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期待知道美国与欧洲怎么看待我们,对他们的观点过度兴奋或沮丧。但我们对于周边国家的理解,仍未开始。”必须承认,对于我们的邻居,除了模糊的泛泛印象,我们对他们其实并不了解。
地理位置上的唇齿相依,更需要心灵上的彼此沟通和靠近。站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踏着崛起的脚步,在鲜花和掌声之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邻居,他们打量中国的心态和眼光,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巴基斯坦:煞费苦心维护中国形象
中国在巴基斯坦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既非浑然天成,更非完美无缺。
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来自于中国政府和人民多年来对巴基斯坦的坚定支持。笔者的一位巴基斯坦“忘年交”曾在巴装甲部队服役,时隔近40年,这位老兵回忆起当年驾驶中国59式坦克冲锋陷阵的经历仍非常自豪,并对这种当时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的兵器赞不绝口。
在中国的邻邦中,很少有国家能像巴基斯坦一样,对中国有着如此长久的真挚感情。中巴“全天候全方位”的友谊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至少在巴基斯坦,“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还甜”这句话妇孺皆知。
中巴友谊之树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依然枝繁叶茂,更多是源于两国人民对友谊的精心呵护。同样,中国在巴基斯坦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既非浑然天成,更非完美无缺。
有点虚幻的中国镜像
对于大部分40岁以上的巴基斯坦人来说,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基斯坦危急关头伸出的援手,成就了中国在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老一代巴基斯坦人,还用这种凝结着鲜血的感情教育他们的儿女。一位巴基斯坦朋友便曾这样告诉我,她自幼便是在老人们“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朋友”的谆谆教诲声中长大,由此萌发了到中国工作的梦想。
这位朋友最终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中国。但在巴基斯坦,真正有机会和中国近距离接触的人非常有限,到过中国并且了解中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个有着 1.6亿人口的国家中,每年只有区区8万人有机会来到中国。而中国另一个陆上交通困难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尽管总人口仅为巴基斯坦的十分之一,年均却有18 万人次来华。
沟通渠道的有限,使得大多数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的印象,并不是建立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中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美好的,但却因为缺乏实地感受而略显虚幻。
中巴友谊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图为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生为当地女童治疗腿伤
对中国商品有“看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民间往来、经济合作等领域的交流呈现增长趋势,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所加强。但接触密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中国人的面孔在巴基斯坦依然难得一见的时候,中国的另一个形象已经如水银泻地般遍及巴基斯坦。标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低廉商品,迅速在工业不发达的巴基斯坦抢占了重要位置。这固然丰富了巴基斯坦市场,但也遭到当地一些制造商的反弹。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和欧盟,巴基斯坦一些工商业联合组织也多次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性行动。
中国商品的另一个不光彩形象在巴基斯坦同样严重,价格低廉但质量欠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商品摘不掉的帽子。曾有巴基斯坦人在得知中国不但能制造汽车,还拥有完全自主的汽车品牌时大感惊讶。因为在当地市场上,中国商品绝大多数都是地摊水平的生活用品和质量不佳的小电器。这种局面随着有实力的中国大型企业进入巴基斯坦并开始本地化进程后,已经有所改观,但彻底改变中国商品的形象,让“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一样在巴基斯坦享有盛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媒体低调报道中国负面信息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走出去”不但成为许多企业的发展策略,也成为不少普通中国公民的梦想。大部分在巴中国人以自己的勤劳、聪明赢得了巴基斯坦人的尊敬,但也有极少数中国人的行为,使中国形象在“具体化”的过程中蒙上了污点。
巴基斯坦是一个穆斯林占总人口97%的伊斯兰大国,宗教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在当地的一些中国公民却没有表现出对此的足够尊重,诸如在行李中夹带酒精饮料等现象屡见不鲜。出于对中巴友谊的维护,巴基斯坦人大多对此都选择了沉默。
此外,还有极少数中国公民怀着不法目的来到巴基斯坦,或者经巴基斯坦前往第三国。最近,巴媒体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3名中国妇女被阿富汗边防部门交给巴边防检查站。和其他国家媒体往往热衷于炒作这类新闻不同,巴基斯坦媒体报道此事时异常低调,对这3名妇女在阿富汗期间卖淫的行为、目的等只字不提。
巴基斯坦媒体平时并不总是这么克制的,许多媒体在批评政府时言辞激烈,毫无顾忌,但在涉及中国话题时,却往往“自律”甚严。或许,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巴基斯坦在维护中巴友谊和中国人形象方面的良苦用心。
蒙古:“中国威胁论”有市场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蒙古部分人很容易跟着西方媒体的蛊惑走,对中国充满担忧和防范。
提起蒙古,很多中国人的印象恐怕不是飞沙走石,就是茫茫草原或荒漠戈壁。作为与中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蒙古人对中国的感受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得多。
佩服中国的人不少
笔者去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到访蒙古,半年多的时间内几乎走遍了大半个蒙古国。接触的蒙古朋友中,到过中国的人几乎都对中国的发展赞不绝口。
“我喜欢北京。如果不是年岁大了,真想学习汉语,以后到北京生活。”蒙古国立大学外语学院的陶女士表示,虽然自己可能“来不及学了”,但已经打算以后让女儿学汉语,将来去北京。中国经济的繁荣,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让不少蒙古人感到惊讶。
其实陶女士如此喜欢中国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她跟团到中国旅游时,曾向一位中国导游借了500元人民币,那位彭姓中国女导游的热情和真诚令陶女士感动至今。
在笔者所接触的蒙古朋友中,和陶女士一样,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表示由衷钦佩的人为数不少。当然,随着国际形势的纷繁变化,中国在一些蒙古人心中还有着另外一种影像。
为加深了解,近年来中蒙两国每年都要联合举办春节电视文艺晚会
跟风“中国威胁论”的也挺多
蒙古国土面积大约15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不足300万,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1.6人。典型的地广人稀,使地处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蒙古对历史问题格外敏感。
蒙古人特别忌讳别人称他们的国家为“外蒙古”,近几年来,在西方“中国威胁论”的蛊惑下,一些蒙古人对中国的发展壮大充满了戒心,甚至还担心会被中国“收复”。尽管中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尊重蒙古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但由于“中毒”日深,很多人对此仍心存疑虑。
所以,只要西方媒体出现“中国威胁论”的报道,蒙古的媒体一般都会“踊跃”跟风,转载关于中国危言耸听的报道甚至已成为部分蒙古媒体的习惯。去年年底,美国《纽约时报》登载了一篇题为《中华大国及其移民》的文章,《全蒙古报》很快就转载了该文的蒙文译文。
近年来到蒙古投资和发展的中国人日益增多,一些蒙古人认为中国人抢夺了他们的矿产资源和饭碗,当地人与在蒙中国人或中国企业摩擦的事件就时常发生。
加深了解是解决问题关键
今年年初,俄罗斯颁布法令禁止外国人在俄经商,一些中国商人因此不得不离开俄罗斯。蒙古的部分媒体很快对此做出反映,提醒蒙古人“小心被俄罗斯驱赶的中国商人转入蒙古”。不过,不欢迎中国人到蒙古投资以及仇视中国人的现象不是当今蒙古的主流。
由于蒙古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不多,正面报道更少,所以不少蒙古百姓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有一次,我在蒙古乡下询问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是否知道中国时,她的回答就是很干脆的三个字:“不知道”。
由此看来,中蒙两国人民都需要进一步地加深了解。
印度:对中国感到困惑
“很多人把印度比作一头大象是有道理的,我们走路的速度固然不如中国快,不过我们一直是在稳步向前走着”。
阿贾在新德里一所大学教管理课程,已经自费访华多次的这位印度教师,似乎总有一堆中国问题搞不清楚。“为什么北京的马路能够修得那么宽、那么直?你们靠什么魔法说服那些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搬迁?”欢迎浏览ddhw.cn
当得知中国城市的马路是根据市政建设设计,居民拆迁时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后,阿贾仿佛明白了,但又常常会感叹一番:“新德里什么时候才能像北京这样,发展的速度更快一点呢?”
在和印度朋友聊天时,虽然经常听到他们称赞中国的发展速度比印度快,但是从其言谈中似乎还能读出另外一层含义。
中国老百姓“好说话”
两年前记者在新德里时,阿贾一有空就开车带我在城市里转悠。一次我们前往老德里,车子被堵在一条小胡同里长达两个小时,而那条小胡同是我们前往目的地的必经之路。
“既然这条道路总是堵塞,怎么不把道路拓宽点儿呢?”面对我的疑问,阿贾开始大谈中国和印度的差异。原来,政府早就计划把这条小马路周围的商店拆掉,但由于拥有这块土地所有权的居民都不同意搬迁,法院判决居民胜诉,所以拓宽马路的计划只能不了了之,人们只能每天继续忍受长时间的塞车,谁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唉,这件小事就能看出为什么印度不如中国走得那么快了。”阿贾的感叹其实代表了很多印度人的想法。他们一方面为拆迁户的权益得到法律保护而欣慰,但同时也觉得,在涉及具体事情的时候,印度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好说话”,这就造成很多事情都卡在细枝末节上,从而导致经济无法快速推进,毕竟很多事情,没有老百姓的配合是无法完成的。
印度人对中国农民工不得不面对各种歧视感到很困惑
不解中国农民工为何受歧视
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个人口大国,城乡差别和贫富不均现象同样突出。桑吉夫是一位研究中国农业问题的印度专家,他曾于去年在中国农村就乡镇企业发展进行过田野调查,对于中国农民工的地位问题,他曾向我表达过忧虑。
“在中国,虽然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但是中国的农民工仍然受到各方面的歧视,说到底,城里人还是看不起农民工。”桑吉夫似乎有些愤愤不平。
与中国的“农民工”称谓类似,印度把涌入城里打工的农民称作“移民工”,他们选择在什么地方生活和工作完全是自己的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干预。“任何人都不敢忽视和藐视他们。”
的确,记者在印度工作期间,看到很多印度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虽然在生活上与城里人有着天壤之别,但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精神压力。
忧心忡忡的桑吉夫还不忘给中国农民工问题开出了自己的药方,“政府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创造一种农民不会再考虑外出的环境,比如通过促进乡村企业的发展,以及在乡村创造更好的基础设施来解决农民工问题。”
社会保障任重道远
其实不光是农民工问题,前些日子,印度一家报纸还发表了印度记者撰写的访华观感。这位记者造访了在中国的一家印度餐馆,见到店里的几名中国雇员后便问印度老板,“你每个月给她们多少薪水?如果她们对你给的薪酬持有异议会怎么办?”
印度老板的回答让记者大吃一惊:“如果她们不满意就只能回到河南农村,因此她们不会提出不满,相反,如果我对她们不满意可以随时解雇她们。”这位记者在随后的报道中,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私人老板可以任意将一个工人解雇,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欢迎浏览ddhw.cn
后来,笔者就此采访过一位印度经济学家,他在从制度层面做出解释后,也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过于严格的管理,已经影响到外国向印度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我们也想像中国那样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但是这只能一步步来。”该专家表示,很多人把印度比作一头大象还是有点道理的,“我们走路的速度固然不如中国快,不过我们一直是在稳步向前走着。”
韩国:担心被中国超越
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韩国人都有一种紧迫感,进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格外耐人寻味。
金元燮是第一批去中国淘金的韩国商人,今年他卖掉了在青岛的工厂,回到了韩国。谈及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时,金元燮称,中国即将取消外资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优惠,劳动力价格也在逐年上涨,等到工厂做不下去时再收手就太晚了。
已在中国工作了十多年的金元燮自称是个“中国通”,他表示自己很能理解中国政府的做法。但言谈中他又流露出一种担忧,就是认为中国发展太快了,而韩国正有被甩开的危险。
金元燮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韩国人的典型观点。今天韩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其实已经变得相当复杂。
面对中国有些自卑
韩国人当然认为中国的发展也是他们的机会,但是他们同样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那种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的紧迫感,在多数韩国人心中一直弥漫。
今年年初,中国造船业接受的国际定单总额超过韩国时,韩国媒体即以醒目的标题向全国发出警告:不是狼要来了,而是狼已经来了!此外,韩国报纸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发布专家的测算,称在半导体或汽车等行业,中韩之间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又缩短了多少年,在未来若干时段内还将缩短多少年等等。
在不少韩国人心目中,韩国像一台轻便的山地车,尽管现在还走得快一些,但中国却像一辆冒着浓烟的坦克,正在全速地追赶上来。
除了经济领域,韩国媒体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文化及社会演变。一家韩国报纸近日即发表评论,在列举了“于丹谈《论语》”、“奥运会汉服之争”、 “河南炎黄二帝雕像”等文化现象后,评论耸人听闻地妄称,“中国利用以高昂的自尊心为基础的大国主义欺凌邻里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对中国提防心理难除
韩国人很清楚自己的国家很小,尽管他们经济发展了,也举办过奥运会,但是自卑心理却似乎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正是源于对中国的复杂心态,韩国人在处理中日韩三国关系问题上,同样表现得耐人寻味。
中日韩三国无论是历史旧账还是现实矛盾,往往纠缠成一团,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意思的是,中日之间一旦发生摩擦,比如在历史教科书或靖国神社等问题上产生争议时,无论是韩国媒体还是个人,往往表现得比中国更为激进。而当中日关系出现缓和,如去年安倍访华或今年的温总理访日,韩国舆论及民意马上转向,批评政府只知道反日,却不如中国政府那么有大局观。
当然,据此还不能说韩国只是看中国脸色跟风,因为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旦韩日之间出现重大分歧和冲突,中国方面有所表态时,韩国人反而会对中国非常敏感和警惕。
最近韩国清算“亲日派”,没收他们后代的土地财产,有中国学者在报刊上公开撰文,为韩国的历史清算叫好。然而这却“刺痛”了韩国人的神经,有韩国报纸就为此发出质问:难道中国希望从中挑拨从而令韩日关系破裂,他们好坐收渔人之利吗?
俄罗斯:自相矛盾的中国观
提到中国时,俄罗斯人“双头鹰”的性格暴露无遗,他们既需要合作伙伴,但又不会完全相信你。
中俄是有着复杂历史渊源的两个大国,但彼此却缺乏了解,最近十几年来,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印象多半是由中国商品而起。而面对汹涌而至的中国货和中国商人,俄罗斯人的内心其实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困惑。
廉价中国货=劣质?
有一段时间,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几乎成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露天市场中兜售的那些商品似乎都和正规大商场无缘,至少俄罗斯的新贵们是不屑把自己与“中国货”联系起来的。
莫斯科大学的售货员瓦洛佳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买来一个中国产的瘦身腰带,她抱怨该产品没有像样的俄文使用说明书,瓦洛佳称自己以前也买过类似的中国货,“不是没有售后保障,就是说明书错误百出”。欢迎浏览ddhw.cn
但这并不代表多数俄罗斯人的观点。在莫斯科电子市场,俄罗斯商人米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制造的电脑配件和耗材已经逐步进入了俄罗斯市场,他们使用的网线就是中国制造的,“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中国人会抢俄国人饭碗?
“一只蚂蚁”是莫斯科著名的露天市场,也是当地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地之一,来自亚洲各国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从今年起,俄罗斯开始整顿零售市场。
很多俄罗斯人曾认为,中国商人的大量涌入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俄罗斯政府也曾希望通过清理俄罗斯零售市场的非法移民,以让当地失业的俄罗斯人替代空缺的岗位,提高就业率,但是这个“如意算盘”的结果并不理想。“外国移民空缺出来的商业岗位,并不适合本国公民去经营。”俄罗斯警察叶甫盖尼这样告诉我。
“如果没有中国人,我们和谁去做生意?”从外地来莫斯科进货的俄罗斯商人伊万对俄新政策可能使中国商人逐渐撤离忧心忡忡,“如果把中国人赶走,我真的是要失业了。”
心态矛盾看中国
一方面享受着中国商人提供的廉价商品实惠,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饭碗被抢”,俄罗斯人就处于这样的矛盾焦灼之中。
在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教授们悬挂出一张俄罗斯地图,地图上面一双筷子插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国土上,下边写着:“中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中国有很多机会,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贸易是有利的。”曾经在中国留学的俄罗斯学生谢尔盖认为,中国是东亚地区不可忽视的贸易伙伴,但是同样也是竞争对手,“任何国家都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谢尔盖的观点,其实是很多俄罗斯人面对中国时心态的折射。在这块地跨欧亚的土地上,俄罗斯人“双头鹰”的性格暴露无遗:他们既需要合作伙伴,但是又不会完全相信你;他们既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却又有极强的排外倾向。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