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利
/>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又是一年端午到。各地大刮民俗风,包粽子、赛龙舟、挂香囊、采艾草……更有一诤悍?⑸沼衙且涣?柑煸诒本?⑽靼病⒗贾莸?6个城市着汉服、祭屈原。姑且不论他们身上着的不知商周战国,无论秦汉魏晋的“汉服”,也不说他们满脸现代戴着眼镜的不严肃,也不究供桌上赫然摆放着的圣女果,单是他们对着长长短短的供桌一脸郑重地焚香上供、朗诵祭文……就足以让人心下安慰,有古文犹存,文化不衰之感。 端午节是源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典故,而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也早已根深蒂固地深植民心,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等活动之外,人们在这一天更可以一缅古人的爱国情怀。怀远思今,大约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千秋家国之梦吧。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屈原首先是一个爱国者,然后才是一个诗人。很多人未必知晓《离骚》,通达《九章》,但都对他不忍卒视楚国亡后百姓沦为刍狗之惨象,自投汨罗而死的故事略知一二: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屡战屡败,数度被流放。楚王不重用,世人不理解,而他也无法说服别人,让别人对自己青眼有加,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孤芳自赏的诗人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庙只有徒叹之悲。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辗转反侧如之奈何?惟有“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自沉于汨罗江中。 屈原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情绪千百年来一直在中国历史中蔓延,从封建王朝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到了今天,都被无数的人们所认可,所歌颂。窃以为,个中道理无他,个体的爱国爱民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需要的品质和精神。每个爱国爱民的人无论功绩大小,都是值得歌颂和景仰的,更何况,屈原并不仅仅是一介草民,还是楚国的贵族,更是一个文学史上不可不说人物。 然而,人们在无限颂扬屈原爱国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犯了一个错误:将屈原身上一个致命的精神特质一并放大了,听任它慢慢渗入千古文人的血脉,并张扬到极致,从此一误就是两千年。这一精神特质即:一旦政治不得志,即消极处世。 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这个鹅冠博带、长剑美玉的诗人的阴郁、苦闷,乃至愤怒。鉴于屈原的文学地位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他的文章以及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愤而自杀的行为,给后世文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旦政治不得意,不是愤世嫉俗,就是寄情山水,或者干脆避世隐居,赢得深山隐士有高人的名声。每朝每代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典型如李青莲“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柳先生采菊东篱悠然南山,与其说是洒脱自然,毋宁说是从政失意之后的自我安慰与自我解脱。 而他“世溷浊而莫知余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也被不少后世文人奉为圭臬。这种态度在阮藉身上可谓达到了极致,他身处乱世而处处投以白眼,喜怒无常穷途而哭。后人多以“阮籍猖狂”一笑置之,转而讨论他的文学成就,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天才文人们盛年而夭折的原因。 当思想最为活跃的文人们或愤世嫉俗或不问世事的时候,整个国家和民族将陷入一种无望的恐慌中;当男人们都成为愤青或者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整个社会和家庭也将陷入一种绝望的恐怖中。不难想象,假如文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屈原这种处世态度当作一种传统来继承的时候,家国天下将出现一种怎样的局面。 对屈原,我们还是少张扬一些他处世的消极吧,免得再误文人两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