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附近高楼不多,提起我们住的那栋楼,很多人都知道,“哦,九层楼”。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叫九层楼,因为实际上住家7层,把最下面的店铺算进去也只有8层。
这幢楼和我父亲同年,今年83岁了,是国家保护的文物建筑。它的外形很有特点,像一艘船,我们家就在船头的部分。以前每到国庆节,就会有巨大的红幅从顶楼一路垂挂下来,绑在各层的阳台上。风大的时候红幅呼啦啦地响,有一次真的被风刮破了。我还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顺着红幅从自家阳台一直出溜到底楼去了,心想这回下楼可方便了。记得有一年的国庆节,周恩来总理陪外宾来上海,从机场坐敞棚车经过我们楼下。好几天以前就有陌生人来检查,关键时刻不准我们去阳台,那里有专人把守。我们只好从窗户里伸长脖子往下看。远远的看到了,和电影里一样帅。
这个楼是法国人造的,房间都设计得又高又宽,一户四间正房一间佣人房。每户都有两个门,正门通门廊后门通厨房。相应的,大楼也有两个入口,一个富丽堂皇在大街上,一个灰暗简陋在后巷里。楼梯、电梯都有两套,等级森严。解放后大部分的房子被部队接管,因为住房紧张,一户里往往住了两家,佣人房也成了抢手货。后楼的电梯因为没人用就废了,锅炉房那一点点大的空间也被用来住人了。有个同学的父亲是房管局的,原来住在后楼的配电间,只有一间房,后来女儿大了不方便,就利用废掉的电梯井又搭了一个小房间给她住。我们开始都很为她担心,生怕这空中楼阁会掉下去,但后来时间长了也就忘了。
大楼里住过一些名人,除了以前提到的孙道临、王文娟,还有郑君里。不过郑君里很早就不住这里了,现在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了。说来好玩的是我有好几次被人错认为孙道临的女儿。别人认错也就算了,毕竟不熟,可有一次我在楼下等电梯,电梯下来门一开王文娟站在那里,看到我就迎上来:“元元!”然后定睛一看才发现“哦,不是的”。
还有一位名人之后是在看了陈丹燕写的《上海的红颜遗事》后才知道的:姚姚,上官云珠之女。那时她寄居在6楼商阿姨家,有好几次碰到她和商阿姨一起,阿姨让我们叫她姚姚姐姐。她长得挺漂亮,还会唱歌。后来一直没见到她,原来竟是红颜薄命,sigh。
文革时因为这栋楼高,朝北的是走廊谁都可以过,有些忍受不下去的人就上来跳楼自杀。小时候傻,总跟着去看,后来有一次可能是太血腥了,看后老也忘不了,晚上做噩梦那地上的人爬起来了,吓得我大叫着醒来,后来就再也不去看了。
原来大楼里有十几个同学,小学时排路队上学有一长溜。现在搬走了近10个,特别是女同学,除了我们家都搬走了。新搬进来的有很多老外,他们喜欢这种老房子,因此大楼的房价也扶摇直上。幸好我们家的房租几十年如一日,否则靠父母的退休金还真住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