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潮推来,风吹走,留下的,有没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类文章主要面向国内读者,很容易吸引眼球,首先因为“我去过美国,你没去过。”其次,不但去过,而且还总结出了一些条条,对编辑来说就更具可发性。



美国人衣着随便不假,但好像也不是历来如此。记得直到90年代IBM还以严格的着装规矩著称,后被网络公司文化所改变。我猜当年那些公司严格着装是怕穿随便了,被人看轻,赚不着钱,后来看硅谷的一帮半大小子们仔裤背心球鞋,一样财源滚滚,也就放了松了。美国的校园着装也有个从正式到随便的过程,几十年前,不单教授,而且学生也是个个西装革履的。




美国排队加赛儿的确实少见,但这与其说是人的道德水平高,恐怕跟资源是否紧缺有更直接关系。每年的圣诞前夕,一些商场会投放一些便宜出奇的商品,媒体里就会出现众人夺门而入,拥挤踩踏之盛景。另外不止一个人观察到,美国唐人街上的痰迹,并非没有白人游客们的贡献。乱停车、闯红灯,更是家常便饭,要不美国各地政府每年成千上万的交通罚单都发给谁了?说到乱扔垃圾,我看十个开车抽烟者中,至少有八个是将火红的烟头捅出车窗,省着自己车内一尘不染的烟灰盒的。



至于楼主太太问别人衣服价格,使人尴尬的事,恐怕不像楼主想像得那般悲壮,仿佛精明计较的中国人亵渎了从不言钱的高尚白人之敏感神经。那位被问的护士,或者是拣了便宜货(made in China?)又要维持虚荣,要么是觉得跟你不过这个,更糟的可能是觉得中国人穷,不可能买得起白人穿的衣服,告诉你也没用。



个人见闻,肯定为个人活动时间地点所囿。再加上感情倾向,或是崇洋媚外,或是故意溢美别人,意在针砭国内,总之是很难保证其公正与全面的,糟糕的是这类文章客观上唤起和巩固了一波波国内年轻人对别国的钦佩和对自己国家的羞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