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集体儿童教育的一点观察

想写这个题目很久了,可惜生活中很少有人可以交流这些看法。

不久前参加了华人的聚餐,真是令我觉得家长们太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而非家长么太自私地把他人的孩子当成娱乐的工具。

有对夫妻和爷爷,带着3岁和1岁左右的两个儿子。人未到,声先至,一刻不停的大声讲着,指示着。“不可以自己倒水,倒身上怎么办,跟你说听见了没有啊?”“妈妈不是说了吗,不要如何如何。。。”“手不要乱动”“赶快吃呀”“看妈妈的镜头,这里呀”。。。。。。基本上两个孩子不可以做任何自己的动作,而三个家长根本没有嗓子休息的时间,我们听着这些高分贝,耳朵都觉得累。

对比之下,他们的孩子是我见过最乖的孩子了,很少有活泼的表情。我们一起在沙滩边玩耍时,那个孩子自己跑到很远,和我们这些大人一起玩,露出了由衷的快乐表情。但他对于爸爸妈妈一遍一遍呼唤自己的名字,显得无动于衷。最后很不情愿地被抓了回去。这个年龄正是要动,要玩耍来经历外在的世界,他们很少有这个机会。我也不由为他们将来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担心。

听说有爷爷的关系,他们在自己家也不去Daycare,因而不太有和同龄人在一起的经验。社交能力,和他们的乖相比,我觉得是比较差的,要什么东西用手一指,爷爷就送来了(这一点,让大家一直笑着津津乐道,孩子做的更起劲了)。其实,孩子脏一点有什么大关系呢?少吃一点难道会死?打翻东西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而且,一直处于烦躁心情的家长,能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快乐吗?

而绝大多数的其他人,包括自身已是家长的,总是喜欢去逗其他人的孩子。对于以上那两个小男孩,人们总是喜欢“考验”他们。“叫爷爷,给我一个你手里的西瓜好不好?”而孩子看得出也已习惯,但是仍然很困惑,大人们要自己手里的东西,为什么又给自己呢?

有个女孩兴奋得一蹦一跳的跑进来宣布“刚刚那里有一头鹿!”大家带着开玩笑的口气说:“是吗,这里哪有鹿,你看错了,肯定是羊!”大家都笑了。“是鹿!”女孩开始委屈了。我马上,也只有我,对孩子说“真的?是什么颜色的?”女孩像见到救星一样,对我说:“我没看见,是。。。见到的。”"哇!下次你也会亲眼见到的。”孩子又高兴了。让我不理解的是,孩子的妈妈也在开玩笑的人当中。孩子还小,区分不了大人的玩笑和认真,这样的经验对她难道不是一种打击吗?

说真的,我差不多失望极了,我自己以后的孩子,绝不会带他去华人聚集的活动,因为,他们只是给大人创造话题和娱乐的工具而已,没有人会考虑他们的成长需要什么,而孩子发现自己能得到在家没有的中心和注意,一定会很快学会怎样manupilate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样家庭教育就很难坚持。或者也可能发现自己得不到信任,像那个女孩一样。

偶灯斯陋 发表评论于
very unfortunate: children were taken as toys by those adults
云易 发表评论于
尊重,尊重,是我们中国人教育儿童和为人处事中所缺乏的。这两者的缺乏,我觉得可以是我们中国人面貌不振的最根本的原因。
smile1 发表评论于
我们大多数就是这样长大的。。
金色的麦田 发表评论于
我也很反对成年人对小孩开不诚恳的玩笑。另外小孩不能让祖父母养,一定要自己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