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很多人,我们已经见过此生的最后一面了(2)
很多人,我们已经见过此生的最后一面了(2)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又是一夜潇潇雨。
我记得年轻时就很喜欢雨。
每到雨夜,总是喜欢坐在窗前,或者看雨,或者听雨,然后心绪来了,就随手写一些东西。
或许是幸运,那时候住的,是个雨多的地方。
后来回国,人多事也多,各种忙乱,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写作,很多年没有再动笔,诗词文章都放下了。
或许是因为,北京雨水少吧。
若是住在江南,还能偶尔写点儿东西也说不定。
又或许,这也是那时候没有选择江南的缘故。
这几年又回到国外,又有了时间和心情。
又开始唧唧歪歪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与诗中的她已经分别很久,只能书信往还。
那时候,车马走的慢,是不是一辈子可以只爱一个人说不清,但一封信,真是要等待半年的。
所以,他寄出这首诗的时候,还不知道,他诗里的人,他希望对方看到的,能明白他的心思的那个人,已经去世很久了。
夜雨寄北之时,他还不知道,他寄去的所有相思,只能落空了。
他并不知道,他已经见过她此生的最后一面了。
李商隐的诗,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对,就是惆怅。
仿佛就从来没有看到他开心过。
不像李白,经常肆无忌惮的愁,汪洋恣肆的闹,即使现实令他沮丧,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酒中还是很开心的,何况他走到哪里都有朋友,都有为他付酒钱。
哪怕杜甫,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时。
只有李商隐,才是真正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连他最好的朋友,青梅竹马的朋友,都因为种种无解,怨恨上了他。
嗯,年轻时的我,总觉得自己像李商隐。
所以,特别不喜欢李商隐,除了那几首躲不开的他的诗,别的一概不肯读。
由上一篇说起高中,就想起来另一个同学。
很遗憾,我的高中时光,没有爱情故事。
当时就很纳闷儿,我怎么就没有机会早恋呢,为什么就没有人喜欢我呢。
于是,这就成为我高中时的一个遗憾。
很奇妙的,这个遗憾,后来居然弥补了一部分。
大学的时候——我忘了是哪一年了,完全记不起了——收到了一封信。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email,没有各种联系方式,甚至连电话都是一栋楼只有一部座机,每天晚上都是大排长龙,不是打电话的就是等电话的。
唉,年轻人啊,年轻的时光啊。。。
于是,对外联系基本上只能靠写信——没错,手写的信。
当然,因为只能写信,也发生过很多好玩的事儿,那个有机会再聊。
当然,估计是永远不会再聊了。
青葱岁月只能埋葬在记忆中,也只适合埋葬在记忆中。
不过关于写信,有一件事儿倒是可以一提。
我曾经给一个女孩儿写过一封18页的信——那大约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信了吧——后来被她念叨了很多年。
唉,年轻人啊,年轻的岁月啊。。。
后来,她成为了我的女朋友。
再后来,嗯,再后来,她成了我最后悔认识的人。
人生何其狗血。
不过,这一篇说的不是她。
我收到那封信的时候,疑惑了很久,莫名其妙,完全看不懂:这是谁写的,我没有同学在那个学校啊,我也不认识这么一个人啊。
然后,没过两天又收到另外一个女同学的另外一封信,才明白了来龙去脉。
后来的这封信,是我们高中班里的班花写的。
也是校花。
她的眼睛是绿色的,据说,她的奶奶是俄罗斯人。
所以,她有一种别样的美。
但是,我敢正面直视她的眼睛的时候屈指可数。
虽然她就坐在我前面。
虽然我们说过无数次话。
所以,我对她的眼睛的印象,是很模糊的。
只记得那种深入内心的震慑力,仿佛是个深潭,掉进去就会越来越深,无力出离。
后来,我听到齐豫的那首歌: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面的一滴眼泪。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田的一面湖水。。。
在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想到的,不是湖水,却是她的眼睛。
原来,第一封信,是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学写的。
不知道为何,她对我萌生了好感,忐忑了很久,就给我写了一封情书,放在了我的书桌里。
——大概是情书吧,我猜,也希望。
她在忐忑不安中等啊等。
该死的我,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她很伤心。
她以为,如果不是因为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因为坐在我前面的校花了。
因为我们俩每天都聊的很开心。
于是她就暗暗的吃起了干醋。
她的心乱了,影响了成绩,高考就落榜了。
于是就更加的自卑,更不敢再次被我拒绝,所以就没有敢再次联系我。
然后,她又复读了一年,努力学习,考上了一个上海不错的学校。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不死心的她,又鼓起勇气,给校花写了一封信,一方面向她道歉,一方面打听我们是不是还在一起。
校花莫名其妙,因为,我们俩压根儿就没在一起过,她喜欢的,是另外一个人。
于是真相大白,她才给我写了那封信。
吊诡的是,我对她完全没有印象。
没印象到,甚至到了收到信的时候,我都想不起来她是谁。
哪怕看到她的名字,我都没想起来这个人。
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收到过她的情书。
如果当时我收到了,无论如何,我都会记得她。
毕竟,那会是我高中三年收到的唯一一封情书。
堪比藤井树了。
后来的我,想了很多次,为什么那封情书会神秘失踪呢。
真是青春期最大的遗憾了。
如果收到了,那时候情感饥渴的我,很难说会不会就此开展一次恋情。
像紫霞仙子和至尊宝。
并不需要一见钟情。
有青春就有一切可能。
可惜,没收到,于是一切都没有发生。
唉,我可怜的苍白青春啊。。。
我估计,不知道是哪个嫉妒我的同学,无意中看到了她放信,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就偷走了那封信。
再暗黑一些,就是有人经常翻我的书桌了。
于是,我高中唯一可能发生的爱情,就此莫名其妙的随风而逝。
这样的结果,于她,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她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激发了斗志,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不幸的是,她也失去了高中的一次爱情,失去了一次青春记忆。
我自然是没把这个秘密告诉她。
怕她受不了,自己的生命齿轮,是被一次无厘头改变了方向。
后来,我们就保持了一定节奏的信件往来。
我们都有意无意的,没有去触碰感情问题。
再后来,我的记忆断片儿了。
仿佛之间几年,出现了空白。
那时候,我的记忆经常出现断片儿,懵懵懂懂的青春,我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自己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在我的记忆里,下一次跟她有关的记忆,已经是几年以后,工作以后的事情了。
我记得的,是一个夏日,我应她的约,去看她。
好像那是我们通信后唯一的一次见面。
之间那几年,应该发生了很多事。
因为,这期间,我每天都是在工作中醉生梦死,以每天两顿酒,每顿半斤以上的节奏生活着。
不是在酒醉中,就是在酒醉的路上。
而她,已经出了国,在国外工作,并且交了一个伊拉克的男朋友。
见面以后,就听她讲她那几年的经历。
她送了我伊拉克风光的明信片。
印象中非常漂亮。
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入关,还没有后来的飞速发展,还很落后,连伊拉克都比我们先进的多。
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国,对伊拉克完全没有概念——对中东的了解,局限在书中看来的几次中东战争——所以完全不明白她为什么选择伊拉克,为什么敢去一个战乱频仍的地方。
当然,现在我明白了,那时候伊拉克太有钱了,比国内有钱太多。而且,中东男人帅的实在是太帅了,高鼻深目蓝眼睛白皮肤,眼神深邃,笑容迷人,小姑娘看到了沦陷再正常不过。
后来,我跟她告别,继续我的生活。
但是,她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我倒是记得,很难说后来我出国是不是跟她那句话有关系。
她说,你不适合这里,你应该走出去。
当然,我命带驿马,命中注定要四海为家,哪里都待不久,倒不是因为她的话。
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她。
那时候的我,完全没有想到,那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见面。
其实后来我好几次想起她。
因为我的糊涂,留下了一个遗憾。
那就是我走的匆忙,把她送我的明信片忘了带走。
也许她以为我是故意的,也许她自以为明白了我的意思,总之,后来她没有再联系过我,连电话都没有打一个。
我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没有再联系过她。
也不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不知道她有没有跟伊拉克男朋友修成正果,有没有去那里生活。
也不知道后来她的一切情况。
那时候,我也没有想太多。
我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告别。
毕竟,她有我家里的电话,而我工作的单位,一直在那里,她想找我,随时找得到。
而她,每次回国探亲,都是有机会找到我的。
没想到,后来很快,我就离开了单位,离开了中国。
我的一切联系方法都变了。
我完全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联系我。
因为,随着我父母的去世,原来家里的电话,已经没有了。
而我,完全没办法联系上她。
那时候还没有网络。
后来有了网络,又有了qq,又有了微信,大部分同学,都出现在班级群里。
她都没有出现过。
也没有一个同学,提起过她。
没有人跟我提过她,我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过她。
没有人跟我提起她,原因很简单,没有人知道我们俩的故事。
我没有跟别人提起她,原因也很简单,提了干什么呢?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三十年过去了,她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小道消息没有,同学群里也没有任何人提起过她。
我就愈加的不敢再提她。
因为,心里隐隐的有一种担忧,担忧她会不会有什么我不愿意知道的消息。
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但她毕竟是我苍白的青春期里,唯一明确喜欢过我的人啊。
还是希望她好好的。
我完全没有想到,那次见面与分别,竟然是我们的最后一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很可能是我们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如果那时候的我,知道那是最后一次的话,想必会更加珍惜一些,对她更好一些,让她少一些遗憾。
虽然我明白,我刻意的与她保持距离,保持纯洁的关系,也不敢过于热情,免得使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是因为,我对她,并没有产生过真正的感情。
想必她是明白的。
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依然对她存有一份感激之情:
在我最希望有人爱的时候,在最苍白的青春期,毕竟是她,喜欢过我,喜欢过那个孤独的懵懂少年。
虽然那是一份晚到的感情,虽然那份感情,并没有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虽然于事无补,但是,毕竟,她的这份感情,填补了我空白的青春感情记忆。
——那时候,毕竟是有人喜欢过我的。
Mary888 发表评论于
你为什么要惆怅如此?很多人连面都没见过,而且此生是短暂的、彼生才是永远的,现在应该惆怅的是在永恒中,自己的灵如何活成永福,不要堕入永刑,方法已经告诉你了,你一定要聪明选好路啊!你可以质疑、反驳、甚至愤怒咆哮,但千万不要冷漠、不关心,这是实实在在关己的,绝不能高高挂起!
我之前搞过佛、道、法轮功,但是耶稣一试就知道是真的、善的;前面搞的要不是假的就是恶的。希望你赶紧离开它们!
Mary888 发表评论于
耶稣要人完全,像天父一样完全,天父的完全就是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希望那些潇潇雨是安慰你的,真信耶稣的人都是义人。
假信的也有不少!自以为信其实却是恶人的也有!恶人被耶稣驱离到黑暗中,即便他们为耶稣做工很多。
Mary888 发表评论于
读了你的这篇文章,我就觉得认识耶稣真好,过往的种种情欲,不管是自己狗血的还是被狗血的,都像垃圾扔在人生的灰坑里,绝没有考古的必要。所以我现在靠着耶稣自由,漫卷耶书喜欲狂!偶尔想起过往都自惭不已,赶紧靠神赶走,因为里面满是私欲的罪污,即便是人所说的爱情,都是满满的玷污,罪污的世界、罪污的自己(并非说别人比我罪污少,可能更多;但自己的罪污自己要首先承认对付,才是得神喜悦的态度)怎会有纯洁的爱,我太乐观、天真了;现在靠神真正圣洁了,根本没有谈情说爱需要,因为耶稣除去了死的恐惧、也除净了邪情私欲、填满了难以满足的空洞。这不是和尚的禁欲,而是自然而然耶稣教导下的、成长出来的生命。耶稣和他的使徒们都未婚,彼得已婚但是在认识耶稣之前就已婚。《圣经》推崇的是守独身专心侍奉神,但是婚姻是可接纳的,这些要看人在神面前的志向,也要看神给各人的恩赐,但守独身始终是最好的选择。
看见你还有情爱牵绊,理解但不认同。因为信靠耶稣才是填满人生空洞的关键,耶稣里面有真正的满足与丰盛!靠别的填空洞的,本质是饮鸩止渴,且常是越喝越渴。
人在这世上追求的,有的是物质层面的,有的是精神层面的,有的是混在一起说不清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不能持久的,哪怕再辉煌都被永死永刑击碎。人明知自己会死,但是整个人生还是要在意、追求什么,本质多半是抗拒死亡的悲剧,想把悲剧活成喜剧,那怕悲剧的结局不能更改,比如阿Q临死游行都要做个造型、发声吼叫,但刽子手依旧等着他,没有小说戏剧中的刀下留人,死是必然,喜悦是偶然不能细究,因为一细究就是死亡等在那里。那些以作恶为乐的人们,也就只有今生了,如果他们不能靠神悔改、不能爱神。
Mary888 发表评论于
赶紧来你这里静静心,这里宽敞清静,尽管我们信仰不同,但你这里有良善、理解力和自由,没有胡说八道却自以为是的道貌岸然。
这两天读到某位博客,是基督徒,但其文章越来越像被污灵污染的,我又不能说,因为会越说越不明白,只能加重自己的恶心;而且万一说错了,得罪神。
谢谢你在这里!愿真神多多恩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