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艳词


早晨十点起来后,除了做了两餐其余的时间都在边看DVD(24)边看古文观止>>的第二卷,总算看完了,所谓看完,其实只是对不认得的字查了字典,参照译文读了一遍原文而已,这只是粗读,以后还须细细再品,都是很好的文章,现在有点领会“文必秦汉”的意思了。 

晚上就想谈点轻松的,最近留意到几首艳词,发现也是别有风味的。比如晋代刘琨的胡姬诗>>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

            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

            花将面相许,人共影相怜。

            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这首诗很形象地勾勒出诗人早年轻佻逢迎的游冶生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子哥儿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时代也能够担起保家为国的重任,在辗转流离中写下“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扶风歌)这样悲怆的诗句,又在晋阳城演绎了一曲“胡笳退兵”的传奇,直到南宋,仍有陆游写下这样的称颂刘琨的佳句“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知道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是从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直到前不久才从华丽血时代>>一书中看到玉树后庭花的原文: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书中评论说诗句脱俗,诗格却极俗,我不是很有同感,单凭这首诗来看还是颇雅致典丽的,但从其生平行事而言,陈后主确实是一个很昏庸的君主。我读文章常常是先看其人品的,人品不行,我不相信文字的品格能好到哪里去,可能是时代久远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很有限,我其实还是有些欣赏这首诗的,尤其是最后一句,玉树流光照后庭,真是既风流香艳又不失其度。

李煜也写过一首菩萨蛮>>的艳词,很传神地描绘了和后来的小周后的一次约会: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第一阙的前二句写的是少女赴约前凭轩倚栏,了望星空时的心态,毫不掩饰那份盼望和喜悦;后二句写少女在那样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奔赴约会的情形,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生动传神地点出了少女的羞涩、心思的聪颖慎密、和追求爱情的勇气。读到这一句,好像能想象到环佩罗裙飘过花树掩映的亭台楼阁,唯有一丝暗香依稀仿佛弥散在令人沉醉的夜色中。
 

李后主在战乱年代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皇帝,但是他并不象陈后主那样昏庸,以至于被擒北上后,在江南一带依然为民众所怀念。王维的人间词话>>说李后主作为词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这个评论相当精准,无论是在前期游宴的宫廷生活还是后期的幽禁中所写的词,都是直抒胸臆,一派自然浑成的真性情。我尤其喜欢他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俘,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赤子之心的李后主哪里是睡榻之内岂容他人酣睡的赵匡胤的对手。在这首
破阵子>>中李煜字字血泪地道尽了他作为一个国主在国破家亡时的措手无策和哀痛,却让读者不禁失笑,这位词人皇帝在那样的战乱年代居然自承“不识干戈”,在肉袒衔璧牵梓车出降时,也自知“仓皇”,却仍要教坊“奏离别歌”,可悲可叹又为其可惜。 

一谈及诗词,我就收不住了,下次再谈悼亡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