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挥过千军万马 却留下唯一一张持枪照(组图)

毛泽东指挥过千军万马 却留下唯一一张持枪照(组图) 解放军报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

橱窗上方,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毛泽东闭起左眼,睁大右眼,举起这支步枪瞄准,身旁的罗瑞卿、杨得志和杨勇将军笑逐颜开……

毛泽东一生指挥过千军万马,这却是他惟一一张拿枪的照片。

那一天,1964年6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训练尖子汇报表演。

那一年,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大比武。从共和国元帅、将军到普通一兵,都在火热的训练场留下了身影。

和平年代,中国军队骤然“亮剑”,震惊世界。

毛泽东主席喜上眉梢—— “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这支8年前渡江参战的军队军容焕然一新,官兵换上了新式军服,戴上了威武的军衔……屡经战火洗礼的人民军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相对和平环境。

当时,中国周边并不太平。此后几年间,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山、南中国海……战云飘忽,警报时传。

然而,从1957年到1962年,我军陆军全训师从70%锐减至20%。

告别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训练模式,我们这支从创建之日起几乎天天在打仗的军队,兵该怎么练?

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全军将士面前。

1963年12月,一份由叶剑英元帅组织撰写的军训报告,摆在毛泽东主席的案头。报告详细介绍了南京军区某部副连长郭兴福组织训练的“郭兴福教学法”。

报告中写道:“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兵练得身强力壮,技术战术精湛,一个个都像小老虎……”

看到这里,毛泽东主席目光一亮,在“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红杠,批示称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很快,“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普及。1964年上半年,全军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如雨后春笋般成批涌现。

“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喜报飞进中南海,毛泽东心花怒放。

这年6月,毛泽东主席来到比武场观看汇报演示,大比武热潮迅速席卷全军。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元帅,一年跑遍了9个省的部队。

那是一个火热的夏季。据不完全统计,全军共有3318个单位参加比武,在3766个项目中角逐,涌现出的比武尖子数以万计。

郭兴福在指导战士训练方法

中国军人荣誉的准星——“训练尖子最光荣”

如今,在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军人心中,1964年依然是军旅生涯中一个难忘的年轮。

“那个时候,当训练尖子光荣啊!”当年,济南军区某部战士宋世哲,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其间还4次压弹。观看比武的毛泽东主席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于是,就有了毛泽东举枪瞄准的经典一瞬。

那年国庆节,毛主席邀请全军比武尖子进京,观看了首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后,总部还组织一个专列,请300名比武尖子到东北工业基地参观。

那一年,比武尖子是中国最灿烂的“明星”。

全军比武尖子、福州军区某部班长王同琢随专列到东北参观,人还没回部队,提升为排长的命令就下了。19年后,王同琢任某军副政委,年仅39岁。

1994年,大比武30周年之际,我军19位高级将领晋升上将军衔。其中,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上将、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上将等人,都曾是1964年军事大比武的尖子。

将星闪耀,折射着当年训练场上汗滴的光华!

大比武,锤炼出多少优秀的中国军人,难以尽数;大比武,为人民军队留下多少宝贵财富,难以估量。

由于种种原因,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很快偃旗息鼓。但是,训练尖子从此就像战争年代的战斗英雄,成为和平年代中国军人视野中“荣誉的准星”。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精兵”王宪、“全能士官”宗道辉、“两栖霸王花”敖腾格日乐……从今天这些闻名全军的训练标兵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比武尖子的影子。


毛泽东观摩济南军区训练成果汇报表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