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大学生涯(16)--日本留学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学会欣赏彼此的不同,会享受更广阔的世界。
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女儿是个普通娃,琐碎事儿不少,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不算是事儿,但对我和女儿来说,这就是生活、是变化、是成长。微笑

事件发生时间 4~8/2024


记得有一次看见女儿做作业,耳朵上带着耳机,边上的电脑屏幕里播放着日本动漫。

我好奇地问:“啊?你都能听懂日语啦?”

女儿说:“听不懂,主要是靠英文字幕。”

我继续问:“那你带着耳机干什么?”

女儿答:“听音乐。”

我默默地离开,心里忍不住地嘀咕:都说一心不可二用,这咋还三用、四用了?

女儿很喜欢日本漫画,我认识的00后,大多也都喜欢日本漫画,好几个都在自学日语。

RIT要求每个学生都得选学一门和本专业完全无关的课程,于是女儿就选了日语。日语外教人美心善,说话柔声细语,女儿非常喜欢,从此每个学期都注册了日语课。2023年秋季,女儿实习结束重返校园,在日语外教的说服下,决定再拿个日语主修。

其实双学位是假,想要去日本留学是真,吃喝玩乐不说,还可以参加漫展活动,买各种周边手办送朋友,很拉风呢!

申请留学手续照样还是女儿自己搞定,选择住宿时女儿跟我商量,她不喜欢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希望住民宿,这样可以更多接触日本文化,而且也能多多练习日常用语,只是费用贵一些。

本着“富养女”的原则,我这个“妈妈牌提款机”一定是铆足马力挤牙膏,一口答应:“行!那么贵的学费都交了,还计较这点住宿费干嘛!”

日本的春季学期是三月底到七月底,女儿本打算2~3月份在中国玩,结果发现还需要日本签证,她觉得申请签证期间最好是待在家里,有个稳定的联系方式,以防万一。

我问:“美国公民去日本不是不需要签证吗?”

女儿回答:“没有签证只能待90天,我要待四个月的。”

我说:“那就中间出去一下再回来。”

女儿说:“海关要求外国人得在境外待3~4天,然后再入境才可以拿到新的90天居住时间。我没有那么长的假期,也不想浪费在日本玩的时间。” 

好吧,女儿永远是“正确”的。

定旅程,买机票,买电话卡、准备礼品...... 女儿想得挺周全,就是没有心疼我的钱包!好在学校有些补助,后来又发现日本的学费比美国的学费低,顿时觉得占了大便宜,好开心呀!

3月25号,女儿踏上了旅程。我一向信奉“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没想到女儿竟然发短信给我:“我上飞机了”,“等待转机呢”...… 最后收到的短信是:“到东京了,飞机刚刚着陆。”看女儿汇报得这么详细,我开始期待下一个短信,比如“见到接机的人,已经上车”,“到住家了” …… 没想到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在接下来的二十几个小时里没有任何消息。我每隔几个小时就发个问询短信,但个个都石沉大海。焦虑之余,我只好絮絮叨叨地提醒自己,“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好不容易等到了女儿的电话,她说目前学生们还集中在旅馆里,到达的当天她睡了很久,醒来后又办理各种手续,现在正准备上车去民宿住家那里。(好的,我知道你忙,但发条短信也用不了几秒钟呀!)

女儿告诉我:“日本这里很干净,相机随便一拍都很漂亮!”

我说:“能否给我发点照片来看看?”

女儿痛快地答应了。

我以为女儿上了车,会透过车窗照几张街景发给我,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好几天,而且等到的照片是住家的洗脸池、抽水马桶和淋浴控制面板,向我展示日本的家居设备有多先进。干净倒是干净,可完全没有“漂亮”呀!唉,怎么又忘记了,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

虽然我和女儿聊天频率不高,但每次聊的时间可不短,多少了解一些她那边的情况:

  • 住家妈妈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住家爸爸时常可以在家里工作,主管接送孩子和买洗烧,做的饭菜挺好吃的。
  • 他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8岁,不怎么说话。小女儿5岁,叽叽喳喳的,很喜欢跟女儿聊天,不过女儿不擅长带孩子。
  • 住家的房子是高层公寓,现代派的,没有传统的榻榻米和推拉门。
  • 女儿自己买的学生地铁票!第一次用日语跟公务人员交流,虽然很蹩脚,但最终搞定了,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 在校外找了一个国标舞社团,已经约好了课程,一周一次。社团帮女儿安排了舞伴,是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高高帅帅的。
  • 女儿不喜欢和学校里的留学生们一起玩,说聊不起来,更喜欢自己闲逛。后来终于找到一个趣味相投的好姐妹,两个人结伴出游,每个周末都出去逛景点。女儿说一次爬山,风景非常漂亮。我又赶紧跟她要照片——几个红色的牌楼,树立在登山的途中的丛林里,完全没有看点。
  • 学校边上有个卡拉OK厅,从早上10点一直到晚上9点,学生只要交$2,就可以随便唱,饮料随便喝。这便宜可不能浪费,所以只要时间允许,女儿便叫上一两个朋友放学后一起去唱K歌,连作业都在歌厅里做,全当听力和口语练习啦!
  • 去发廊挑染了头发,剪了个狼尾发型,效果不错。可惜,漂白过的头发不能很好地保持颜色,紫色很快就变成了淡紫、灰色,最后又回到了漂白过后的黄色。
  • 皮肤瘙痒,去了趟医院。留学生有医疗保险,自己需要交20美元。
  • 有个韩国留学生向女儿示好,可惜女儿没有兴趣。看来,我期望的浪漫异乡恋的也落空了。


和女儿友好交流了一个月多,从五月中旬左右,突然间没了消息。每隔一两周我就找点事儿问问她,或是转发个有趣的视频,希望能得到个只言片语,但没想到她那边一直毫无消息。无奈之下,我只好又反复给自己PUA——一定是她太忙了,“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不过内心里也还是有些不满,发个“还活着”的短信能浪费几秒钟啊?

到了七月初,我姐姐跟我抱怨,“圆圆的微信是不是变了,我给她发语音,询问她八月初回国的计划,怎么不回呀?”我无奈地解释说:“没变,她不常查看微信。一个多月了,她也没有答复我任何信息。”

终于等到女儿的电话,一下子聊了两个多小时。我问她到底在忙些什么呀?女儿解释说:她注册了日语高级课程,对于她目前的程度来说,学得很费劲。如果想要拿A,需要花很多时间背单词。但她又想跟当地的日本人多聊聊天,可以更好地练习口语,所以时间安排得很满。

我说:“你可以在上下学坐地铁的路上给我发个短信呀!”

女儿说:“路上都在忙着背单词,复习考试,不看手机的。”

好吧,好吧,自己生、自己养的女儿,即使如此自我,怨不得别人呀!

7月28、29,女儿天天打电话过来,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跟我闲聊:

学期结束了,考试成绩堪称完美;

  • 参加了国标舞比赛,妆容和舞裙都很满意,小舞伴挺聪明,领悟力强,两个人配合很开心;
  • 东西太多了,给朋友们卖的礼物都混在一起,忘记哪个是谁的啦;
  • 箱子装不下了,肯定会超重,需要打包寄先回来一些;
  • 虽说日本物价不贵,但这次出去玩也花了不少的钱,小金库要见底了,挣钱还是很重要的;
  • 明天同学们要一起吃午饭,然后去唱卡拉OK;


为期四个月的日本留学就这样结束了,8月1日,女儿到了北京大姨家。

我姐姐给她准备好了电话卡,给微信绑定了信用卡,所有的活动都随女儿的意愿来安排。女儿说自己就像是个被宠的公主,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

我听了有点儿不快,脱口而出:“怎么?难道我虐待过你吗?”

女儿赶忙哄我:“不是不是,你给我的是自由,是最不容易拥有的。大姨的宠其实反而让我有点不好意思。” 

(嘻嘻,这才是我的女儿!)

月8日,女儿来到上海爸爸工作的地方,继续被宠了十一天。爬张家界、跳蹦极、游苏州、逛豫园...... 除了张家界是爸爸陪着去的,其余的都是女儿自己坐地铁去玩的。爸爸后来跟我这样评价女儿:圆圆现在很成熟,但同时又不失率真,言谈举止都很得体。

哇!能得到老爸如此的评价,不容易啊!呵呵

等女儿回到家,离开学只剩下三天了,我全程陪着女儿整理旅程的行李和打包返校物品,期间女儿跟我分享这趟旅程的种种见闻和感受。

聊到最后女儿跟我说:“妈妈,这趟日本留学让我有了两个灵命成长的体会。”

我好奇:“哦?哪两个?”

女儿说:“第一,自己想要的东西得自己努力去争取。”

我赶紧补充:“在不伤害别人的利益基础上。”

女儿应和:“那是,那是。”

我问:“那第二个体会是什么呢?”

女儿说:“其实也不算什么第二个,它和第一个体会有关系的,就是在努力争取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失败。”

女儿的感悟让我非常欣慰。其实这些观点是也我一贯坚持的,不过对女儿来说,这只是我的理念,是她的第二手经验。只有她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出来,这些认知才真正成为她的第一手经验。

呵呵,女儿又成熟了一点儿

加油
 
偷油老鼠 发表评论于
妈妈女儿都超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