB)

苏轼的词比诗哭得多。所谓豪放派,其实温柔、多情、旷达、豪放皆有也。诗词的用语不同,诗有古意,比较书面化,所以还保留涕的旧的用法,词比较“现代”,所以用法上跟口语比较接近,用“泪”。也基本上没有“哭”、“泣”。用字不如诗丰富。

涕(无)
泪(36处)
泗(无)
泣(1处)
哭(无)
肠(21处)

我(22KB,8处,0.36泪/KB)

最近一首里面有“涕泗难分”,不算这首的话只有0.27泪/KB。数量质量都比较低,正在学习中。没有“哭”、“泣”,因为我确实没太多可哭的,偶尔为赋新诗强说泪,直接写哭泣仍然觉得有点难为情。涕泪总量、涕泪比、肠泪比都与苏轼相仿,不过样本太小,不说明问题。

涕(2处)相对涕衣裳,涕泗难分
泪(5处)支支带泪,些许泪,冰魂雪魄泪,一生相思泪
泗(1处)涕泗难分
泣(无)
哭(无)
肠(3处)清风满怀愁满肠,君有花伴妾断肠,可以慰我肠

备注1:如果各位想统计自己的涕泪数据,请将作品存成文本格式(.txt)并用gb码。其实最精确的应该是用unicode码,因为unicode是固定长度码,所以文件大小可以准确地反应字数的多少。统一使用gb比较容易比较。

备注2:“泗水”的“泗”未计。屈原作品中有一处肠用于地名,未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