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网讯】美国保守派智库“国际评估与战略研究机构”日前撰文称,中国空军已经重新启动了古老的轰-6发展项目,新型轰-6轰炸机搭配解放军的093型核潜艇,将具备威胁美军关岛基地的能力。
文章表示,中国轰-6中型轰炸机的新型号照片2007年1月初在网上传出,代号为“轰-6K”。照片显示,新轰-6机身两侧十分突出,发动机进气口更大,这可能意味着它将安装大型的强动力发动机。新飞机有六个翼下外挂架。文章称,新型轰-6K的作战半径将达到3000公里,配以射程达1000-2000公里的攻陆巡航导弹,经过进一步改进还能成为精确制导武器投放平台。分析认为,轰-6项目的恢复充分证明了中国空军建立现代远程空中打击能力的决心。
早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在中国航空一集团众多的宣传展品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轰6改型的身影,它的机翼下外挂了4枚导弹。后来有消息证实,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已经恢复生产有五十年历史的轰-6机体。2004年的珠海航展,中航一集团的宣传光盘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猜测,录像显示在西飞的厂房里有一排新型轰-6正在生产组装。这一轰炸机的型号外传为“轰-6M”。
分析认为,本着中国军备研究“服役一代研制一代”的规律,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已在研制新一代的轰-6改型轰炸机。
轰-6于1959年进入中国空军服役。尽管它性能落后,甚至还采用二战样式的玻璃机头和尾炮,但轰-6在中国空军扮演着多种角色:核武器和常规轰炸机、海军空中打击平台,加油机、侦察/电子战机、无人机母机、发动机空中试验机以及战略巡航导弹发射机等等。
利用苏联提供的零部件组装的第一批轰-6于1959年进入中国空军服役,1966年5月,这种组装型的轰-6承担了中国第一枚氢弹的试验任务,但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轰-6的国产化被推迟。到了1975年,中国开始研制携带反舰导弹的轰-6海军型,该型号直到1985年才进入解放军海军服役。
文章称,中国空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轰-6的发展项目。90年代初,在尝试购买俄罗斯的图-22M3型“逆火”轰炸机失败后,中国空军决定还是要充分发挥这种已经国产化的、成本低廉的老式轰炸机的潜能,于是启动了轰-6的信息化改造项目。
这一项目适应了解放军的新军事学说的目标——生产高技术武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一战略目标主要是针对台湾,但没有设想要与美国全面开战。升级改造轰-6表明,解放军已经将打击力量的焦点从轰-6这个传统的轰炸机平台向更为精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空射导弹方向转变。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对轰-6的改进,中国空军具有比二炮的东风-15和东风-11弹道导弹更为精确的远程打击武器,从而在与二炮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
文章认为,从轰-6K可以猜测中国远程轰炸机力量的未来发展三部曲。首先是对轰-6K进行潜在的改进使之能更好地进行精确打击甚至空间作战。轰-6K的第二个新任务是太空作战。
文章最后表示,2006年的珠海航展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军用无人机方面的研发潜力。沈阳飞机公司在展会上展出了一种外形极前卫的超音速空防无人机的模型。由于此前中国从未向外透露过研制战斗无人机的信息,因此这让外界感到吃惊。考虑到中国在计算机和数据链技术上的突破,未来中国很有可能会研发新型的无人轰炸机或攻击机。